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將消失的戰浪鏢魚文化!揭開船長夫人也不知的討海秘辛
人與魚的榮譽對決!首部HD高畫質記錄鏢魚船海上作業
公視年度紀錄片戰浪 8/16首播
廣大興28號海上事件引發臺灣對漁民的關注,間接讓民眾了解他們在海上的艱困。臺灣首部HD高畫質影像紀錄,忠實呈現漁民文化,公視費時兩年製作年度紀錄片「戰浪」,將台東成功鏢旗魚船長故事搬上螢光幕,用影像搶救即將消失的鏢魚作業,更邀請英國頂尖團隊合製,要讓臺灣的海洋文化推向國際!「戰浪」將於明日(8/16)晚間十時全球首播。
昨日公視在臺北光點華山戲院舉辦試映會,邀請公視董事長邵玉銘、總經理曠湘霞;而「戰浪」的獨家贊助單位、緯創人文基金會也由執行長姚仁壽代表出席。影片主角陳永福船長伉儷、江偉全博士等都自台東成功北上參與盛會;而紀錄片導演楊力州、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海洋研究學者鄭明修博士也應邀出席。製作單位還特別運來一支超過5公尺、重超過20公斤的鏢竿令現場民眾體驗也想像鏢魚的困難度。
這部國際合製的公視年度紀錄片「戰浪」,自2011年起花兩年企劃製作,拍攝台東縣成功鎮鏢魚船長陳永福及他的「海腳」們(台語,船員的意思)討海人生活。
這群平均年逾60歲海上獵人,一年四季在洶湧浪頭上,憑藉絕佳的眼力、耐力、膽識與技巧,搭配全船一致的默契,堅持以傳統的鏢刺方式,手執重達20公斤的鏢槍,追逐獵捕游速飛快的旗魚。片中也記錄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中心的江偉全博士,與陳永福船長共同合作衛星標放旗魚,讓「鏢魚也可以護漁」以研究海洋資源的過程。
製作人施悅文表示,好的紀錄片要有好的人物與故事,「戰浪」就具備這兩元素,戰浪製作團隊企圖用影像搶救即將消失的鏢魚文化,也希望藉由紀錄片傳達普世價值,以國際規格講述臺灣漁民的生活與旺盛生命力。
故事主角、船長陳永福17歲首次站上鏢船「頭架」,就鏢到一隻190多公斤的大旗魚;富領袖氣質的他從此上船工作超過40年,更在與大魚搏鬥的過程失去大拇指,而有「斷指船長」稱號。討海人在茫茫大海無盡地等待,鏢魚過程的激烈,或是失手時的挫敗,都在片中一一揭露。而船長夫人在看過片段後更驚呼「跟他結婚38年來,我只在港邊送船出海、等船回來,從不知道他們在海上打拼、跟魚搏鬥的樣子,看了才知道捉魚這麼辛苦,很不捨……」首映會上還一度紅了眼眶,也令現場感受夫婦倆的鶼鰈情深。
但這群鏢手們為鏢漁法受流刺網打擊而逐漸凋零傷神,陳永福說「鏢魚時很刺激,下鏢拉魚也刺激。但流刺網下網後就是等著抓,不刺激啦!」。副鏢手「輝吉」片中也說「以後臺灣沒有魚可以吃了,我們這代抓完以後就失傳了」。拍攝過程也捕捉到輝吉船上是個鏢魚硬漢,下船後卻立刻返家、悉心照料中風父親的動人畫面。
陳永福也提到,養成一個鏢魚手需要起碼五年時間「光不暈船、看魚、站鏢台練膽量就要好幾年,加上收入不定無法養妻兒,現在年輕人不太會選擇這種要吃苦的捕魚法」。而陳永福也再三呼籲,建議政府應在東部海岸每年禁用流刺網一段時間,讓海洋可以獲得生息,也才能一直有魚抓。
「戰浪」邀請英國籍導演Frank Smith與攝影Rob Taylor,兩位都是前BBC拍攝掠食性魚種的高手,也是全美最受歡迎紀實節目、國家地理頻道「尋找超級大魚」(Monster Fish)的創始製作團隊;走訪多國拍攝的他們深深為臺灣的傳統漁法打動。台東外海七八級陣風的巨浪裡,攝影師Rob Taylor在異常顛簸的漁船上還能拍攝出穩定畫面而不暈船,也展現高度的專業技術。
影片運用海、陸、空360度全方位拍攝技術;透過潛水攝影,是臺灣首度將雨傘旗魚在海中悠遊身影搬上螢光幕;團隊也將小型高畫質攝影機綁在鏢魚竿,拍攝鏢竿入水刺魚畫面。此外,還出動遙控直升機拍攝漁船入港畫面。
紀錄片「戰浪」特別安排於8月16日、本周五晚間十時,公視「主題之夜」節目首播;影片結束後也透過主持人蔡詩萍及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的訪談探討臺灣的漁業及海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