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TAIWAN

鄭南榕:可以有腔有調,不要面目模糊 政治人物應清清楚楚說出自己的主張


自由時代 第 244 期 (1988年10月01日)

政治人物應清清楚楚說出自己的主張

統、獨問題的論辯,伴隨著民進黨主席選舉的情勢,漸漸熱絡起來,這個問題是台灣人民無可迴避的難題,因此,所有關心台灣前途的人,都樂於見到統、獨問題討論的公開化,希望藉著公開的論辯,提昇台灣人民的政治認知,同時為台灣前途尋求二個最佳的出路。

但是,在論辯的過程中,我們也看到許多令人憂心的現象。由於國民黨統治者長期以來刻意醜化、歪曲台灣人民神聖的獨立運動,造成台灣人對台獨普遍存有一種禁忌,因此某些參與討論的人,也樂得利用這種意識,對主張獨立者亂扣帽子,甚至某些反對派人士,為了逞口舌之快,達到特定的政治目的,也不惜援引國民黨的手法,給予獨立運動二度的醜化。他們的說法包括:「台獨不包含民主,民主包含台獨」,或是將樹立運動與法西斯劃上等號,而且還「談之有味,言之成理」,一時之間鑼鼓喧天,令人眼花瞭亂。

為了給統、獨論辯一個平衡的基礎,進而探索出一條台灣人民應走的道路,我們認為有必要釐清這些似是而非的口號,因為它們根本就違反政治常識及語言邏輯,成為某些人運用的煙霧彈而已。

首先,我們反省檢驗「台獨不包含民主,民主包含台獨」這樣的政治口號,很難發現它有任何的意義。就像套用這樣的句型,如果有人說:「統一不包含民主,民主包含統一」,同樣也可以編出一套大道理,說得天花亂墜。

發明這句口號的人,他們的基本心態只是要將台灣獨立運動與民主的理念分開,給獨立運動扣上一頂「非民主」的帽子,然後再給獨立運動穿上「法西斯」的外衣,最後的目的還是跟國民黨一樣,醜化台獨,打擊獨立運動。

看到這樣的「政治對聯」,我們不禁想起國民黨早期醜化台灣獨立運動所慣用的法寶,當時,國民黨利用「台獨就是台毒」這個口號,將台灣獨立運動形容成「身染五毒,不得觸摸」的政治禁忌,收到很大的「心理恐嚇」效果,追究原因,不過是獨、毒同音而已。沒想到某些反對派人士在爭奪黨內權位的時候,竟然也師法起國民黨的手法,玩弄文字遊戲,捏造政治口號,打擊台灣人民爭主權的神聖運動。

做了以上的分析,我們還是以事實來驗證。自從一九八七年九月蔡、許獨立案爆發以來,島內台獨運動邁入一個新的里程;一年來,我們看到有人因主張獨立就被判重刑,看到統治者利用反民主的司法迫害台獨人士,卻未曾看到主張台獨者違反民主理念,因為,在國民黨統治下的台灣,主張台獨的人士連要求「民主待遇」的權利都被剝奪了,他們那裏還有餘力去「反民主」呢?

在這樣一個不合理的情況下,如果有人自認為「民主人士」,那麼應該本著民主理念,出面抗爭,為台灣人民爭取言論自由,維護民主政治的基礎,而不應該置身事外,高唱「台獨不包含民主,民主包含台獨」。

把台獨戴上「非民主」的帽子,真正的目的是要將台獨套上「法西斯」的外衣,將台獨在國民黨所渲染的「毒」之外,再籠罩上一層恐怖意識,使台灣人民將主張獨立人士視為可怕的「恐怖份子」。減少對台獨運動的支持,達成他們奪權的目的。

法西斯的形成,需要一套嚴密的制度,龐大的統治機器,並進而達到「領袖崇拜」的要求。

但是,今日的台獨運動有這種現象嗎?主張獨立的人會被判重刑,獨立運動還是弱勢團體,甚至在島內還沒有推動台獨的常設組織。如果硬將台獨冠上法西斯,這未免太抬舉台灣獨立運動。

一個負責任、有擔當的政治人物,除了高喊政治口號之外,更應該明確定位自己的政治理想,尤其在台灣面臨前途選擇的難題時,我們更期望台灣的政治人物不要和稀泥,見風轉舵,勇敢提出自己的看法,就像吳淑珍提出的「新憲法、新國家、新人民」的質詢,朱高正提出「從自決原則談聯邦制的可行性」,不要只會躲躲閃閃,賣弄文字遊戲。如果連台灣人民面臨的前途抉擇,都要含糊其詞,揣摩統治者的動態,那麼,我們寧可不要這樣的「民主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