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作者同意刊登
多年前便讀過《路》的小說。
《路》的故事,以歐日共同開發的台灣高鐵興建為主線,利用多線敘事,4組與高鐵相關的人物彼此穿插、交錯。女主角春香便是因1999年台灣高鐵即將興建時被派任來台灣。
春香的心中有個秘密,那是她6年前來台灣旅行認識的男孩:劉人豪,始終在春香心裡頭閃爍不定。他也是春香始終無法坦率的面對男友的原因。由此,故事從春香在台灣面對複雜難以整合的高鐵工作與終究要面對心中的秘密而展開。
故事好看在於春香這一端秘密,牽動著另一條秘密。原來劉人豪已在日本,他曾試著想找春香,不知不覺來到東京,從事建築設計的工作。因緣際會,一場研習會讓劉人豪遇見有灣生背景的葉山勝一郎,性格沉默略帶孤僻的葉山勝一郎知道劉人豪是台灣來的,露出難得的笑容與親切,竟脫口邀請劉人豪來家裡…。原來勝一郎嚴肅冷漠的背後,包藏著愛情、友情與台灣、日本間的歷史牽絆,也是本劇中最耐人尋味的一段。
戰爭像一個巨大漩渦,把所有人都捲進去,毫不留情。一百多年前的清日戰爭,讓日本與台灣有了命運般的連結,而五十年之後的另一場戰爭,又讓台日的關係瞬間中斷。然而真的有辦法全斷嗎?也許有些東西是很難斷的,像是人跟生長土地的關係,人和人之間的情感,哪是說斷就能斷。
影片中葉山勝一郎在老友呂耀宗的帶領回到60年前的台北老家附近,他透過回憶到處比對,激動之餘竟不自覺沿著馬路、小巷奔跑起來。那驅動他前進的動力是什麼? 對勝一郎來說台北家前的小路像是一條好遠又好近的路,那是回鄉的路、是曾經迴盪歌聲的青春之路,也是充滿愧疚感與被歷史洪流沖刷後的無奈之路。
覺得台灣似乎一直在面臨巨大選擇的十字路口上,該往哪一邊呢? 每個台灣人都有他心裡的答案,但我一直相信著:若沒有好好看清楚我們是怎麼走過來,很難知道接下來要去的路。身為台灣人的我們,一直都在這條路上。
看到勝一郎奔跑尋找老家的同時,彷彿我也正向自己的路前進著,想揭開秘紗,探索自己成長土地的故事與歷史,我感覺認識土地就是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才可能認識世界。
原文出處 黃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