還是撥空去看了「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哭點還沒到,但是滿滿的沈重感。我很喜歡裡面的這句quote:「你以為這個世界改變了,其實一點都沒有變。」故事以保守去衝撞開放的價值觀,解嚴後表面看似開放但是根深蒂固的價值觀並不可能一朝改變,何況是同志間的情感?
這部電影應該是很多同志的成長經歷,自己則是在國中經歷過。第一次覺得一起玩球、相處的同學會讓自己想多一點時間和對方相處,想讓對方更貼近自己一些。但是內心又會告訴你這樣想很變態,社會不會接受你這麼做,若同學、父母知道了怎麼辦?
當你明確知道你對男同學產生了內心的悸動,內心澎湃不已卻要外表裝得無所謂。在想爭取與對方有更多交流時間的同時,舉止方面為了要掩人耳目必須裝成哥們。明明不愛體育卻要去打球…內心常常覺得自己能給的不會比女同學給的更差,但這社會不會成全這件事。
當時看似什麼話題都能聊,但似乎同志還是個禁忌話題,曾經想過為什麼自己要喜歡上男同學,也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病了,想嘗試喜歡女同學,但當然不可能成功。
在父母親的年代、他們的觀念裡男生必須陽剛,擔責任;女生必須溫文儒雅、端莊賢淑,但這些框架藩籬卻把另一群不適合這些框架的人們都鎖了進來,他們必須用著與自己內心相左的外表來適應這個社會,撐不下去的可能會提早結束他的故事。
世界越來越進步,思想越來越多元,同志話題不再是禁忌,但是那些刺耳、不堪的排斥言論卻未曾消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