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在西門町國賓剛看完試片,深夜睡不著有感,想略略提幾種看此電影可能可以有的欣賞角度:
1風火的場景:侯孝賢導演向來擅於場面調度來創造電影總大於景框的環境感,過去是室內定止的長鏡頭中人的進進出出,或鏡頭隨人起舞游移穿梭空間,但室內多是室內,戶外亦然,兩者未多交疊。但《聶》片的飛蛾入室、風吹燭影晃動、無盡的蟲鳴鳥叫,重滿著間錯的美感,如半透明的紗簾讓內外隱現。
2原真的空間:要找唐建築外觀,只有日本還留有原建築和維護的工法,中國只有戶外景可用,而室內景就在台灣中影片場(以前全室內景的《海上花》也在台灣拍),中國、日本、台灣,只有侯孝賢能說動三方傾力搭出唐朝,讓演員生活在裡面。
3演員的非表演:侯導選角總是布列松式的,不期待誰來戲裡演像另一個誰,而是誰就幾乎是誰,只差場面舖排下促成的即興演出,舒淇、周韻、許芳宜,都不是演進去哪個角色,而是更出自己。
4故事的領略:小說的故意要有頭有尾,劇本要場場清晰、連戲,但影像不然,單格畫面不應服務上下文,它得自己說得更多,即便故事沒說清(那看書啊,侯導說他希望小說、電影、側記『愈看愈多愈好』,沒有孰優孰劣的取代問題。),影像要夠好,鏡頭要抓到人物才算。
5聲音的巧思:張震口條相比於《臥虎藏龍》大有進步,而本片雖無如《臥》片多種口音眾聲諠譁,但當中的文言語短與沉默示意,卻有新的層次。只可惜侯導沒有完成原本要用古語河洛閩南話配音的計劃,否則華語語系電影理論又將會全面改寫、遞進漢音的討論。
6配樂的群己權界:無論是生命治理性收緊的暮鼓,或是五湖四海融匯的胡樂,林強都有高度的當代感(甚至仍有電音)來詮釋大唐與邊陲。別忘了隱娘的『聶』可是有三個耳朵的。
7政治的格局:對比於張藝謀《英雄》,大勝;對比與吳宇森《赤壁》,略勝一籌;和王家衛《一代宗師》相比(都有銀都的出資),王是自內流散,侯是自內流而不放。
8山嵐之神奇:道姑與隱娘那段在山峰上的對話,襲湧上來的山蘭的確神奇,難怪乎外國人皆舉買單,但若細聽道姑所言內容,當中為求平亂而隱娘卻未有殺手的劍道批評,實則是種捨小我成大我的立場。若電影高潮若停在這裡,其實會有種可怖之感。
9倫理的懸念:本片成也倫理敗也倫理,成在於隱娘不殺來自家之人倫惻隱,但敗也在侯導曾說之所以回到唐朝,除了是筆記小說好看外,是在於唐未受儒教浸染太多。雖《聶》片沒有至於造成李安溫情主義拍《色戒》那樣的遺憾,但是卻仍走不出倫常。
10這點留給8月28日去全台86間大銀幕戲院看《聶隱娘》的你。
以這小篇電影紀要,感謝侯導的大作,還有他今日的簽名。下一期163期 @Fa電影欣賞 季刊將會有一篇一萬字左右、我和伙伴專訪侯孝賢導演談他拍《聶隱娘》時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