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MOVIE

李志薔導演小檔案-2006.09.21


李志薔先生是11月份即將上映的電影「單車上路」的導演,在這邊為大家介紹一下: ^ ^。 

他是來自於熱情的高雄人,學歷為交通大學機械系、台大機械研究所畢業。

雖然,他是台大機械研究所科班出身,但卻投入影像及文學創作,算是晚熟型的創作人。他放棄電子新貴的工作,從紀錄片、文學到電影,一路走來慢慢發光發熱;但過程也不無曲折和艱辛。華視總經理小野就曾說:『李志薔使我想到了年輕時的導演李安,那時他還剛從學校畢業。他只有一部作品,我看完以後就向公司爭取讓他當導演的機會,因為我看到了,也聽到了他的熱情和才華。李志薔的成長經驗和年齡和李安相差很大,但是那種除了想創作之外其他事情興趣缺缺的生命情調卻極相似,尤其是看起來很謙恭溫和骨子裡卻有一種叛逆的騷動。就是那種非做不可的騷動轉化成作品,如火山爆發時的滾燙岩漿,烈烈灼燒著山頭草原和附近的村莊,發出吱吱的響聲和濃濃的烈焰。』 

聯合副刊主任/詩人陳義芝也曾說過:『李志薔擅長編織綿遠的身世、時代的憂歡,將平凡現實寫得驚心動魄。看李志薔如何擇取經驗用心鋪排,以細膩筆法表現出文字的張力,深深感覺到這位具有科學背景的年輕高手對文學精粹的信仰,足令無數搖筆桿的老人汗顏。』 

電影相關作品:

1996:早期16mm短片「願望公園」曾獲金穗獎優等影片 

2000-2002:「流離島影」系列紀錄片-『浮球』。中文片名:浮球 。英文片名:THE FLOATING BALL 。色彩種類:彩色Color。影片規格:35mm、16mm 。影片時間:24。影片類型:紀錄片。分級級數:未分級。出品年份:2000 。導演:李志薔。製片人:許慧如。技術工作人員:蕭神榮、 寶島、 李志薔、 沈可尚。參展及得獎紀錄:2000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觀摩、2000台北電影節獨立創作競賽紀錄類提名 。曾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並入選加拿大溫哥華影展、澳洲布里斯班影展、瑞士Next Vision de’reel、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韓國釜山影展、韓國全州影展…等。 

故事大綱:島嶼如浮球承載希望,但命運只能隨波逐流……

小琉球孤懸台灣外海,狀若一漂流之球,古名之曰:「琉球」。在這漂浮的小琉球島外圍,有另一群漂流的浮球,它們是大陸漁工的船屋,終年泊在小琉球外海浮浮沈沈,俗稱「海上旅館」。在三個章節的鋪陳裡,這些海上浮球飄流的命運,訴說著人性,也暗喻著小琉球島的命運: 

1.〈新生之路〉:這是一群初來乍到的大陸漁工在暈船之餘,仍對未來充滿著期盼與夢想的故事。 

2.〈望鄉〉:二十五歲的阿生,漁工生涯已超過五個年頭。運氣不好時,會被船長打罵。即將回鄉之際,他笑說,已不認得孩子長什麼樣了。 

3.《鳥人阿揚》:三十五歲的阿陽,老蹲在船舷邊發呆或唱歌,他說,人就像一隻海鳥,飛出去,沒有飛回來的時候。也許停下來,就是接受死亡的時候。  

2004:擔任電影『艷光四射歌舞團』製片統籌兼副導演。入圍溫哥華國際影展、釜山國際影展、倫敦國際影展、德國曼漢姆國際影展等。並獲金馬獎年度最佳台灣電影、最佳電影原創歌曲、最佳造型等獎項。 

2006:電影『單車上路』:中文片名:單車上路 。英文片名:THE ROAD IN THE AIR 。色彩種類:彩色Color 。影片規格:35mm 。影片時間:90 。影片類型:劇情片 。出品公司:台灣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國家:中華民國 。官方網站:http://www.wretch.cc/blog/roadintheair 。導演:李志薔。編劇:李志薔、張友漁。製片人:周美玲。演員:李國毅、李運慶、陳意涵、張榕蓉。技術工作人員:寶島(攝影)、 陳忠良(燈光)、李常磊(錄音), 劉芸后(攝影)。藝術工作人員:張見宇(配樂)。 

『單車上路』為李志薔導演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改編自張友漁原著《阿國在蘇花公路騎單車》,此劇本曾榮獲2003年新聞局優良劇本獎之-最優劇本。並入圍德國曼漢姆國際影展、亞洲電視節,並獲選為「南方影展」開幕影片。 

故事大綱:這是一條走不出去的公路,沒有盡頭…阿國,一個叛逆的縱火犯少年,才十七歲的人生,就已無望;在放火燒掉便利商店後,他獨自騎著單車,逃向蜿蜒的蘇花公路,逃離他的人生。

林正義,是個怯懦的警界逃兵。剛離開警校的他,面對接踵不斷的凶險任務,令他無法承受。於是他擅離崗位,陰錯陽差也騎上茫然無邊的蘇花公路。因著寂寞,因著各懷的心事,兩人結伴騎了一段路程。途中不時相譏、不時相助,共同面臨的處境終於讓兩人產生了緊密的友誼。 

一個原住民逃家少女的出現打亂了兩個人的旅程。幫助塔桑妮尋找母親的任務成了二人暫時逃避問題的共同目標。於是三人結伴去尋找一個叫做「清水原泊」的地方。一個偶然的相遇意外解答了他們的疑惑。加拿大女子丹尼絲無意間帶來「清水圓柏」的訊息。但更多的意外和險阻橫在眼前:死亡、追逐、逃亡…在這條漂浮的公路無止盡地進行著。當真相揭露的那一霎那,三人只能站在茫茫的崖頂,無語問蒼天…… 

註:蘇花公路是台灣島嶼東岸的主要交通動脈,日據時代開闢而成。從蘇澳到花蓮,一邊是浩瀚的太平洋,一邊是海岸山脈。碧海藍天,沿線是無止無盡的翠綠與蔚藍。  

文學及其他著作:

影像書《流離島影》-獲中國時報開卷版,網路票選十大好書、誠品【好讀】年度最佳整體構成。

影像書《電視電影偶像劇/艷光四射歌舞團》-遠足文化出版。

散文集《甬道》-爾雅出版社。獲中國文藝協會「青年文藝獎首獎」。

散文集《雨天晴》-麥田出版社。

小說集《台北客》-寶瓶文化出版社。

《台北客》、《甬道》、《女聲》等書並獲文建會、國家文藝基金會創作補助。

文學作品主要集中在散文和小說創作,曾獲聯合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台灣省文學獎、台北文學獎、青年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近三十個獎項。

分類
MOVIE

陳正道導演小檔案-2006.09.21

原文出處(台灣電影網):http://tc.gio.gov.tw/ct.asp?xItem=12554&ctNode=39,由我整理而成。版權為台灣電影網所有。 

中文姓名:陳正道 NameLeste CHEN 。身分類別:導演。 

簡歷:出生於1981的陳正道是國內最具潛力的新銳導演;最新的作品是2006年的《盛夏光年》。

高中時就讀復興美工,高二那年開始接觸舞台劇,作品包括「全天下的訓導主任都禿頭」等,主要在抒發對體制的不滿。 

高中畢業後在大學聯考中失利,之後向朋友借來一台數位攝影機,完成處女作《五月紛飛》,翌年即以《五》片申請獲准進入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就讀。 

以「統一飲冰室茶集:『你』和『妳』篇」獲第十屆時報廣告金犢獎影片類銅犢獎(與湯雅如合得);以「白蘭氏:一步篇、一眼篇」獲得第十一屆時報廣告金犢獎平面類銀犢獎(與李威廷、周孫豪、李宛寰、蔡育岱合得)、以「京華城:1.編織篇2.凝挼g3.用擠g」獲得平面類佳作(與李宛寰、李威廷、周孫豪、蔡育岱合得),並曾榮獲學生短片鋒芒獎最佳影片第三名等。 

陳正道亦拍攝多部包含蔡依林、孫燕姿、五月天、陳奕迅、梁靜茹、楊乃文等知名歌手內的音樂錄影帶。 

電影短片作品《狂放》入圍2004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週競賽單元與東京影展「亞洲之風」競賽單元;2005年首部電影劇情長片《宅變》創下全國約一千八百萬票房的佳績,並賣出超過10國的版權(包含最困難,也最具市場指標性的美國及日本)。 

多部短片前作亦受邀歐亞各大影展,是個能同時掌控商業表現與藝術創意的導演。 

個人作品及得獎紀錄: 

2000《五月紛飛》。 

2001《間隔之間》。 

2001《台北地圖》。 

2002《距離》。-中文片名:距離 。英文片名:Distance 。色彩種類:彩色Color 。影片規格:betacam 。影片時間:20 。影片類型:劇情片。出品年份:2002 。出品國家:台灣。 導演:陳正道。參展及得獎紀錄:2002台北金馬國際影展數位短片競賽。2003台北電影節「台北電影獎」劇情片類入圍。 

故事大綱:面對成長過程真空的那一年,可控制的機率與不可控制的巧合,算計著距離的遠近,

分類
MOVIE

楊力州導演小檔案

他是2006年9月22日,即將上映的電影-奇蹟的夏天的導演,在我看過電影之後,引發我的興趣,先以目前所收集到的網路資訊與大家分享。

以下原文出處:

http://www.comcareer.com.tw/talk/all_report/radio_tv_movie/talk05-14.htm


http://tc.gio.gov.tw/ct.asp?xItem=12502&ctNode=39


由我整理合併而成,版權屬兩個單位所有。

中文姓名:楊力州 。Name:YANG Li-Chou 。身分類別:導演。  

現職:中華民國紀錄片發展協會理事長、紀錄片導演。

資歷:曾任復興商工廣告設計科專任教師兩年,現為紀錄片工作者,已有七年 。

學歷: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所畢業、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畢業。 

曾經是高中(應該是高職)美術老師的楊力州,憑著對紀錄片的熱愛,毅然結束二年的教學生涯。在接受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完整訓練期間,楊力州透過紀錄片製作實習,以迄研究所畢業後,即矢志以獨立的紀錄片創作一償職場抱負,而得以運用紀錄片捕捉所及,持續關注台灣社會的議題,並且用三年時間離開台灣到日本,遍訪旅日的台灣人社群,不管在哪裡或以何種方式呈現,關注台灣人自我的主體性,始終是楊力州運鏡的焦點。  

拍紀錄片不只是一個「工作」

初見到楊導演,立即被他親切的笑容所吸引,即使已成為知名大導演,也不難從他謙遜的態度中,窺見他的作品能深入人心的主因;楊力州從小就喜歡看紀錄片,尤其熱愛大多數人一看就容易入睡的歷史紀錄片。在復興美工任教兩年的期間,他把這群與他相差十歲的學生樣貌記錄下來,就這樣開始了記錄的工作。從他言語中,強烈感受到他對紀錄片的堅持與理想,這是驅使他不斷向前的動力。 

「拍紀錄片是一種享受,它讓我體驗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也因為太過投入,常會與生活糾纏不清。」楊力州笑著說。他的作品與一般世俗印象不同,擺脫紀錄片沉悶嚴肅的方式,以感性及趣味的手法,讓觀眾覺得精采好看;然而另一方面又勇於挖掘人們不敢正視的赤裸情感與種種矛盾的社會制度,這使得他的作品在帶給大家歡樂之餘也帶來嚴厲的批判,發人省思。 

以膠捲記錄青春

楊力州目前正在拍攝《畢業紀念冊》續集─《青春》,持續拍了10年,26歲,是這群學生現在的年齡;26歲,也是當年這位老師與他們交會的年齡,「青春」就在記錄與被記錄中被留存了下來。於是,在影片膠捲中,36歲的楊力州看著26歲的學生與他們16歲時的自己對話,跨越時空的靈魂,彷彿在紀錄片中得到了超現實的呈現。 

他說,紀錄片的價值在於時間拉長,畫面就跟著清晰起來,從1994年開始拍他們,10年後的現在回頭看,每個人的生活與當初的理想都不相同,甚至有些人朝相反的路走;然而,許多事情的發生早在10年前就有跡可循。 

用導演觀點走進被攝者生命

台灣紀錄片的發展和多數第三世界國家相同,都始自反政府。紀錄片是導演觀點,是真實又主觀的紀實過程,紀錄片主題大多來自於對弱勢族群的關懷,讓社會大眾能體驗不同人生。大多數的紀錄片導演都有個共通點,就是不具攻擊性,被攝者容易卸下心防信任導演,也因此會與被攝者生命

分類
MOVIE

代貼:奇蹟的夏天-導演的話 2006.09.17

今天我去TRUE MOVIE電影入口網逛的時候,不小心看到楊導演的留言,讓當天也在現場觀看試映的我,被他的真誠感動,在還沒有完全徵求到他的同意之下,轉貼他的留言與大家分享。

原文出處:http://my.guestbook.com.tw/b1/viewtopic.php?p=283&mforum=truemovie#283

其實把影片剪完後,一直很緊張,因為長達二個月的剪接期,每個細節我們都很清楚,可是觀眾呢?

那天的試映會,我刻意坐在最角落,隨著影片的進行,大家時而哄堂大笑,時而在眼眶紅潤時,打開包包在黑暗的戲院中找面紙,聽到那不經意發出的沙沙聲時,那時候,心裡就踏實多了。 

看著大家在戲院中,一起幫這個足球隊加油時,我突然想起,拍攝時,現場只有這群小選手的隊友,一些家人,經過的路人,沒了!就這樣。相較於戲院裡的滿場觀眾,一起鼓掌、驚呼、落淚、大笑,那天在球場上的寂寞感覺,突然回來了!而且好重! 

當大家因為電影中,大胖的一句話而笑開懷時,我突然好希望,好希望這群小選手現在就坐在戲院裡,聽到大家的加油聲,也一起替當時的自己加油! 

電影散場了,參與試片的朋友聚在戲院外,熱烈的聊了起來,將近半個小時,大家才漸漸離開,我等電影公司的同仁搬著極重的膠卷拷貝離開戲院時,車水馬龍的台北街頭突然覺得好寂寞。 

我開始擔心了起來,電影院中,大家剛從熱情的花蓮,熱血的足球場上離開,回到這個真實的世界,關於剛剛戲院中的那個美好,是否有在每個人的心裡留下一個角落,並且把這樣的美好經驗,告訴更多的人。 

在路邊等計程車時,花蓮的小選手打電話來,手機那頭透露出將來到台北的興奮,他們急切的想與觀眾一起在戲院觀看屬於自己的故事,聽著他們稚嫩的聲音,我想起了那群在陽光下的純真臉孔,剛剛的戲院中的掌聲及加油聲,會不會在他們的身邊一直出現,在戲院中,在他們未來的人生中! 

我期盼大家!我祈求上天!讓那天下午在戲院中的美好可以持續久一點!久一點! 

楊力州-奇蹟的夏天導演 

分類
MOVIE

嘰哩咕與野獸KIRIKOU-觀後感 2006.09.13

故事發生地是非洲的某處,主角是身材嬌小的嘰哩咕,及有關於他們民族及他們生活中點點滴滴,收成、播種、災難、疾病、抵抗外侮……等等,是生活中的瑣事也是他們擁有的全部。

這一次,由嘰哩咕的祖父親口告訴大家三個嘰哩咕的英勇小故事,及他如何與女巫卡哈芭鬥智的經過,如何冷靜而機智的幫助族人渡過一個一個生存的難關,族裡成員那個可愛固執的老者,依然對著大家訴說不被接受的意見,在旁邊碎碎念(笑!);那個歐巴桑一樣是大嗓門又愛撿便宜,當然也因此吃了一些苦頭;嘰哩咕的媽媽則仍然是慈愛而支持著嘰哩咕。

部落族人也依然平和知足的過著打獵農耕的生活,在那美麗原始而危機四伏的平原裡。不過,嘰哩咕這一次陰錯陽差的來到頂上有著靄靄白雪的高山前,也看到了壯觀的大瀑布,增加了不少見識與視野;而且他為了取得解毒的小黃花,還跑到女巫卡哈芭的地盤,站在她的面前,看著她的眼睛……呵呵!真是緊張又刺激啊!

這部動畫片最特別的地方,是它採用別於現在流行的3D效果,反而以2D為其宗旨的美術設定,造型設計也使用類似原始洞窟裡的壁畫風格,顏色變化無端瑰麗炫耀,很多的場景讓我忍不住發出好美!好美啊!的讚嘆;增添賞心悅目的觀影感受,讓人覺得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想像力也跟著奔馳飛揚了起來呢?

場景及劇照欣賞:

分類
MOVIE

代貼:經訓練的眼睛--文藝復興 (難得無捏XD) 作者:大師兄SURVIVE


原文出處: http://www.hcdvd.net/phpBB/viewtopic.php?p=87932#87932

人類從進入圖像時期伊始,時時刻刻都在進行著眼睛的訓練—訓練如何將圖騰與現實物體連結在一起。等繪畫開始呈現縱深景象,眼睛又展開新的訓練—將平面畫面理解為立體空間。

然而歷史上首批電影之一的「火車進站」放映時,觀眾們可是被朝著畫面直衝的火車頭嚇得落荒而逃,要將螢幕上的實物影像反過來理解為平面影像,並且樂在其中,這是視覺的第三段訓練。

3D動畫總讓我困惑:投影在平面螢幕上的平面影像,眼睛卻會不由自主地辨識為立體物件。等到我終於看習慣皮克斯的電影時,電腦動畫又出現了新的類型—還一次兩部。

買不到「心機掃描」的票,我於是在「台灣國際動畫影展」看了「文藝復興」。其實我說不上來「文藝復興」這片名究竟代表甚麼意思,這部片倒確實革新了我的觀影經驗。

開場五分鐘內,充滿高反差的黑白層次已經讓我雙眼泛紅,泫然欲泣。畫面只給了極少的線索,卻要呈現一個近未來科幻世界,人臉跟建築全都隱藏在極簡光影之下;擷取自真人的角色動態又如此自然流暢,動畫?真人?平面?立體?我的判斷機制激烈運轉著。

一次要處理如此多訊息,不只眼睛累,我腦子都疼了。 

但是適應之後,2054年下著雨的巴黎,在黑白之間竟是如此鮮活。 

在視覺上有著革命性成就的「文藝復興」,就算只是配個破舊故事都足以名流青史,偏偏它骨子裡居然是部正統硬漢電影,獨行警探、神秘美女、龐大企業與層層陰謀一應俱全。

劇本並非頂尖,卻有著扎實得嚇人的一百分鐘。 

很難不把「文藝復興」與「SIN CITY」相比較:兩者都是黑白交錯,都是硬漢噴著血。

不同的是「SIN CITY」原作中的大量獨白,呈現為實際旁白後真有點說不出的矯情;劇中的血可以是黑,可以是白,人物可以轉換成剪影,不單是將影片拍成黑白,也連帶風格化。

「文藝復興」就單純地多:故事本身不需要太多獨白—因為主角本身也是一個謎題;新奇的影像也已經帶給觀者夠多負擔,在特效方面便顯得相對收斂。

SIN CITY」中還有大量的灰階,「文藝復興」可是硬橋硬馬,自頭到尾堅守黑白雙色,只偶有灰色鏡像或者彩色象徵穿插。  

也許「SIN CITY」續集改採這種真人擷取動畫,會更原汁原味一點?  

看完「文藝復興」之後,我眼睛很痛,還有點暈眩。

這代表我還不適應這種影像,這也代表這是種全新的影像。

我不敢拍胸脯保證這技術會成為未來的主流;但是沒走進戲院,親身經歷這全新的視覺體驗,我敢說你一定後悔。

分類
MOVIE

聊不夠請來-彌勒熊的影藝世界 2006.09.11

^^

 

嗨!大家好。這是我剛申請的論壇叫-彌勒熊的影藝世界。


http://web.guestbook.com.tw/b8/index.php?mforum=dodobear


裡面可以聊電影、聊藝術、聊心靈;都非常歡迎喔!

 

期待你的加入囉!

 

^++++++++++++++^

 

等你喔!呵呵!


分類
MOVIE

2006台灣國際動畫影展-黑暗文藝復興Renaissance觀後感及介紹:2006.09.08

這部動畫電影榮獲2006年安錫國際動畫影展最佳影片,導演是Christian Volckman,編劇是Alexandre de La Patellière,整部電影充滿未來寓言式的強烈風格(全片95分鐘,幾乎從頭到尾僅以白、灰、黑三色來貫穿,最後才有出現些許色彩),它除了在美術設計上有突出成就,更重要的是製作團隊為電影開發出的新技術,為類型電影再添新頁。

故事描寫2054年的巴黎,一位跨國生技產品公司-愛芙隆Avalon年輕有為的研究人員Ilona  Tassueiv遭到綁架失蹤,她的老闆Avalon的總裁Dellenbach(造型像希特勒一樣,呵呵!)不計任何代價要把她找回來,表面上他要求警方必須立刻找到她,背後卻處處監控與阻撓,甚至於不惜手段暗殺所有相關人員。

人質救援專家-縣警Barthlomew Karas(丹尼爾克雷格幕後演出)是負責擔任此次救援行動的領隊,他與Ilona的姐姐過去是一對戀人,這使得狀況更為複雜,隨著一步步線索的出現及揭密,關鍵的人卻一個一個的死亡!其實,整件綁架事件背後包括一個影響人類歷史文明的大發現!而且,電影不到最後,觀眾根本無法知道事件真相為何?誰惡誰善?誰真誰偽?……

電影以一片黑白強烈對比的視覺刺激來考驗觀眾,是一次讓人驚豔的特殊經驗。整部電影風格完整而成熟,腳本也相當扣人心弦,幕後演出的表演者,不管演技、細節、音聲演出也均有水準之上的表現,攝影、取景、角度也都有非常優秀的取捨,比起去年我覺得最原創的漫畫電影-萬惡城市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未來感極強的場景、道具、氛圍的組合設計,完完全全擄獲了我的目光,讓我完全融入其中。

這部電影有幸於此次動畫影展看到,而美國將於9月22日上映,很希望台灣有片商能引進以餉觀眾,非常非常的推薦這部電影,真的太屌了!呵呵!

以下是我從官網下載與大家分享的介紹與內容,所有圖片皆來自其網站:http://www.renaissance-movie.com


※另一款海報:

※一些場景的設計:(這位美術設計應該非常有名,知道的人請幫忙提供訊息,謝謝!)

※劇照欣賞:
縣警Barthlomew Karas(丹尼爾克雷格,有修過喔!變帥了。呵呵!)

姐姐

妹妹Ilona-被抓到人造虛擬花園

無所不在的-Avalon

隨時被監視的氣氛

姐姐請求男主角救妹妹

營救人質

姐姐進入Avalon總部欲取得秘密檔案被發現

Avalon總部

因為思念妹妹與知道真相而傷心難過的姐姐

殺還是不殺

分類
MOVIE

奇幻世界TIDELAND-劇照賞析及介紹2006.09.02

本周9月1日檔期中,有一部電影一定要特別介紹,而且說實話第一次看的人,一定會覺得給他有點霧煞煞?呵呵!不過,你如果有用心體會,或是看個兩次以上,你就會跟我一樣,開始愛上這部由【巴西、【奇幻城市】【終極天將】【未來總動員】神鬼剋星】的導演泰瑞吉連的新作品-奇幻世界TIDELAND。

中文版海報:

 

先貼個幾張不同版本的海報,給大家欣賞一下吧!

她沒有立中指喔,是上面有一個金髮芭比娃娃的頭啦!


看起來粉可怕的松鼠先生,好像要咬人喔!


另一種SIZE的樹與小女孩海報……


女孩奔向奶奶的家,爸爸還在家裡等我呢!

 

整部戲的靈魂人物-茱萊莎羅絲(【沉默之丘】裘岱兒佛蘭 Jodelle Ferland

我沒有嘴的樣子,美吧!


片頭裡在翻覆的車裡狂叫


與她的最愛-瑪絲蒂


遇到小兔兔


偷看鄰居黛兒與狄金斯在幹嘛


美美的是要靠打光的喔!


爸爸葛屁了,我好無聊喔!只好在這邊胡思亂想囉!


撇見黛兒阿姨跟一個胖胖的送貨哥哥派屈克,在玩ONE MORE ,TWO MORE的遊戲,好可怕喔!那個派屈克哥哥還一直叫…


中文版的漏網鏡頭:中文版108分鐘,英文版122分鐘,這個少了什麼東東咧!我也不知道&h
ellip;


災難後的小新娘

 

搶戲的顛癇者:狄金斯(【神犬也瘋狂】、【迴光報告】【休旅任務】布萊登佛雷切 Brendan Fletcher飾

看到這張帥帥的照片,我不禁對這位演員的演技肅然起敬,敬佩不已,因為我之前還在想,導演那邊找來的一位弱智的朋友來演出的呢?


小女朋友幫我打扮的-很漂亮吧!


我是潛艇船長-狄金斯。


我要殺死-鯊怪。

 

被蜜蜂叮瞎一隻眼的-黛兒(2000年【蒲公英】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珍娜麥克堤爾 Janet McTeer飾

別看我在電影裡像女巫一樣,我得獎的時候就很美吧!


捍衛我的城堡、我的收藏,誰都不准給我進來。


什麼?你要送我!哈哈哈


愛-就是把他做成標本,這樣就可以長相私守囉…呵呵!

 

其他場景欣賞:

演屍體比活著時間還長的-搖滾歌手爸爸(【奇幻城市】【一曲相思情未了】【謀殺綠腳趾】【奔騰年代】傑夫布里吉Jeff Bridges飾


官網首頁入口圖:


父女倆難得都清醒著。呵呵!


剛到奶奶住的地方,高高興興的準備展開新生活,沒想到沒多久就見閻王了


打了毒品,在搖椅上去神遊了,遊到翹辮子。呵呵!


可怕的媽媽(【百老匯上空的子彈】【驚世狂花】【鬼娃新娘】珍妮佛泰莉
Jennifer Tilly飾

別說我胸大無腦喔!我是2005年的世界撲克牌女子冠軍喔!不要一直看我那邊,來眼睛看上面!乖!


小羅絲,幫媽媽按摩。


打嗎啡過量-出現五分鐘就死了…小羅絲很高興終於可以吃媽媽那一箱巧克力了。


黛兒的媽媽,後來被小羅絲不小心睬到臉都碎了,真衰!


被小羅絲當成填充物丟進爸爸掏空的肚子,長了翅膀在那邊飛的美嘴芭比娃娃。


狄金斯跟小羅絲說不可以偷看人家尿尿啦!討厭


秘密計劃殺死-鯊怪,當然要用炸藥囉…呵呵。

 

導演:泰瑞吉連TERRY GILLIAM

這一張就可以知道我多反骨了吧!別說我老喔!我有聽到!


松鼠看到小羅絲的角度,事必躬親的導演。


拍小羅絲在跑,當然要用這種攝影機囉!


導演指導10歲的明日之星演戲


呵呵!成本雖然不高,道具還是要做的囉!


站在小女主角後面,怎麼看都像怪叔叔!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