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MOVIE

【約翰韋恩John Wayne】

【約翰韋恩John Wayne】1907年5月26日-1979年6月11日),美國電影演員,曾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他演繹的角色極具男子氣概,個人風格鮮明,他的說話語調、走路方式都與眾不同。他有綽號名Duke。1999年,美國電影學會評選20世紀百年百大明星,約翰·韋恩名列男演員第13位。根據哈里斯民意調查2007年1月16日公布的結果,韋恩在2006年最受歡迎的美國電影明星中,排名第三位。該項調查源於1994年,韋恩是已經逝世的明星中唯一的一位每年都列入前十名的人。

韋恩的銀幕生涯開始於1920年代的無聲電影,他是1940年代到1970年代主要影星之一。他的名字和西部片和戰爭片緊密聯繫在一起,同時他又勝任各種其它類型影片中的角色,如傳記電影、浪漫喜劇、警匪片等等。他與導演約翰·福特曾經維持長達35年,多達21次的合作。

John Wayne (I) (1907–1979)
Actor | Producer | Soundtrack
View Resume »
John Wayne was born Marion Robert Morrison in Iowa, to Mary Alberta (Brown) and Clyde Leonard Morrison, a pharmacist. He was of English, Scots-Irish, and Irish ancestry. Clyde developed a lung condition that required him to move his family from Iowa to the warmer climate of southern California, where they tried ranching in the Mojave Desert. Until … See full bio »
Born: Marion Robert Morrison
May 26, 1907 in Winterset, Iowa, USA
Died: June 11, 1979 (age 72) in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暱稱 Duke
出生 1907年5月26日 美國愛荷華州
逝世 1979年6月11日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
教育程度 南加州大學法律預科肄業
配偶
Josephine Alicia Saenz (1933年–1945年)
Esperanza Baur (1946年–1953年)
Pilar Pallete (1954年–1979年)
代表作品 《驛馬車》、《紅河谷》、《黃巾騎兵隊》、《搜索者》、《雙虎屠龍》、《大地驚雷》
活躍年代 1926年–1976年

約翰·韋恩出生在愛荷華州溫特塞特(Winterset),原名馬里恩·勞勃·莫里森(Marion Robert Morrison)[4],後來他的父親將他的名字改成馬里恩·麥可·莫里森(Marion Michael Morrison),把他的弟弟取名為勞勃。

約翰·韋恩領運動員獎學金就讀南加州大學法律預科。他是美式足球隊員,但是後來卻受傷退隊,無法再領獎學金,也未能完成大學學業。演員瓦·邦是約翰·韋恩的大學同學及美式足球隊隊友。韋恩在大學時期,已經在一些製片場打零工,也是在這時認識大他13歲的導演約翰·福特。

1930年代,約翰·韋恩曾在共和、環球、哥倫比亞、摩洛格拉姆以及華納兄弟等片廠演出低成本電影60部以上,當時演技未臻成熟,後來他回顧此時期感到不滿意。

約翰·韋恩前後有三任妻子:1933年與約瑟芬·沙恩絲結婚,生育兒子麥克與派屈克、女兒唐妮與梅琳達。1946年離婚,再與女演員依絲柏蘭莎·包爾結婚,未生育兒女。因兩人關係不睦,於1953年離婚。1954年11月1日與碧拉·巴勒特結婚,生育三個孩子艾莎、伊森、瑪麗莎。1973年夫妻協議分居。韋恩曾與他的祕書,及影星瑪琳·黛德麗傳出緋聞。他的兒子麥克·韋恩及派屈克·韋恩,分別是製片人、演員,以及節目主持人、演員。他們曾多次出現在父親的影片中。由於電影《搜索者》常被認為是約翰·韋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在劇中飾演的角色名叫伊森·愛德華茲(Ethan Edwards),為紀念這項演出,韋恩將小兒子命名為伊森·韋恩,後來也成為一名演員。約翰·韋恩也是前世界拳擊組織重量級冠軍湯米·莫里森的叔祖父。

珍珠港事件爆發時,好萊塢演員、導演等電影從業人員,包括約翰·福特在內,都競相從軍報國。約翰·韋恩卻因故並未服兵役,未能盡與他的銀幕形象符合,所以曾造成了爭議與遺憾,但是在1970年代,韋恩先後以其演員成就獲頒國會金質獎章、總統自由勳章,顯然他已經完全被輿論原諒了。

約翰·韋恩於1964年被診斷出罹患肺癌,但是他在切除左肺及4根肋骨後,幸運的痊癒。此後韋恩仍若無其事的繼續吸菸,也沒有再患過肺部疾病。「約翰·韋恩癌症基金會」、「約翰·韋恩癌症協會」在其後成立,目前由他的兒子派崔克·韋恩擔任總裁。但是1979年6月11日他死於胃癌。

韋恩有明顯的政治主張,是共和黨的支持者。他與合作的導演約翰·福特、霍華·霍克斯、朋友及合作演員詹姆斯·史都華、瑪琳·奧哈拉等也都有相同的政治立場。他還分別在1966年及1970年,為朋友羅納德·雷根助選加州州長。

因為約翰·韋恩是傑出的西部片及戰爭片演員,尤其更以演出西部片最具代表性,西部歷史又是最具代表性的美國文化。因此韋恩無論在生前及身後,美國國內及國外,都享有極高的知名度。

約翰·韋恩是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金球奬終身成就獎得主。1996年,他被追頒專為頒發給優秀西部片演員的金靴獎。韋恩是哈里斯民意調查,年度最受歡迎的美國影星中,唯一一位已經逝世但每年都列入前十名的人。他名列票房收入前十名影星達25年,紀錄迄今無人能破。韋恩還兼得了美國平民的兩種最高韋恩譽獎項:「國會金質獎章」及「總統自由勳章」(追頒)。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影星第13名。

儘管約翰·韋恩未曾從軍,他仍成為美軍普遍崇仰的對象。一些二次大戰、韓戰、越戰的老兵表示,他們從軍的理由是來自受到約翰·韋恩影片的鼓舞。甚至日本昭和天皇於1975年訪美時,也表示想見韋恩、這位他們昔日敵軍的重要象徵。約翰·韋恩的名字如此為美軍熟悉,以至他的名字與一些軍用品連繫在一起,例如軍用P-38開罐器暱稱為「約翰·韋恩」,因為它「可以做任何事」;軍用的衛生紙被叫做「約翰·韋恩衛生紙」,因為它很「粗糙、結實、擦不乾淨」;二次大戰時期軍用的C口糧餅乾,被取名為「約翰·韋恩餅乾」,因為「只有像約翰·韋恩那麼粗獷強壯的人,才吃得下」。

紀念約翰·韋恩的建築物有:加州橘郡的橘郡機場,於1979年韋恩去世時,更名為約翰·韋恩機場,並設有他的銅像。華盛頓州有約翰·韋恩船塢,及州立公園內的約翰·韋恩拓荒者步道。紐約市的約翰·韋恩小學,以及紀念韋恩的馬賽克壁畫。洛杉磯比佛利山莊街道的一家儲蓄貸款公司前,設有約翰·韋恩的銅像,因為他曾為這家公司做過廣告。好萊塢星光大道上有屬於他的星。位於奧克拉荷馬州的「國立牛仔與西部史蹟博物館」(National Cowboy & Western Heritage Museum),將他列入西部演員的展覽廳,該館並進一步頒給他「The Wrangler」獎座。韋恩也列名在加州名人廳。

2007年的約翰·韋恩百歲誕辰,一些慶祝活動在他的家鄉舉辦,包括一系列牛仔特技表演、約翰·韋恩影片放映、鄉村音樂歌手演唱,還有約翰·韋恩紀念館及學習中心的動土儀式等。

主要作品
《驛馬車》(Stagecoach) (1939年)、 (導演:約翰·福特;約翰·韋恩成名作)
《飛虎隊》(Flying Tigers) (1942年)、(導演:大衛·米勒)
《野風》(Reap The Wild Wind) (1942年)、(導演:賽西爾·德米爾)
《菲律賓浴聖戰家園》(They Were Expendable) (1945年)、(導演:約翰·福特)
《重返巴丹》(Back to Bataan) (1945年)
《荒漠義俠》(Three Godfathers) (1948年)、(導演:約翰·福特)
《要塞風雲》(Fort Apache) (1948年)、(導演:約翰·福特;合演:亨利·方達、秀蘭·鄧波兒)
《紅河谷》(Red River) (1948年)、(導演:霍華·霍克斯)
《黃巾騎兵隊》(She Wore a Yellow Ribbon) (1949年)、(導演:約翰·福特)
《硫黃島浴聖戰家園》(Sands of Iwo Jima) (1949年)
《邊疆鐵騎軍》(Rio Grande) (1950年)、(導演:約翰·福特)
《太平洋機動作戰》(Operation Pacific) (1951年)
《太平洋航空作戰》(Flying Leathernecks) (1951年)、(導演:尼古拉斯·雷)
《蓬門今始為君開》(The Quiet Man) (1952年)、(導演:約翰·福特)
《情天未了緣》(The High and the Mighty) (1954年)、(導演:威廉·惠曼)
《血巷》(Blood Alley) (1955年)
《搜索者》(The Searchers) (1956年)、(導演:約翰·福特)
《密戰計畫》(Jet Pilot) (1957年)
《碧血濺長空》(The Wings of Eagles) (1957年)、(導演:約翰·福特)
《赤膽屠龍》(Rio Bravo) (1959年)、(導演:霍華德·霍克斯)
《騎兵隊》(The Horse Soldiers)(1959年)、(導演:約翰·福特)
《魔鬼騎兵團》(The Horse Soldiers) (1959年)、(導演:約翰·福特;合演:威廉·荷頓)
《邊城英烈傳》(The Alamo) (1960年)、(約翰·韋恩自導自演;2004年重拍為《圍城13天:阿拉莫戰役》)
《雙虎屠龍》(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 (1962年)、(導演:約翰·福特;合演:詹姆斯·史都華)
《西部開拓史》(How the West Was Won) (1962年)、
《最長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1962年)、(導演:肯·安納金;合演:亨利·方達、勞勃·米契)
《珊島樂園》(Donovan’s Reef) (1963年)、(與約翰·福特最後一次合作)
《綠色貝雷帽》(The Green Berets) (1968年)、(約翰·韋恩自導自演)
《大地驚雷》(True Grit) (1969年)、(導演:亨利·海瑟威,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得獎)
《神槍手》(The Shootist) (1976年)、(導演:唐·席格;合演:洛琳·白考兒;客串:詹姆斯·史都華;約翰·韋恩最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