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對於一個非洲的孩子而言並不陌生,不少孩子終其一生都與戰爭為伍,因為戰爭,他們成了在難民營裡度過大半歲月、流離失所的孤兒,或是在沒有選擇之下,未成年男孩成了「小士兵」,仰賴哈草與酒精度日,過著奸淫擄掠的地獄人生;被擄走的女孩不是成了這些小士兵們發洩慾望的慰安婦,就是變成未成年母親,而在戰火燎原的這塊土地上,我們也可見到甫出生即被丟棄在草叢堆裡的嬰兒屍體,臍帶上還連著血跡斑斑的胎盤;而僥倖活下來的難民,也只能在生存條件非常困苦的難民營裡,眼巴巴地盼望從天而降的外國兵團以及人道救援組織來解救他們脫離苦海;這一切,形成我們對非洲民族不文明,好戰且殘暴的印象,伴隨著《世界展望會》的「饑餓三十」廣告,更讓我們深信不移非洲大陸貧窮、落後。
可喜的是,藝術的力量總是能讓真相撥雲見日,近幾年來,討論非洲內戰問題的影片越來越多,鞤助我們拋開成見,反思戰爭衝突的背後,隱藏的諸多緣由:國際政治的角力,歐美日強取豪奪當地的石油、礦藏、黃金、農漁作物等天然資源,部落間的歷史仇恨,沒有任何法律與道德約束力的國際軍火商引進源源不絕的殺人武器,以及全球各地的境外金融中心成為非洲獨裁者的堅強經濟後盾,這些藏在戰爭背後隱而不顯的原因,使得非洲戰火綿延,為當地人民帶來難以彌補的傷害。
探討非洲戰爭的代表作
由非洲人執導的代表作,有布吉納法索的方塔-雷傑納‧納可(Fanta Régina Nacro)的【真相之夜】(La Nuit de La Vérité,2004),透過連年內戰的兩個部落的領導者,因厭倦了殺戮而謀求和解共生,然而,和平的獲得卻非垂手可得,他們各自付出了非比尋常的代價。奈及利亞的紐頓‧阿度阿卡(Newton I. Aduaka)的【艾茲拉】(Ezra,2007),則論及戰後童兵的心理重建,以及返鄉後,如何獲得部落的諒解以展開新人生?查德導演穆罕默德-撒雷‧哈姆(Mahamat-Saleh Haroun)發人深省的【旱季】(Daratt,2006),以四十年的查德內戰為背景,描述失明的祖父聽到赦免戰犯的消息傳來以後,一心只想復仇,要孫子找出當年殺害他父親的兇手,孫子雖如願找到仇家,卻發現他不再是當年那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而且過著一如常人的平靜生活。
在這些探討非洲內戰的影片中,同樣讓我印像深刻還有歐洲導演拍攝的紀錄片,如法國導演法斯瓦‧馬戈里(François Margolin)的【小士兵們】(Les Petits Soldats,2004)以劇情片的手法,將這群在蘇丹、利比亞、剛果與獅子山等國打過內戰的童兵故事娓娓道來,聞之讓人鼻酸;而比利時導演梅拉‧阿雪兒(Meira Asher),以利比亞與獅子山的戰爭為背景的中長片【戰爭中的三個女孩】(Trois Filles dans la guerre,2006),巧妙地結合聲音、動畫,以及舞台劇表演,嘗試重現這三位女孩的戰爭經歷,並探討這場戰爭帶給她們的衝擊與影響;有趣的是,這類以非洲戰爭為主題,充滿人道主義精神、劇情片的說故事技巧,以及舞台劇表演風格的歐洲紀錄片,似乎成為近幾年來這類「文以載道」電影的主流。
戰爭vs傳統文化
而西恩(Sean Fine )與安德莉雅(Andrea Nix Fine)夫婦合作的這部【烏干達的天空下】(War Dance,2007)也一脈相承了這類紀錄片的主題與風格。劇中的三位小朋友:多明尼克、蘿絲與南西,都屬阿秋利族,二十年來,遭受到自稱為「上帝反抗軍」的武裝組織攻擊,輾轉逃亡到這個有二十四小時軍人站崗巡邏的帕東哥(Patongo)難民營裡避難,他們當中,有人親眼目睹死亡,有人被迫犯下殺人罪行,有的孩子家破人亡,每個孩子心中都懷抱著難以撫平的創傷。
電影透過多明尼克、蘿絲與南西三位孩子的真實故事來反映戰爭的恐怖,卻在音樂與舞蹈中讓這群孩子找回自尊與自信。這也使得影片一分為二:在前半段的戰爭回憶部份,每位孩子回到悲劇發生的現場,敘述自己的故事,導演將攝影機架在近在咫尺的距離來拍攝孩子的臉龐,使觀者聽聞孩子在描述這段親身經歷時,悲痛的眼神,恐懼的聲音,因激動而抽動的臉部肌肉,孩子們的表情與聲調是如此身歷其境,讓我們不知不覺間,也成了這段歷史的見証者,這也成了全片最令人動容之處!
也因為觀眾感同身受三位小孩的哀慟,電影後半段:戰區小孩前往首都參加「全國音樂舞蹈」大賽,才能產生出非比尋常的戲劇爆發力!而當事人的心境轉折也才得以成為全劇的焦點!
結語──非洲民族的韌性與傳統文化力量的再現
我們看到這三位飽受戰爭摧殘的兒童,如何透過音樂與舞蹈,擺脫戰爭的陰霾,一掃世人眼中對戰地兒童的負面印象,找回自信與尊嚴,甚至於活下去的動機與勇氣;多明尼克、蘿絲與南西不向命運低頭的故事,牽動著觀者的情感,引領我們進入這些非洲戰地孩子們的心靈,向世人展現了非洲民族的韌性以及傳統文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