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影評

RADY FU影評:【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原文出處 http://www.wretch.cc/blog/radyfu (radyfu的網路日誌)


雖然我沒有讀過正式的調查資料,不過,我猜想,如果讓全世界的女人選擇這一生必去一次的地方的話,巴黎應該會是榜單上的第一名。

不同於紐約、東京、倫敦這些世界首都,巴黎一直被塑造成一個浪漫的戀愛都市的形象(不過就我個人的巴黎經驗,巴黎人最常講得就是巴黎根本不是我們電影中看到的那樣浪漫,他們抱怨著滿地的狗屎,堵塞的交通,巨大醜陋的艾菲爾鐵塔,日益嚴重的新移民問題,還有,最重要的,這個城市的字典裡沒有『效率』兩個字!但他們一面抱怨,一面很驕傲地身為巴黎人,然後告訴你,他離不開這個城市,他的血液裡充滿這個城市的基因),因為我們的偏見,所以相信巴黎男人很浪漫,很會調情(大概因為他們長相平庸,只能靠後天努力了),巴黎女人是全世界最優雅的物種,巴黎的美食,巴黎的時尚,巴黎的景緻,連巴黎的陽光在高溫40度下還是這樣迷人,讓人嚮往(當然,很多是我的心聲)。

這次國際大導演伍迪艾倫在離開他永久居留的紐約後,從巴塞隆納出發,再到倫敦,這次換到了巴黎,他眼中的巴黎是個怎樣的城市實在很難不讓人好奇想一窺究竟,看看從這個名導的眼中,我們可以怎麼重新認識巴黎。

故事剛開始十分鐘,實在不怎麼討喜,導演用慣用的嘲諷手法狠狠地嘲笑了驕傲自大無知又偏見的美國人,讓我們看到自以為是的美國人怎麼與這個都市格格不入,聒噪好辯的女主角,加上優柔神經質的男主角(歐文威爾森真的只是在模仿伍迪艾倫,而且模仿得很像,只是帥上了一百倍),讓人搞不懂這位大導演到底想要幹嘛,也讓我頓失興趣,似乎在這位導演的眼中,看不到巴黎更吸引人的景緻了。

但就在寫實的氛圍中,奇遇出現了,一輛復古的古董車在巴黎街頭停下,接了在午夜巴黎閒蕩的男主角,然後他穿越了時空,回到了1920年代的巴黎。

那時的巴黎精英薈萃,全世界的藝壇跟文壇巨擘都聚集在那裡,於是我們看到費滋羅傑夫婦、海明威、葛楚史坦(我其實不知道她是誰)、福克納、畢卡索、達利、布紐爾(超現實主義電影的大師)等人出現在我們眼前,這些角色以驚喜的奇觀方式出現在螢幕上,隨著一個接著一個的名人出場,觀眾也隨之驚喜姍笑,所以透過這部電影,可以說重溫了1920年代西方世界最重要的藝文界的名人,我想導演多少有向他們致敬的意圖吧。

當然,影片後面還有更大的驚喜,只是要等觀眾自己去戲院體驗了,這裡就不爆雷了。

透過這些文化精英的介紹,導演向我們展示了巴黎最迷人的地方,就是這個文化搖籃孵育了這麼多的藝術文化種子,讓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都發芽茁壯成為後世的文化綠蔭,可以說是導演展現巴黎精神的極致表現,正好也呼應了幾年前那句著名的咖啡廣告台詞:「人才是巴黎最美得風景。」我想這是從古至今都沒變過的獨到人文景觀,也是其他城市無法企汲取代的元素,這裡的魅力讓一代代的藝術家前往朝聖,吸取文化養分,滋養更碩麗的花朵,在世界各地綻放。

影片中的出場名人太多,這裡的名人不只是演出的明星,也有這些明星所扮演的文藝界名仕,以致讓我知道自己的寡聞,有好多人我都不知道,更不要說他們的事跡,唯一我熟悉的是那位西班牙的超現實主義電影大師路易斯‧布紐爾,因為他是我最喜歡的導演之一,所以片中關於男主角建議他去拍攝一部有關中產階級吃飯的電影時,我著實忍俊不住,因為那是他著名的電影「中產階級審慎的魅力」(這是內地的翻譯,台灣的翻譯我反而不知道)的故事,這個安排讓我會心。我想如果我的文化涵養夠高,應該會對片中更多的橋段感到有趣吧!

不過,把自己跟這些精英相提並論,也讓人詬病導演把自己放在了21世紀等同於這些精英的地位,當然,這是見仁見智值得商榷的,因為顯然並非所有人都認同導演有如斯地位,不過他自成一格的東岸學院風,的確也走出了自己的派別,而且即使高齡75,也仍持續創作,光這點,也足以成為一代宗師了。

一如以往導演的電影,他的劇本充滿譏諷的珠璣,時而令人發噱,時而讓人沉思,這些只有等大家去戲院自己體會了喔。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