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NEWS

憂陸電影業 華誼董事長王中軍認為:爛片太多了

轉貼自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7616500.shtml

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認為,中國電影市場雖然表面輝煌,但實際非常困難。不只面臨「走不出去」的難題,中國電影數量與成本無限膨脹,已高過電影票房成長。
王中軍與弟弟王中磊創辦的華誼兄弟,是大陸最大的民營電影上市公司,包括「非誠勿擾」、「通天神探狄仁傑」、「唐山大地震」、「1942」等台灣民眾耳熟能詳的電影都是華誼兄弟出品。

2012年大陸國產片票房破人民幣億元的不到20部,華誼兄弟就占了7部。公司去年票房超過人民幣20億元(約新台幣94億元),占大陸國產片總票房的30%以上。

「我自己感覺,中國電影表面輝煌,但其實非常困難。」王中軍日前在兩岸文創論壇演講並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雖然中國票房總數字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2012年整體票房超過人民幣160億元,但電影數量與製作成本也無限攀高,早就高過電影票房成長。

「走出去」也成為中國電影最大難題,由於國外對華語片接受度低,中國電影銷售價格已比5年前大幅下降,許多在中國熱賣的電影基本上都走不出海外。

以華誼兄弟出品的電影為例,2011年海外銷售最好的「狄仁傑」,因為是動作武打片;去年銷售最好的是成龍自導自演的「十二生肖」,都有一定的侷限性。

「中國爛片太多了。」王中軍感慨,很多專家官員只宣傳光明的一面,都不願真正面對中國電影市場的黑暗。他也懷疑大陸電影局發布數據的準確性,因為沒人真正統計過賠錢的電影,電影成本都是各說各話。

至於門檻比電影低的電視劇市場,在他看來「更加混亂」,電影至少還得買票入場,但電視劇收視率作假的傳言從來沒停過。現今大陸有上千家電視劇製作公司,即便是在中國也供過於求,王中軍希望3到5年內可以淘汰至8家以下。

身為大陸電影工廠龍頭,王中軍將華誼兄弟的電影分為三類,首先是「市場化經營大片」,主要訴求利潤,是對投資者交代的商業大片,對品牌價值有一定保障,如「狄仁傑」、「十二生肖」等。

第二類是「有社會責任感的探索性電影」,例如2005年拍的「集結號」,他坦言當時「對票房沒有底」,但因為是軍人家庭出身,對英雄主義有莫名的感覺,所以堅持要做。馮小剛導的「1942」納入該類,他認為是還原70年前的中國歷史與生活狀態。

最後一類是「具有長期戰略的電影」,主要是培養新人,包括鈕承澤導的「LOVE」與香港導演馮德倫的「太極」。王中軍說「太極」票房雖然不是巨大成功,但還是會系列的拍下去。

這兩年,王中軍也在努力拓展通路與衍生品市場,包括在蘇州打造華誼兄弟電影主題公園,在海南做電影旅遊小鎮等,賣點是復原幾個電影重要場景。但他感嘆大陸智慧財產權保護很不完美,導致公司無法操作衍生性產品。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