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REVIEW

代貼:男子漢就是要拼出輸贏才有意義-死亡筆記本〈Death Note〉作者:離島大夫

日本後篇先行廣告DM

原文出處-http://www.wretch.cc/blog/kevincs&article_id=5371101

我還記得,在〈棋靈王〉剛剛畫下句點的時候,我就開始很習慣性的接下來看了這部同作者所畫出的漫畫,雖然我到後來也不過覺得漫畫僅是將如此寬廣的格局侷限在兩人的鉤心鬥角之中,在這中間,再多的國際警方人手都只是背景,只是一場兩人互相對抗,用生命去對抗死,如此刀光劍影的爭鬥。

也許是作者將這兩位冷酷天才的外型給予相當的美化,或許是彌海砂過於可愛,但無論如何,〈死亡筆記本〉所能創造的經濟效應是無庸置疑的,關於這兩人的心機對決之中,永無安寧的一天,這端贏了不一定那端全盤皆輸,反而是掌握對方線索的重要關鍵。而贏的那端通常也不必過於高興,下一步其實自己的形蹤早已暴露更多。

這樣狡猾的劇本便是電影可以大舉發揮的良材,雖然我總是會對電影的選角有些許的置喙,像是有嬰兒肥的夜神月看起來比較像是少年漫畫的熱血青年,恐怕離冷酷型男還有些許距離。另一方面L畢竟是新人出演,那份怪異的天才感也還沒完整詮釋出來。而這集僅是驚鴻一瞥的海砂實在沒漫畫這麼可愛,選用過於氣質的戶田惠梨香也是一項錯誤。而其他的部份其實我卻難以批評,路克也許是礙於日本動畫經費有限未能呈現良好的擬真技巧,但是多次在漫畫之中兩人角力的舞台卻是如真實般重現,像是公車、電車、以及在電視螢幕前兩人的挑釁都幾度把電影的緊湊度拉到最高,輔以精采的音樂剪接,那樣子的畫面,完全不輸好萊塢電影中必須要隕石轟烈爆炸才能得到的效果。

我對漫畫還有很大的一段記憶所在,雖然我不算是漫畫迷。真正的驚悚漫畫我認為浦澤植樹的〈怪物Monster〉、〈危險調查員〉才是精采絕倫,但格局過大難於濃縮成一部電影,充斥著那樣獨屬於少年青春的史詩鉅作,而死亡筆記本卻是另一種層級的流光對決,雖然完整的劇情脈絡不見得是一場飽實的現實寓言。但或者也可以這麼說,電影裡面可以提煉出幾次美好的吉光片羽,不僅是騙過了被處刑的輸家,連觀眾通常也無法逃出這樣的騙術。

但就我認為,死亡筆記本其所擁有的,還有就是原作者所訂下的規則,其實這也是一場根本無法破解的遊戲。這讓我想起在學魔術時,總會聽聞網路上眾網友所說,規則是無法突破的,不僅是魔術,其他事物亦然,同樣的這樣的死亡遊戲也是這樣的固執,作者所做的也同樣是想要建構出一個微世界,花根草莖歷歷在目,猶如是如萬花筒翻轉之姿滾入逐漸輸出的規則範本。這讓我總是懷疑所謂的〈作者上帝論〉,作者便是一切,如同夜神月便是這樣的人,作者更將這樣的作者上帝無限期的擴大權力,更甚是生與死的交界,也許這才是電影所要告訴我們的。

電影多加了一段漫畫所沒有的南空直美一段,這裡也同樣是我所驚訝的電影橋段,不僅僅是加大了夜神月對於所謂正義的偏執,在正義之中,是不是他更享受著一種「新世界的劊子手」這樣崇高的職位,而他所得到的,從初始為了要將這些十惡不赦卻能逃脫刑責的罪犯們來一場大屠殺,到後來將那些「真正的」正義那一方全數送進死亡囹圄之中,這樣所作是否還是正確呢?

雖然如此,但我總覺得這片的導演應該是由我最喜歡的日本商業片大導本廣克行(大搜查線、太空遊俠)來拍才對,我總覺得他才能更能純熟掌握這樣的劇情節奏,讓整部電影臻成更為有趣。

愛倫‧坡所說:「整篇故事都該是為了最後一句話所寫,而詩歌也是為了最後一行而寫。」,哆啦A夢裡面胖虎也說過:「男子漢就是要拼出輸贏才有意義。」同樣地,我很希望看到呢!即使我早已知道漫畫到底誰勝誰敗,重而來觀賞這樣歧出成真人影像的脈絡,竟也有那一番特別的況味。

分類
REVIEW

連鎖信Pulse-觀後感2006.09.05

這是好萊塢重拍自日本驚悚電影導演黑澤清代表作-回路的改編作品,他並親任編劇之一(另一位編劇是驚聲尖叫導演韋斯克萊文),電影整體內容也以圍繞於原作的概念-回路為主,這樣的創意的確有別有其它恐怖電影的類型,很值得讚許。

不過,奇怪的是在執行面上,此版導演似乎在電影前半部裡,沉迷在各式各樣嚇人的手法中:不管在地下室圖書館、賈許住處的貓、麥蒂洗澡的浴盆、電梯,到後來是到處都可以(笑!);雖然最後謎底揭曉時,往前回溯依然可以找到蛛絲馬跡的點點線索。但是他這樣的方式,卻讓整部電影已經一直處於以高反差攝影風格,呈現出的高壓效果之下,變成對於觀眾視覺消耗及腦部耐性的一項考驗,這是讓電影顯得無力的主因之一(浪費了不少開發欲警告人類,勿過度依賴網路文明的立意,雖然這樣的控訴,稍嫌反智,因為現在要叫大家離開電腦世界,已經是一條不歸路了)。

還好最後的三十分鐘,終於有漸入佳境的節奏,一些真正精彩的片段也開始出現(我很愛女主角被手海牽絆住的畫面),才讓我稍稍釋懷;這部電影理應可以做出跟走噁爛、血腥、嚇人的B級電影不同層次的效果,是否專注聚焦在電腦網路方面的介紹說明,及對人類的影響才是(而且最近的電影很愛拔掉插頭,電腦設備還會運作的點子,這點很讓我無法接受,讓所有的鋪陳變成無聊的行為,因為如果這麼強根本也不需要電腦啦!),這一點似乎是值得製作團隊應該再調整的地方。

將鬼魂(頻率)與網路的結合,仍然是我很喜歡的IDEA!不過,請導演編劇大人們,不要再玩拔掉插頭還可以嚇人的笑果啦!

分類
REVIEW

日本沉沒-觀後感2006.09.06

網路上查得到的資料顯示,這部電影的原作小說(小松左京於1973年出版,耗時9年始完成),或是日本當地過去相同主題拍攝的電影、電視、漫畫、廣播劇作品,都曾在日本造成相當的轟動。所以,儘管這部電影在特效技術上不如明天過後、海神號之類的電影;但或許因為在創意的時間上,他們領先了外國人(或是他們自己的版本-像酷斯拉這個例子);因為這一點,使得日本人民如此這般,對自家的東西產生了一種情感上的集體意志,所以,似乎未絲毫減損他們對這樣的題材的支持。

不過,以今年的這部所謂松竹1999年的翻拍版內容來看,要對台灣觀眾有足夠的吸引力,我覺得非常困難。首先是發生地在日本,對居於台灣的我們來說,變成只能以看電影的心情來觀賞,所以跟看明天過後一樣;甚至於自然加以比較兩者特效、劇情啊!等等……誰優誰劣而已?

而今天我看的心情差不多也是這樣!電影中有關幾位主角的互動及親情、友情、愛情的戲,似乎因為剪接上面的處理方式(一段災難場景後,就會再來一段情感戲),過度切割了好不容易因為視覺刺激而產生投入劇情的情緒,反而變成演不完的橋段(而且我最不喜歡的誇張與矯情演出,出現過多次,很奇怪即將上映的死亡筆記本,就可以跳脫這種日本式演技的魔咒,還是說是因為本片演員,演了太多電視劇的後遺症呢?),還有更嚴重的一點,似乎把這些內容放在任何災難片裡都可以(並不一定要日本沉沒了才可以啊!)。但是,說實話美國的明天過後,卻仍能在各種驚人特效掛帥之下,以相關人物緊扣住了地球災變的主題而延伸出動人的情感;這與鬆散的架構、片段式之下的日本沉沒,還是略顯技高一籌。

其他,我沒太多感覺,也沒有太多意見(我只覺得他們想要以電影,證明日本存在的價值或提出日本存在的新寓言,一如中國大陸之前一部預言小說【黃禍】的效應一般,跟美國來個大車拼,我只希望他們背地裡最好不要是民族主義在作祟-突然想起前陣子到日本時,小泉首相祭拜靖國神社的舉動,引起中韓的極大反應事件,日本當地媒體是整天報導,街頭也可見到大量懷念二戰的影音產品及書籍,日本電視政治節目,也少見兩派不同意見人馬,爭得是面紅耳赤的畫面,都讓人突然憂心日本軍國主義的藉屍還魂…呵呵!我可能想太多了!)反正,阿Q的想,只要不是台灣沉沒囉!日本人他們自己高興就好。呵呵!

分類
REVIEW

彌勒熊影評 : 攀越冰峰Touching The Void-觀後感2006.08.28

 

 

這部電影讓我最感到不可思議之處,是人類生存意志力的強度,及伙伴之間無比信任的堅強感情。

官方宣傳資料寫著:

 

1985年五月,來自英國的兩名登山者「喬辛普森」及「賽門亞特」征服高達二萬八百英呎的秘魯安第斯山「斯拉格蘭峰」。登上峰頂的二人,原以為會是一趟成功之旅,卻萬萬沒想到,死神竟在回程等待他們。海拔一萬九千英呎的下山途中,喬不慎摔斷右腿。面對腳下的萬丈冰淵,身體狀況又無法向上攀爬,同伴賽門只能用救生繩緊緊拉住,帶他一同下山,在強烈的暴風雪、伸手不見五指和飢寒交迫之中隨繩一波波下降。 

 

歷經充滿痛苦與煎熬的折磨,喬在三千英呎之處,又不幸墜落懸崖,卡在冰縫中動彈不得。時間一分一秒地流失,兩人早已在嚴寒中凍僵,懸繫兩人生命的繩子也不堪重負,隨時都有跌下山谷的危險。由於無法得知喬是否存活,面對毫無動靜的繩子,賽門只好選擇割斷繩索,自己獨力攀出冰洞。 

 

喬在冰縫之中幾乎無任何生存的可能,他懷著堅強的生存意志,拖著折斷的傷腿爬出萬丈冰穴。整整三天的千辛萬苦,就在賽門準備撤離之際,喬拖著傷腿出現在他的眼前……

 

 

 

看完電影,我一直在想有什麼理由讓喬能夠在受了那麼嚴重的傷之後,還能夠回到他們出發的營地。我內心深深覺得,除去他的登山的專業技能及過人的生存力以外,也許還有那一絲絲,他與賽門之間那種無法理解的心靈牽連,他知道有人仍然在等他…。

 

他們倆人之間那種多年生死與共建立起的情感,性命交關之中發展出的互助互信,我想是完全超越任何團體的層級,與戰爭、職場、球場上的伙伴關係也不同,與其他形式的爭奪或比賽也無關,可以說倆人幾乎是已經融為一體也不為過;所以,我們在還原真相的影像片段中可以看到,當喬掛在冰岩外的那幾個小時裡,賽門只有緊緊抓著繩索,雖然他完全不知道喬為何沒有再下降的動作與訊息,但是他仍然給與喬最大最大的支持力量,直到已經超出時間太多,並且已經連他自己都可能有生命危險的時候,他才做出那個令他痛苦不已的決定……割斷吧! 

 

當然,電影裡當事人一派輕鬆說起那段往事,如今他們三個人-包括企圖及已經征服高達二萬八百英呎秘魯安第斯山『斯拉格蘭峰』的喬及賽門,還有幫他們在上山之後看守行李及接應半路認識的查理,都在鏡頭下侃侃而談,絲毫讓觀眾察覺不到,之後原來他們要說的事情,是如此的驚天地、泣鬼神,驚心動魄極了;我想如果你要從重拍的景像裡,去回溯那已然要命的七天;一定是無法完整呈現事件的萬分之一吧! 

 

所以,就算是像DISCOVERY的節目也罷,我想真正讓人覺得珍貴的還在他的畫外之音,替我們這些沒有機會擁有相同經歷的人,展示事件的原委、因果。我個人覺得儘管觀影過程中,自己一直沒辦法抽離他們的描述及畫面中的情境,但我的的確確,紮紮實實的看到了一場生命交戰的大戲。 

 

就像喬說的:『我一無所有,毫無尊嚴,想不起任何的親人,惘然若失,失去自己。』;他覺得生存是:『享受著自己尿濕褲子,溫熱感覺的美好。』 

 

非常感謝導演及三位當事人,願意與我們分享這一次的山難事件,並將人性良善感動的一面,以電影作了極致的發揮。謝謝你們!讓我更懂得生命的意義及價值,我覺得唯有瀕死經驗的人,才有資格告訴大家生命是什麼?個人從這部電影當中,覺得獲得很多啟示而受益良多。 

 

推薦大家這部生命尊嚴與大自然搏鬥的好電影-攀越冰峰Touching The Void。 

 

※影片得獎與票房記錄:

 

●英國影史第一賣座紀錄片-票房二百五十萬英磅(約15億台幣)。

 

●榮獲英國影藝學院最佳電影獎。

 

●英國報業電影大獎最佳電影獎。

分類
MOVIE

奇幻世界TIDELAND-劇照賞析及介紹2006.09.02

本周9月1日檔期中,有一部電影一定要特別介紹,而且說實話第一次看的人,一定會覺得給他有點霧煞煞?呵呵!不過,你如果有用心體會,或是看個兩次以上,你就會跟我一樣,開始愛上這部由【巴西、【奇幻城市】【終極天將】【未來總動員】神鬼剋星】的導演泰瑞吉連的新作品-奇幻世界TIDELAND。

中文版海報:

 

先貼個幾張不同版本的海報,給大家欣賞一下吧!

她沒有立中指喔,是上面有一個金髮芭比娃娃的頭啦!


看起來粉可怕的松鼠先生,好像要咬人喔!


另一種SIZE的樹與小女孩海報……


女孩奔向奶奶的家,爸爸還在家裡等我呢!

 

整部戲的靈魂人物-茱萊莎羅絲(【沉默之丘】裘岱兒佛蘭 Jodelle Ferland

我沒有嘴的樣子,美吧!


片頭裡在翻覆的車裡狂叫


與她的最愛-瑪絲蒂


遇到小兔兔


偷看鄰居黛兒與狄金斯在幹嘛


美美的是要靠打光的喔!


爸爸葛屁了,我好無聊喔!只好在這邊胡思亂想囉!


撇見黛兒阿姨跟一個胖胖的送貨哥哥派屈克,在玩ONE MORE ,TWO MORE的遊戲,好可怕喔!那個派屈克哥哥還一直叫…


中文版的漏網鏡頭:中文版108分鐘,英文版122分鐘,這個少了什麼東東咧!我也不知道&h
ellip;


災難後的小新娘

 

搶戲的顛癇者:狄金斯(【神犬也瘋狂】、【迴光報告】【休旅任務】布萊登佛雷切 Brendan Fletcher飾

看到這張帥帥的照片,我不禁對這位演員的演技肅然起敬,敬佩不已,因為我之前還在想,導演那邊找來的一位弱智的朋友來演出的呢?


小女朋友幫我打扮的-很漂亮吧!


我是潛艇船長-狄金斯。


我要殺死-鯊怪。

 

被蜜蜂叮瞎一隻眼的-黛兒(2000年【蒲公英】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珍娜麥克堤爾 Janet McTeer飾

別看我在電影裡像女巫一樣,我得獎的時候就很美吧!


捍衛我的城堡、我的收藏,誰都不准給我進來。


什麼?你要送我!哈哈哈


愛-就是把他做成標本,這樣就可以長相私守囉…呵呵!

 

其他場景欣賞:

演屍體比活著時間還長的-搖滾歌手爸爸(【奇幻城市】【一曲相思情未了】【謀殺綠腳趾】【奔騰年代】傑夫布里吉Jeff Bridges飾


官網首頁入口圖:


父女倆難得都清醒著。呵呵!


剛到奶奶住的地方,高高興興的準備展開新生活,沒想到沒多久就見閻王了


打了毒品,在搖椅上去神遊了,遊到翹辮子。呵呵!


可怕的媽媽(【百老匯上空的子彈】【驚世狂花】【鬼娃新娘】珍妮佛泰莉
Jennifer Tilly飾

別說我胸大無腦喔!我是2005年的世界撲克牌女子冠軍喔!不要一直看我那邊,來眼睛看上面!乖!


小羅絲,幫媽媽按摩。


打嗎啡過量-出現五分鐘就死了…小羅絲很高興終於可以吃媽媽那一箱巧克力了。


黛兒的媽媽,後來被小羅絲不小心睬到臉都碎了,真衰!


被小羅絲當成填充物丟進爸爸掏空的肚子,長了翅膀在那邊飛的美嘴芭比娃娃。


狄金斯跟小羅絲說不可以偷看人家尿尿啦!討厭


秘密計劃殺死-鯊怪,當然要用炸藥囉…呵呵。

 

導演:泰瑞吉連TERRY GILLIAM

這一張就可以知道我多反骨了吧!別說我老喔!我有聽到!


松鼠看到小羅絲的角度,事必躬親的導演。


拍小羅絲在跑,當然要用這種攝影機囉!


導演指導10歲的明日之星演戲


呵呵!成本雖然不高,道具還是要做的囉!


站在小女主角後面,怎麼看都像怪叔叔!嘿嘿嘿!

分類
REVIEW

代貼:父親的形象-記得童年那首歌 作者:博悟行逸2006.08.31


朱自清的《背影》讓幾十年來的父親形象,定型成那種不太會表達,但一舉一動都充滿情感的模樣--似乎男人有了「父親」這個角色之後便開始背了責任,漸漸失了浪漫,慢慢長了威嚴,變成孩子心目中的山……然後,變成距離。

代表巴西角逐2006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記得童年那首歌》中,法蘭西斯是一個浪漫的父親,不懂音樂但喜歡音樂,更甚至於把要交給岳父的地租給挪去栽培孩子--這或許有一點像音樂課本裡的貝多芬爸爸那樣,強迫開發貝多芬的音樂才能,期待他能像莫札特那樣在音樂的領域裡發光發熱--但法蘭西斯似乎很安於現狀,即使兒子第一次在鄉村市集中獻唱唱得令人皺眉…即使兒子有了第一支口琴之後每天得接受無止盡的噪音轟炸直到他終於摸索出技巧,能和收音機裡的音樂一樣美好…甚至於拜託走唱的歌手騰出一點點時間教他手風琴……在大家的眼裡,法蘭西斯是個瘋子。 

哪一個父親在栽培孩子時不帶點瘋狂的想像孩子將來成為人中龍鳳?這一點,和矮胖口拙的朱爸爸相比,高高瘦瘦又帥的法蘭西斯感覺更貼近現代父親的模樣了--為了讓孩子們有著像公雞那樣清澈嘹亮的歌喉,每天敲一個生雞蛋要他們吞下去,而且他非常懂得孩子們會抗拒,熟練得捏著他們的鼻子、摀住他們的嘴,讓他們沒有賴皮吐掉的機會。而當法蘭西斯知道長大了的小兒子也喜歡音樂的時候,偷偷買了吉他,像做賊似的環顧沒有人的家,把吉他偷偷的放在小兒子的床上,還調整一下,像是隨便放在床上似的…… 

這讓我想到,似乎「父親」總有一種看透孩子內心的能力,以前我在爸爸的抽屜裡「只偷一點點」零錢買糖果,但他總是能夠發現,即使我再怎麼聰明的重新分佈抽屜裡零錢散落的模樣,他還是能夠知道而賞下一頓藤條。但當他知道孩子的一點成就,故做鎮定的無事卻在親朋好友間得意洋洋。《記得童年那首歌》這部電影,把父親的形象塑造得非常親切真實。 

巴西鄉村音樂總是透著濃濃的「家」的味道--對父母而言,能夠生養孩子的地方叫做家,但對孩子們而言,有父母的地方才叫做家。長大的孩子要離開家闖蕩,堅強無畏的形象下總有一個可以躲避的角落,那個充滿記憶,像首民謠一樣平凡但雋永的地方,是懷念,是感動,是依靠。《記得童年那首歌》是對家的感恩,對父親(當然也包括母親)的讚嘆濃縮而成的一首歌,感人而不悲傷,但卻讓我眼角閃閃淚光。這是一部如小品文那樣有味道的傳記類電影,傳達真實、濃烈但寧靜的愛,值得我們放慢生活的腳步,藉著這部電影回味一下自己也曾經擁有,但卻忽略了的--對家人的愛。

分類
REVIEW

鬼宿舍Dorm-觀後感2006.08.11


看完電影第一個感覺是:哇!泰國電影真的越來越厲害了!雖然仍有那種味道濃厚的模仿感,或是創意上稍嫌不足。不過,他們對於類型電影的開發、用心經營成績真是非常可觀與值得鼓勵呢?導演:
松耀司.舒克馬卡納尼對於這部電影在整體節奏流暢性上的掌握,攝影氣氛的凝造,夠水準的配樂,還有幾位演員精彩的演出(尤其兩位小男主角令人動容的友誼互動),都在在打動了我!

小時候我們學校也有流傳著鬼故事,嚴重到老師學生不分男的女的都不敢去上廁所。有人說:在廁所可以看到一個無頭鬼在糞坑中飄來飄去,或是有人會從便池裡伸出一隻手幫你擦屁股!哇!你多多少少聽過這種鬼八卦吧!哈哈! 

電影裡那些老同學對新到的小男主角查理,先是來個校園鬼故事的震撼教育,卻沒想到弄假成真,查理後來居然真的遇到鬼同學威全,倆人從排斥害怕、原諒互助到捨身救人;電影在特效使用上相當節制有效,讓這部電影成為不只是驚嚇人的鬼電影,而能有更多感人的人物之間的情感轉變,尤其裡面兩位小男主角真摯動人的友誼,描寫的相當深刻。 

喜歡這類型感人的鬼故事的人可以一看

分類
REVIEW

黑幫暴徒(TSOTSI)-觀後感2006.08.10

黑幫暴徒TSOTSI)是一部讓人看了以後,會有驚豔的南非電影。如果你有在今年台北電影節中錯過的遺憾,現在台灣觀眾即將有幸於九月份的商業播映中來欣賞到,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我個人相當喜愛這部電影,非常熱情的推薦給大家。


這部電影在解剖社會層面上,有某部份讓我體驗到如當初觀看無法無天時被撞擊的力道,他們都是以一種紀實的手法,直接呈現社會殘酷與寫實的一面,相當撼動人心;尤其畫面經營出的那份原始與渾然天成的氛圍,更是好萊塢電影所欠缺的。有些地方如記錄片的即興,卻又能適時的觸動到觀者內在的情感。他們的創意及內容或許未必顯得突出,但是他們在創作精神上,一份來自對種族的真誠自省,依然讓我為之感動久久;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在國際影壇上,獲得相當多來自專業影評與一般觀眾們的喜愛與肯定,我想其原因應該來自於這裡。

 


電影內容來自導演胡德親自改編南非戲劇大師阿索爾加德的同名小說-黑幫暴徒,他將原著小說1950年代的場景,在時間設定上做了貼近現在的更動;主角大仔與他三名同伴,一開始在火車站尋找下手的對象,他們沒來由對被搶劫者的反抗,做出最無情而狠毒的處理,絲毫沒有猶豫與半點憐憫。甚至於大仔也痛揍反對他做法的同伙;但是這一切惡行惡狀是他的本性嗎?後來我們知道他在父親暴力陰影下,逃離了家庭的溫暖,擠身在貧民窟中的幾根大水管裡,餐風露宿,有一餐沒一頓的,現今他的所做所為,是他在成長過程裡,學習如何在險惡的環境下養活自己的手段罷了!那樣的世界裡只有弱肉強食,勝者為王,活下去變成是他生存的唯一目標。

 


但是,長大後他們一次次行動裡,每次的強奪每次的暴力,讓他半夜裡常驚慌的不知自己身在何處?每每在夢裡出現離家的狂奔,以前是奔離暴力的父親形象,現在卻更像是奔離他自己一步步被蠶食的良善之心。心靈受了傷的大仔,現在已經不知道如何表達情感;就連在樹下短短數分鐘的鬱抑,都立刻能變成再一次的犯罪。他搶了一台改變他生命的車,射傷了一名原諒他的婦人,抱走了改變她一生的嬰孩,生命的救贖是如此完美而不可思議。真正需要的只是一個純真的孩子、一位平凡的母親,大仔從此獲得了重生,一如片尾中他高舉的、顫抖的雙手!
 

 

沒有萬惡不赦的罪人,唯有不知回頭的羔羊…… 

 

看完電影讓我內心久久無法平息,不只因為電影裡孩子無邪的面容,或是大仔與那位為嬰兒哺乳的少婦若有似無的情愫及互相再見面的約定,還是失去了孩子的父母,為了尋找骨肉的嚴辭厲行,更是大仔抱著孩子歸還親屬時,那份希望再得到父母對他一點點的愛的呼喚;當大仔淚流滿面的那一剎那,我早已分不出是我還是他在傷心難過及痛哭失聲了。 

 

得獎記錄:
2006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2005年愛丁堡影展最佳影片
2005年多倫多影展觀眾票選獎
2005年洛衫磯AFI影展觀眾票選獎

分類
REVIEW

鬼來電完結篇-觀後感2006.08.30

 

這系列電影恐怖的地方,應該是突顯了人類對手機真是依賴到一種無以復加的地步;連鬼都看上他,可以利用來殺人於無形。另外,雖然本片應該是鬼來電系列的完結篇,不過,編劇最後還耍了一招,讓電影看起來就算是要沒完沒了,也是可以。呵呵!

我想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在文化認知上的不同,讓我無法認同與信服電影中的設定:第一、美麗到不行的女主角之一:草間惠美理(黑木美沙飾)會被男同學欺負(那些男同學都沒眼光,會放著如此美女不去保護追求她嗎?全班裡面姿色可以當班花的女生,會被大家用板擦塗粉筆灰抹頭髮,被女同學關在廁所倒兩桶水,跟鬆田明日香(堀北真希飾)一樣的遭遇「這一次行兇的人跟片頭一開始上吊自殺的學生」,(電影中惠美理只有口述自己原來是被欺負的對象,而明日香是她最要好的朋友,當明日香為她出頭時,她卻沒有解救她)。甚至於惠美理在同學群裡,根本還像是領導者的角色,這真令人不解!) 

第二、校園暴力可以離譜到一個同學自殺,而同學依然故我,沒有任何人受到任何處罰(這種只存在漫畫世界中的校園生態),而必須要由變成植物人的明日香自己動手復仇,而老師或是學校方面對於此暴力事件,在電影沒有任何處置也就罷了,兩個有出現的老師一男一女,男的老師只想到自己會不會死而狂收同學的手機,另一個女老師被嚇到就從此不見蹤影?這…… 

第三、他們一群人在韓國旅遊,能夠發動e-mail攻擊,對付明日香背後真正控制的力量-存在於電腦中的施咒者美美子的意念或鬼魂,大家突破日韓情結同仇敵慨,還加上其他世界角落的人,寄爆明日香住所那台電腦主機,讓它當機、冒煙、爆炸,最後電腦螢幕還跑出一個臉(這麼神奇,我都還可以接受)。但是,最後關鍵人物-明日香、惠美理、美美子大對決之後,理應已解決問題-電腦當機、一顆紅色的東西破了、美美子也不見了?最後,為什麼還讓幫忙他們的韓國人安治儒(張瑾惜)又死了,這是不小心剪接進去的嗎?粉奇怪咧! 

第四、要不是學校規定,還是某種日本人的傳統、文化,不然從頭到尾每隻手機來電鈴聲都一樣,這叫我真的粉無言耶……@@ 

第五、殺人手段雖驚悚,但幾乎只看到結果-被吊死(只看到一個人被拖著在菜市場走,都不會有任何人看到)、被電線燒(就突然他站的地方前面電線桿,莫名其妙電線走火,然後就莫名其妙掉一段下來把他莫名其妙捲起來)、被放到洗衣機(裡面是有刀嗎,不然怎麼會變一塊一塊的),搞不清楚他用什麼方法,如:反正接到電話你就必須死!哈哈!真是太一廂情願!

分類
REVIEW

恐怖虐殺爆笑片:邪降-觀後感2006.08.30

 

如果我沒看錯的話,英文片名應該是 THE ART OF DEVILⅡ,所以,也就是說,它是一部電影的續集。

YHAOO電影介紹是這樣的,引用如下:http://tw.movie.yahoo.com/mstory.html?t=movie&id=1900

【邪降:惡魔的藝術】描述六名青梅竹馬好友,趁著大學放暑假回老家重聚,假期中六人遇到昔日小學老師Panor。美麗性感的Panor也是六人之一Ta的繼母,但她與繼子形同陌路已久,除了她嚴重偏袒自己的親生兒子,Panor的貞潔也讓Ta極度懷疑。Panor的確追求者眾多,行為也頗為招搖風騷,但另一方面她也是個溫柔的好母親與好老師,原來是追求者們為了得到她的芳心,不惜求助降頭術。眾多追求者反覆下降頭的結果,讓Panor失去了理智,愈來愈陷溺在幻想與失魂的狀態。Panor只好尋求法師幫助,沒想到在儀式進行的過程中,Panor意外變成了帶有黑暗力量的女巫。此時這六個年輕人才發現,他們的重聚並非巧合,在這個夜裡,Panor要讓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看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恐怖……

類型:靈異、恐怖、驚悚。片長:101分鐘。分級:限制級。導演:【羅寧七人組】Kongkiat Khomsiri。 

但是,這樣的宣傳文字,配合我看完之後的實際內容,卻有相當的差距。如果以導演(羅寧七人組)在最後的結局時,彷若奈沙馬蘭上身一般的大搞逆轉、逆轉再逆轉,逆轉到我頭昏腦漲的當場呆住傻眼,前面笑的很開心的心情,一下子更糟了。他自廢武功的功力,就像一個一招半式闖江湖的菜鳥被打的鼻青臉腫之後,又自斷筋脈,最後還像電影裡的那個吃了一鍋自己愛人的肉,還能冷靜面對的女同志角色一樣,連眼睛都被自己用手硬生生的挖了出來,連兩隻眼睛都沒了。 

導演讓女老師Panor(溫柔的好母親與好老師-這一點我存疑!)一角沒有任何使人同情之處,而且她還強到一個無話可說,不單單眼神狠、招式多、還可以分身千百億,尤其我一直在想,可能劇情需要(她自己說的:不會讓你們這麼容易死的!哈哈哈!),不然大可一開始就把那六個人(或是說最後死的五個人),用兩根手指頭輕輕一揮,就可以解決啦。看她拿火烤學生(幫他淨身),還一直換刑具(最後她以仰角角度騎在學生身上,拿出那隻電鑽的時候,那個情境真是全場觀眾,連我旁邊兩個從頭叫到尾的女生,都忍不住笑出來了。)還有,像朋友說的一樣,泰國人為了報復仇家,到巫師家下蠱下降頭跟逛7-ELEVEN差不多,而且好像是獨門生意,整部電影不管好人、壞人,情人、情敵,通通去找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什麼錢都賺,亂接CASE,免得被人家做成三眼神的頭顱來膜拜。呵呵! 

電影其實有13號星期五系列、絕命終結站系列的餘韻,也秉持蕃茄電影的夠噁心、夠殘忍的精神,大玩螢幕恐怖暴力。但是不知道什麼理由,電影的順暢性、基本的情節推展,因為剪接的疏失,出現銜接上的問題(而且台灣觀眾對一干泰國演員,本來已不熟悉,再加上裡面過於複雜的關係:Panor跟四、五個人都有性關係。那個體育老師更離譜對一群學生性侵害<如果我沒看錯,連男同學都無法倖免>,還隨時在教員休息室擺著一把槍,想用就有。尤其中間有一個關鍵男主角,如果他早已被Panor弄死,那整部電影的邏輯與合理性都大打折扣。)。不過,他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不應捨降頭的神秘與趣味,而傾向於西方式的純視覺展示。化妝技術上的不夠正曝露其弱點,而且如魚鉤從皮膚、眼睛、指甲、腳指頭穿出,或是被煮熟的眼珠、器官等等的特寫(我懷疑
他用了幾斤的豬皮),更是放大了導演群創意不足,才選擇全視覺方面的追殺、逃跑、各種殺法的演繹接力;花招玩到底被人家看光了,其實也就什麼都沒有了,不是嗎?

這就像擺了一堆東西雜亂無章,還把他一直拿起來猛搖,雖然裡面角色偶而也談論些人生大道理,但是就像劇中兩位要分手而一直在那邊拉拉扯扯的兩位主角,我看著看著,好擔心電影什麼時候才演的完,導演才要放開我的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