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妮與亞歷山大》Fanny and Alexander
英格瑪柏格曼 Ingmar Bergman
瑞典 Sweden / 法國 France / 西德 West Germany|1982|35mm|Colour|188min
1983 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藝術指導、攝影、服裝設計 / 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這是柏格曼的半自傳影片,也是封卷之作。艾克達家族經營著烏普薩拉的城市劇院已兩代,時序為1907年聖誕節。故事主角是孩子芬妮與亞歷山大,不久他們的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只好忍受著繼父的冷漠對待。導演帶領觀眾走入過去,使得童年、超自然、宗教、魔幻、真實等元素轉化融合,成為豐富的統一體,破天荒一舉奪下四座奧斯卡獎。
Young Fanny and Alexander come from an exuberant household in a 1907 Swedish town, where their wealthy parents manage a prominent local theatre. The widowed mother remarries the bishop and moves with them to his austere and forbidding chancery, where the children are treated miserably. The film chronicles all the conflicts and episodes in this complex semi-autobiographical family drama.
放映場次:
7/11(三) 11:00 新光三廳
7/13(五) 18:20 新光三廳
【對望.柏格曼 Bergman vs. Bergman】
瑞典最知名、最具作者風格的電影、劇場導演。他的名字甚至對很多人而言,即等於瑞典電影的代名詞。由於他也是台灣影迷最熟知的歐陸大師之一,所以這次我們不再依年表逐一選映,不得不放的是他的處女作《危機》與封卷之作《芬妮與亞歷山大》;至於「對望」概念,才是我們絞盡腦汁的結果。《假面》vs.《三女性》,《秋光奏鳴曲》vs.《我心深處》,似是平易版與大師版的映照,建議影迷連著看,更見其巧妙之處。《幽靈馬車》、《底層人生》是柏格曼自選的「十大影片」中,唯二的兩部瑞典同鄉作品,看得出他的品味與偏好。最後則是《柏格曼三重奏:劇場、電影、法羅島》三集合而為一的紀錄片,既有大師身影,也似夫子自道般,加速幫助影迷走進柏格曼的創作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