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http://www.taipeifilmcommission.org/tw/MessageNotice/NewsDet/2371(台北市電影委員會)
張榮吉導演的第一部劇情長片《逆光飛翔》,甫獲得台北電影節和釜山影展的肯定
從拍攝紀錄片起家,今年終於交出第一部劇情長片《逆光飛翔》的導演張榮吉,一出手就成績斐然,電影不但榮獲今年台北電影節「觀眾票選獎」,幫助女主角張榕容二度登上影后寶座,八月更傳來入圍第17屆釜山影展新浪潮競賽片的好消息,《逆光飛翔》即將代表台灣問鼎亞洲最大影展主要競賽單元。
提及電影的創作源起,張榮吉從自己和男主角黃裕翔的緣分開始說起。2005年,張榮吉為第三屆總統教育獎頒獎典禮做拍攝紀錄,因而認識當時才高三的視障鋼琴家黃裕翔,「他彈起鋼琴的時候,與靜靜坐在一旁的神情完全不同。」張榮吉說,他從旁觀察黃裕翔的生活並實際相處過後,他發現對明眼人而言很輕鬆的東西,對盲人來說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也就是這個想法,激發了他創作的念頭,接連完成紀錄短片《序曲》和半紀錄式劇情短片《天黑》,並且以《天黑》奪得2008年台北電影獎最佳創作短片。
從短片到劇情長片,張榮吉透露《逆光飛翔》的誕生,是澤東電影的大導演王家衛和監製彭啟華、陳寶旭的鼓勵催生而成,王家衛非常賞識張榮吉在《天黑》展現的創作力和拍攝手法,並且建議張榮吉加入其他的角色,發展成篇幅更大的作品。有了王家衛的激勵,張榮吉決定開始撰寫《逆光飛翔》的劇本,經過兩年多的籌拍,終於在去年11月殺青,今年9月正式上映。
《逆光飛翔》的誕生,是澤東電影的大導演王家衛和監製彭啟華、陳寶旭的鼓勵催生而成
盲人要如何演出電影?對於再讓黃裕翔擔任《逆光飛翔》的主角,張榮吉也曾懷疑,畢竟這不像《序曲》是只有一次發生的紀錄片,或短片《天黑》可以雙機捕捉演員情緒,而是採取單機作業,要求精準且反覆操作的電影。黃裕翔的視障不曉得是否會造成拍攝上的變數,然而張榮吉花了一年物色其他演員,依舊無法割捨如黃裕翔那樣充滿真實感的本色演出,因此後來仍舊敲定由他和《天黑》的老搭檔張榕容聯手主演。
「裕翔只有一點光感,他看不見,可是其他知覺發展的很好……某部分來說,他很準確」張榮吉觀察到,包括觸覺、聽覺等感官,黃裕翔都比其他人更敏銳,只要練習過一次,之後就能掌握拍攝時他應該出現的位置,比如電影裡有一場他拿著手杖過馬路的戲,原先劇組都很擔心黃裕翔的表現,但助理導演帶他走了幾次熟悉環境之後,他便能在正式開拍時走到正確的定點。
表演經驗豐富的李烈 和素人演員黃裕翔 在電影裡扮演母子,激盪出令人驚豔的真誠和感動
「最需要克服的,是他呈現喜怒哀樂的方式跟我們認知的有落差。」張榮吉發現或許是裕翔過去沒有觀看的經驗,不知道平常人情緒表現的強度,因此在面部表情的處理上與一般演員就有明顯不同,「我們必須常常跟他溝通,這場戲的情緒要做到什麼樣的感覺,對我們來說才是『有感覺』的。」但歸功於黃裕翔是素人演員之故,「很多狀況他都是拿自己真的情感跟你換」張榮吉說,當黃裕翔與表演經驗豐富的李烈對戲時,扮演母親的李烈往往能抓住黃裕翔的情緒加以發揮和反應,並從中激盪出更多的真誠與感動。
《逆光飛翔》在導演和攝影師的設計之下,運用了不少逆光的畫面和手持鏡頭的技巧
此外,張榮吉透露整個工作過程裡,劇組試著將拍攝的狀態營造得比較自然,在演出發生的當下,他就像個旁觀者,如同紀錄片只是用鏡頭去記錄下一切,「所以你不會用太多煽情的片段,因為狀態就在那邊,場景就在那邊,人物的互動就在那邊。」例如手持鏡頭的運用,逆光的畫面,都是配合角色而做的安排,「永遠站在角色的角度去看世界,永遠站在角色的角度與對方互動,也許就是這種種,讓這部電影多了一點點寫實感吧。」張榮吉說。
儘管張榮吉過去的作品《奇蹟的夏天》(紀錄片,與楊力州合導)、《哈奇向前衝》(紀錄片)以至於現在的《逆光飛翔》,皆具備了勵志、熱血、夢想等元素,但張榮吉自陳自己並不知道勵志的感覺是不是他想要的,或許過去有太多勵志題材的相關經驗,因此在掌握這類題材上比較有信心,「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個熱血的人,可是我相信我是一個很固執的人,我相信在這個行業你要持續下去,你要有一定的執著。」張榮吉說,他建議有志於電影創作的學生或青年,除了執著,更要學習「將自己的觀點灌注到影像上,讓你的影像會說話」,才能找到機會,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關於導演】
張榮吉1980年生於台北,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畢業,大學期間開始接觸影像創作,2006年執導《奇蹟的夏天》獲得金馬獎紀錄長片,2008年執導劇情短片《天黑》獲得台北電影節最佳短片,創作取材多半來自生活切片。
執導作品
電影長片
2011年《逆光飛翔》
2010年《五月天追夢3DNA》 (演唱會導演)
紀錄片
2009年 紀錄片《哈奇向前衝》
2006年紀錄片《奇蹟的夏天》
電影短片
2008年《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