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http://www.taipeifilmcommission.org/tw/MessageNotice/NewsDet/2141
自由發揮MV在南港瓶蓋工廠取景,南港瓶蓋工廠是台北市內最受歡迎的場景之一
臺北市電影委員會協助國內外影視劇組在台北市取景,日前已正式突破一千部;而累積一千部的協拍經驗下來,臺北市最受國內外劇組青睞的拍攝景點、首推捷運站,其次則是剝皮寮歷史街區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
成立於97年底的臺北市電影委員會(以下簡稱影委會),影視協拍服務僅啟動四年,上個月間(4月18日)即已正式達成「一千部」的里程碑。而且協拍件數年年倍數成長,由第一年(98年)的54部,至去年已激增為410部,據統計高居亞洲地區第一名;今年開年至四月為止,也已迅速累積到151部。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表示,影視協拍跨越「一千部」關卡,此一數字背後蘊含的實質意義,除證明臺北市具備成為影視城市的潛力,四年下來,透過影視協拍來行銷城市,也已達到相當程度的具體成效。
拍戲熱門場景第一名:捷運站
綜合這些協拍經驗,影委會也整理出臺北市目前最常出借拍攝的十個場所,除先前提到的捷運站等前三名外,四至十名依次為:南港瓶蓋工廠、中山堂、花博公園、日式宿舍、洲仔停車場、南港分局、陽明山國家公園。而寶藏巖、信義商圈、101大樓、中正紀念堂、松山文創園區、西門町、河濱公園、臺北賓館,以及市府前的市民廣場等,也是經常被劇組相中,融合觀光魅力的複合式拍攝景點。影委會表示,臺北市的腹地雖不大,卻能把提供拍攝的場景數量,一路擴增至近160個,讓推動協拍的能量不斷向上提升。
影委會也統計出,國內外劇組最愛在捷運的文湖線,拍攝車廂內部場景;運用捷運臺北車站、忠孝敦化兩站,攝取捷運站的內外觀。至於捷運站月台的拍攝點,則屬列車露天交錯的北投站月台最受歡迎。
台北捷運可說是拍戲熱門場景第一名,圖為電影《夢17》的拍攝現場
在台北封街拍片已非難事
2009年《艋舺》一片首次嚐試在萬華區大封街,拍攝數百人的打鬥動作戲,營造出當地居民生活商圈、電影票房雙贏的效果,也替臺北市封街拍片,打下良好的基礎。隔年《翻滾吧!阿信》在酒樓林立的林森北路巷弄封街拍攝夜戲;以及2011年《愛》選在大白天於熱鬧的東區街頭,拍了一場長達十四分鐘、一鏡到底的開場戲。這些封街的代表性案例,歸功於當初《艋舺》製片人李烈帶領的劇組,
與影委會協拍人員一路摸索,跟萬華區里民、各公私部門協調溝通,展開長期奮鬥;之後部份劇組人員繼續拍攝林育賢導演的《翻滾吧!阿信》,讓封街經驗得以傳承、並加以運用。
鈕承澤電影《艋舺》在華西街口封街拍攝打鬥的場面
國片興起市民變熱情
四年下來大小封街申請數量眾多,透過不斷地協調、溝通及解決的過程,影委會已形成一套封街的標準作業流程(SOP),如今即使劇組選中臺北人潮擁擠的鬧區或捷運取景拍攝,只要儘量避開尖峰時間、都不成問題。影委會的協拍經驗顯示,目前在北市封街拍攝的成功率頗高;而臺北市民及公部門對劇組的態度,也由當初多半不信任、抱怨,而今態度漸有轉變。
例如今年《南方小羊牧場》在南陽街日夜封街拍攝,獲得當地商家與學生的支持,不但每晚都有商家免費贈送飲料、便當給劇組,甚至願意免費支援臨時演員,讓劇組在拍攝過程中深感溫暖,與四年前拍攝《艋舺》時、不可同日而語。影委會分析,近年來臺灣電影的興起、大受歡迎,也讓市民碰上劇組時、變得熱情。
鈕承澤電影《愛》在信義區松智路封街拍了一場長達十四分鐘、一鏡到底的開場戲
截至4月底為止,影委會的協拍數量高達1021部,也是來自美國、日本及韓國等國外劇組接觸台灣的首要窗口。未來影委會的首要工作,除建構一個完整協拍制度,亦將更積極開發臺北市的場景,或是與其他城市合作,繼續推動國內影視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