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認識【塑膠成癮症】

原文出處:http://fun.nmns.edu.tw/


小白掛了門診走進醫院的診療室,醫生看了一下病例,熱心的問說: 你第一次來,是來戒菸癮的嗎?? 小白回答說: 不是的,醫生,我是要來戒塑膠癮。醫生說: 別開玩笑了,塑膠又不是毒,哪來的癮呢!! 小白說: 醫生,你這樣說不對喔,沉迷網路者都可被診斷為網路成癮症,那像我這種生活中沒有塑膠製品就不能活下去的,難道不算是塑膠成癮症嗎?

走進便利超商,放眼望去,你會發現幾乎所有商品的包裝都是塑膠製品,從便當、飲料、甚至是醬料包,都與塑膠脫離不了關係。回到家裡,如果仔細檢閱,你又會發現塑膠也充斥在我們的居家環境中,常用的 PVC塑膠袋、保鮮膜、牙刷、電風扇、檯燈、冷氣機、滑鼠、手機、電視機、鬧鐘、 電話、剪刀、插頭、洗面乳、水管、牙刷、衛生紙包裝袋、衣架、保鮮膜、沙拉油、冰箱等,你數也數不清,對了,就連我剛新買的運動排汗衫也是保特瓶回收做的!!

你可能不禁要問,如果現代生活沒有了塑膠,我們人類將會處在甚麼樣的環境?

塑膠到底是甚麼?
所謂的塑膠(Plastic),其語意源自於希臘語,意思是材料受外力能夠自由變形。人類在有歷史記載以來,就已經開始使用塑膠材料,但所使用的材料來源大多是從天然物質取得,並不是直接以人工合成所形成的高分子。1860 年代以天然高分子—纖維素所開發出來的賽璐璐 (celluloid) 就是一個很著名的例子,賽璐璐是一種堅硬的材料,一般用於製作梳子、玩具等。由於賽璐璐的研究與開發,導致了 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對於人造纖維(Rayon Fiber)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也逐漸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模式。

西元 1906 年,由美國人李奧.貝克蘭 (Leo Bakeland)利用苯酚與甲醛作成一種名為”貝克萊特”(Bakelite)的塑膠材料,即所謂的酚醛樹脂,此一材料在當時普遍被用來製造黑色的電話機,並使用在許多電力設備上,所以也俗稱<電木>。

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四氯乙烯(PTFE)等重要塑膠逐漸被開發出來,此時,因為人類生活的需求,開始廣泛應用在各類生活用品中。二次大戰期間 (1939~1945),由於消耗物資的速度倍增,加上日軍佔領中南半島,截斷馬來西亞天然橡膠的輸出,迫使美國與西方國家必須全力開發塑膠、合成橡膠及人造纖維等以替代原本使用的天然材料。這一偶然的契機,也開啟了塑膠工業的蓬勃發展。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塑膠工業開始大量生產與開發,各類耐衝擊性、耐熱性的塑膠產品以及玻璃纖維與碳纖維等複合作成的纖維強化塑膠陸續上市,這類材料大量使用在人類生活周遭所使用的物品中,這也使得人們的生活和塑膠的係越來越密切。表1是1990~2010年間全世界泛用塑膠的需求總量,從這些數據就可得知,人類對於塑膠需求是越來越大。

塑膠成癮症的病因
「大崩壞」一書中提到: 「在北美、歐洲、日本和澳洲等工業化國家,人們平均的資源消耗率(石油和金屬)和垃圾製造率(塑膠與溫室氣體),都是其他發展中國家的 32 倍。」而這些工業化國家人口只佔了 25%,但卻消耗全球 75%的資源。換句話說,生活越是富足且進步的社會,所消耗的資源越是龐大。現代的生活中所用的商品,我們買個不停也丟個不停,卻沒發現自己的健康和生活的環境,就在這個過程中被徹底糟蹋。「東西的故事」(the story of stuff)的作者安妮.雷納德(Annie Leonard)跑遍全球四十個國家,拜訪數百家工廠和垃圾場,親眼見證了世界各地過度消費與低度消費所帶來的可怕影響。

她提到所有消費的習慣與需求,都是被當今整個體制所創造出來的,各類商品的廣告經由街道與捷運的廣告看板以及電視與網路上的廣告,傳遞著產品的重要性與需求性來誘使你購買。在這個消費時代裡,大部份人醒著的時間不是在工作賺錢,不然就是在買東西花錢,並且很習慣地將東西快速消費後變成垃圾,然後丟棄。看看1955 年美國生活雜誌(Life Magazine)所刊出的照片即可知,它鼓勵當時的美國民眾享受”用完就丟”的生活 (The throw away life),而這一現象從二戰後也一直延續至今,成為當今我們這個社會運行模式的準則(圖一)。

在當今社會,我們每天都在丟棄東西,當我們不知道怎麼修理東西,或是想要整理空間給新的東西擺放時,東西的命運就是進入垃圾桶,命運好的可以進入回收場,歹命的下場就是進入掩埋場或是焚化爐。而這些都市固體廢棄物大多包含各類重金屬、PVC塑膠、阻燃劑、塑化劑等有害化學物質。

電子產品是當今人們不可拋棄的日常生活消耗品,許多人擁有多部手機或電腦已不足為奇。當人們正享受不斷推陳出新,改良了一代又一代的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時,在已開發國家,電腦的平均壽命下降了 4 年,由 1997 年的 6 年縮減至 2005 年的 2 年,手機壽命更少於 2 年。而高速的更新也意味著高速的廢棄,2004年,在沒有回收計畫下,全球共出售超過1.83億台電腦和超過6.74億部手機,並有二千萬至五千萬噸的電子廢棄物產生。令人擔憂的是,這些電子產品的外殼多含有聚氯乙烯(PVC)及溴化阻燃劑(BFRs)等環境敏感的化學物質,而各國政府及民間卻始終還沒能夠將這一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電子垃圾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和工人健康受損依舊在日以繼夜的上演著。

既然都知道了這些危害性,為什麼還要將這類電子產品快速汰換?原因就是,有時修理產品比更換新產品還要昂貴,造成消費者持續使用意願降低。另外,有些產品的零件替換困難,往往產品更新速度快速,造成人們往往直接將東西丟掉,改買新的產品。

塑膠的影響
塑膠,這個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人造物質,藉由添加塑化劑後,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與穩定的物理化學特性,因此被大量使用於建築原料、家具設備、運輸工具之材料、衣物、食品包裝與醫藥產品等。舉個例子,我們常用的保鮮膜,就是將 PVC 添加塑化劑後的產品,而若不添加塑化劑,則可以製作像水管那麼硬的材質。

塑化劑的作用為減少聚合體分子間之摩擦力,使分子鏈可以在輕輕攪拌下分開,增加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柔韌性、加工性、延展性與可用性,在一些塑膠中其塑化劑的含量可高達總重量的 50%。塑化劑並非以化學鍵鍵結於聚合物中,而是藉著氫結合力及 van der Waals吸引力與聚合物相容;然而塑化劑可於開始時與某一種聚合物相容,但是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將會因為外在環境因素或聚合物與塑化劑之間的作用力斷裂而使得塑化劑開始滲出。

鄰苯二甲酸酯類是指鄰苯二甲酸(Phthalate acid) 的酯化衍生物,是塑膠工業中最為常見的塑化劑。在日常及工業上被廣泛添加於高分子塑膠產品的生產,如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泡棉,亦可添加於膠合劑、塗料、油墨中。根據國外研究,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除於生產過程、使用或添加在聚氯乙烯(PVC)時會釋放到環境外,亦可經由垃圾掩埋場內廢棄的塑膠中釋出,並藉由吸附於底泥或有機腐植質而散布至環境,可經由食物、空氣吸入等途徑進入人體。

由於「鄰苯二甲酸酯」為一環境荷爾蒙,屬於會干擾生物體內分泌的化學物質,即內分泌擾亂化學物質(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EDC),進入生物體內,會干擾或破壞體內原有內分泌系統的平衡及功能,進而可能對生物體的發育、成長或生殖造成不良的影響或引發惡性腫瘤。

看到這裡,你會不會發現,我們所認知的塑膠其實不只是塑膠了而已,它可能含有多種為了增加產品穩定性及功能性的添加劑,而這些添加物一不小心就有機會被吃進肚子裡。可怕的是,你並不知道你吃的這些東西有沒有毒性。

你知道哪裡是容積最大的專屬塑膠廢料聚集地嗎? 垃圾掩埋場? 焚化爐? 都不是,答案是孕育生命的搖藍–海洋。誰都意想不到在太平洋海面上正飄浮著全球最大的垃圾島。海洋生物學家表示,位於美國加州和夏威夷之間的「大太平洋垃圾帶」 (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過去 10 年間體積增加了一倍,估計塑膠垃圾高達 1 億公噸。面積甚至是美國德州的兩倍大,相當約 40 個台灣的面積(如圖二所示)。

這個垃圾帶正是過去數 60 年來人類所棄置的垃圾,裡面的垃圾從塑膠玩具、洗髮精罐子、輪胎、拖鞋,只要你想的到的塑膠製品通通都有。而這些垃圾的來源並不僅限於美國,也有來自中國、日本等國家,因為在許多垃圾中都有可發現中文字與日文字的標示,可以看出很多垃圾可是飄洋過海順著洋流而來到這塊新大陸,當然,我想台灣這個塑膠王國一定是不會缺席的。

你可能會覺得這個垃圾帶好像與我們無關,但別忘了,當這些塑膠垃圾逐漸變成碎片然後被海洋生物吞食,塑膠製品裡的有毒成分將會在生物體內不斷累積,而最後經由食物鏈進到我們的肚子裡。研究人員曾發現在一條僅 2.5 英吋魚的體內發現 84 塊塑膠碎片,Algalita 海洋研究基金會的創始人查理斯.摩爾船長說過: 你可以在市場中買到有認證的有機農產品,但你不能讓一個漁夫保證能賣給你一條經過有機認證的漁產品。

原來解藥就在我們身上
讓我們對應先前描述的塑膠發展與影響,可以看得出來塑膠的開發與使用,其實就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下所造成的產物,誠如徐志雲的(非毒之罪)內容所提,毒品等精神活化物質的使用,不應是侷限於在<成癮>與<禁止>兩種極端下對立,同樣地,塑膠也是一樣。因為人們不可能馬上放棄所有塑膠製品,而回復到原始生活,但又必須了解到不能一昧地沉迷下去,最終導致人類的自食惡果。

因此,只能在這槓桿的兩端,取其平衡點。著眼於短期目標上,我們應該去認識其塑膠物質的特性及危害性,並了解如何正確的使用它,而且省思自己對於商品的需求性,從而做出真正屬於自我的決定,而非盲目的追求。至於長期目標的製程改善與環保材料開發,也得仔細評估與沈思,這些產品真正符合永續原則嗎?亦或是生產過程中又會產生更多的廢棄物? 是否因為標榜著生物可分解塑料,又會繼續鼓勵人們延續現有的用完即丟文化。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安妮.雷納德,2010,東西的故事,時報出版社。
杉本賢司,2004,圖解塑膠新世界,世茂出版社。
徐武軍,2007,石油化學工業-原料製程及市場(二版),五南出版社。
許順文 葉燦輝,2006,塑膠容器中之塑化劑(鄰苯二甲酸脂類)危害,崑山科
技大學環境工程系. 專題研究報告。
徐志雲, 非毒之罪,科學人雜誌,第99 期/2010 年 5 月號。

When the Mermaids Cry: The Great Plastic Tide
http://coastalcare.org/2009/11/plastic-pollution/

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org.tw/

Capt. Charles Moore on the seas of plastic
http://www.ted.com/talks/capt_charles_moore_on_the_seas_of_plastic.html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