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影展

2012台北電影節 焦點導演-英格瑪柏格曼

英格瑪.柏格曼(瑞典語:Ernst Ingmar Bergman,1918年7月14日-2007年7月30日),瑞典電影、劇場、以及歌劇導演。他出生於一個路德會傳敎士的家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第七封印》(het Sjunde inseglet,1957年)與《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1957年)。柏格曼從他對人類狀態(human condition)的探索中,發現了憂鬱與絕望,同時也發現喜劇與希望。除了導演之外,柏格曼也為他大多數的電影作品撰寫劇本。他被譽為近代電影最偉大且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

他導演過62部電影,多數自行編劇,也導演超過170場的戲劇。他所喜愛合作的國際知名演員有麗芙.烏嫚與馬克斯.馮.賽多(Max von Sydow)。他大部分的電影都取景自故鄉瑞典,主題多是冷酷的,處理痛苦與瘋狂。柏格曼活躍了超過60年,但他的事業在1976年受到嚴重挫折,當時他被指控逃漏所得稅。在一場拙劣的刑事偵查之後,他終止一系列待完成的製作,關閉他的工作室,並且自我放逐至德國八年。

世界上的許多電影工作者,包括美國的伍迪.艾倫、大衛.林區、史丹利.庫柏力克與勞勃.阿特曼、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波蘭導演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俄羅斯導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與南韓導演朴贊郁,都曾經說他們的電影作品深深受到柏格曼的電影影響。伍迪.艾倫說柏格曼「可能是自從電影被創造以來,最偉大的電影藝術創作者」。

柏格曼開始他的電影工作是在1941年從事劇本寫作,但他第一個完成的主要作品是1944年他幫《折磨》(Hets,或譯《狂亂》)寫的劇本,由歐夫.荀柏格(Alf Sjöberg)導演。除了撰寫劇本之外,他同時也獲得到這部電影作品的副導演職位。在他的第二部自傳《影像:電影在我的生命》(Images : My Life in Film)中,柏格曼敘述這個由外人執導的電影可以當作是他實際上執導的初登場。這部影片在國際上的成功使得柏格曼在一年後得到他第一次導演電影的機會。接下來的十年之中,他編寫並執導了超過一打電影,包括1949年的《牢獄》(Fängelse)與1953年的《裸夜》(Gycklarnas afton,又譯為《鋸屑與金箔》或《小丑之夜》)。

柏格曼獲得第一次國際上的成功是在《夏夜微笑》(Sommarnattens leende,或譯為《夢》,1955年)這部作品,這部影片在之後的坎城影展贏得「最佳詼諧詩意獎」(Best poetic humor)並入圍金棕櫚獎。而兩年之後,柏格曼最知名的兩部電影出爐:《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1957年)與《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1957年)。《第七封印》在坎城影展入圍金棕櫚獎並且獲得評審團特別獎;而《野草莓》則獲得1958年的第8屆柏林國際影展金熊獎。

柏格曼在之後的20年中大量製作電影。在1960年代初期,他指導了一系列探索信仰與對神的懷疑這類議題的三部曲:《猶在鏡中》(Såsom i en spegel,又譯為《穿過黑暗的玻璃》,1961年)、《冬之光》(Nattvardsgästerna,又譯為《冬日之光》,1962年)與《沉默》(Tystnaden,1963年)。1966年,他執導了《假面》(Persona),他認為這部電影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而這部電影贏得一些獎項,很多的評論家都認為這是他的大師之作也是他製作的電影作品中最好的其中一部。柏格曼認為這部電影與接下來的《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又譯為《呼喊和細語》或《喊叫與耳語》,1972年 )是他兩部最重要的電影作品。在這段期間其他著名的電影作品包括《處女之泉》(Jungfrukällan,又譯為《處女泉》,1960年)、《狼的時刻》(Vargtimmen,1968年)、《羞恥》(Skammen,1968年)與《激情》(En Passion,又譯為《安娜的激情》、《安娜的情慾》或是《情事》,1969年)。在這段時間,柏格曼也為瑞典電視台廣為製作了許多影片。兩部最有名的作品就是《婚姻場景》(Scener ur ett äktenskap,又譯為《婚姻生活》,1973年)和《魔笛》(Trollflöjten,1975年)。

在1976年柏格曼因為逃稅被逮捕之後,他發誓他再也不在自己的母國製作電影。他關閉了他在法羅島上他自己的電影工作室,並且開始自我放逐。他主要思考在美國工作的可能性,他的下一部電影作品《蛇蛋》(The Serpent’s Egg,又譯為《噩兆》,1977年)是一部德美合資的電影,也是他第一部並且是唯一一部英語電影。一年之後又製作另一部英國挪威合資的電影作品《秋光奏鳴曲》(Höstsonaten,1978年)。這部影片由英格麗.褒曼主演,並且是這個時期最著名的電影之一。另一部他執導的電影作品是《傀儡生活》(Aus dem Leben der Marionetten,又譯為《木偶生命》,1980年),是一部英德合資作品。

1982年,他短暫回到他的母國並執導《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這部電影不像他過去的電影作品,是針對普羅大眾而拍攝。柏格曼說,這部電影作品將是他最後一部電影作品,而這之後他將專注在執導劇場戲劇上面。在這之後,他寫了許多電影劇本並執導一些電視特輯。有一些之前在電視上呈現的製作作品也被轉移到劇場上演出。這樣的作品中的最後一部是《夕陽舞曲》(Saraband,或譯《薩拉邦德》,2003年),是《婚姻場景》(Scener ur ett äktenskap,又譯為《婚姻生活》)的續集。

今年台北電影節精選柏格曼的多部代表作,以及其他電影大師向他致敬的作品,和柏格曼自己喜愛的多部電影,讓台灣觀眾透過這些影片,更進一步認識這位瑞典傳奇電影大師。
 
(資料擷錄自維基百科)
 
電影作品年表
‧《危機》(Kris),1946年
‧《雨中情》(Det regnar på vår kärlek),1946年
‧《開往印度之船》(Skepp till India land),1947年
‧《黑暗中的音樂》(Musik i mörker),1948年
‧《停靠港》,(Hamnstad,又譯作《港口的呼喚》或《愛慾之港》),1948年
‧《牢獄》(Fängelse),1949年
‧《饑渴》(Törst,又譯為《三段奇怪的愛》或《三個陌生的情人》),1949年
‧《喜悅》(Till glädje,又譯為《歡樂頌》),1950年
‧《不能在此發生》(Sånt händer inte här,又譯為《高度緊張》),1950年
‧《夏日插曲》(Sommarlek,又譯為《夏日戀曲》),1951年
‧《女人的秘密》(Kvinnors väntan,又譯為《等待的女人》或《女人的期待》),1952年
‧《莫妮卡在夏天》(Sommaren med Monika,又譯作《不良少女莫妮卡》或《莫妮卡》),1953年
‧《裸夜》(Gycklarnas afton,又譯為《鋸屑與金箔》或《小丑之夜》),1953年
‧《愛的一課》(En Lektion i kärlek,或譯為《戀愛課程》),1954年
‧《秋日之旅》(Kvinnodröm),1955年
‧《夏夜微笑》(Sommarnattens leende,或譯為《夢》),1955年
‧《Bakomfilm smultronstället》,1957年
‧《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1957年
‧《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1957年
‧《生命的邊緣》(Nära livet,又譯為《生命的門檻》),1958年
‧《面孔》(Ansiktet,又譯為《魔術師》),1958年
‧《處女之泉》(Jungfrukällan,又譯為《處女泉》),1960年
‧《魔鬼的眼睛》(Djävulens öga),1960年
‧《猶在鏡中》(Såsom i en spegel,又譯為《穿過黑暗的玻璃》),1961年
‧《冬之光》(Nattvardsgästerna,又譯為《冬日之光》),1962年
‧《沉默》(Tystnaden),1963年
‧《這些女人們》(För att inte tala om alla dessa kvinnor),1964年
‧《假面》(Persona),1966年
‧《刺激》(Stimulantia)中的其中一段〈Daniel〉,1967年
‧《狼的時刻》(Vargtimmen),1968年
‧《羞恥》(Skammen),1968年
‧《激情》(En Passion,又譯為《安娜的激情》、《安娜的情慾》或是《情事》),1969年
‧《接觸》(Beröringen),1971年
‧《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又譯為《呼喊和細語》或《喊叫與耳語》),1972年
‧《婚姻場景》(Scener ur ett äktenskap,又譯為《婚姻生活》),1973年
‧《面對面》(Ansikte mot ansikte),1976年
‧《蛇蛋》(The Serpent’s Egg,又譯為《噩兆》),1977年
‧《秋光奏鳴曲》(Höstsonaten),1978年
‧《傀儡生活》(Aus dem Leben der Marionetten,又譯為《木偶生命》),1980年
‧《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1982年
‧《卡琳的面孔》(Karins ansikte),1984年
‧《紀錄芬妮和亞歷山大》(Dokument Fanny och Alexander),1986年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