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MOVIE

【手語尬詩Deaf Jam】(完整版)



片名:【手語尬詩Deaf Jam】
上映日期:2012/9/16
片長:53分鐘。
級別:普遍級。
類型:紀錄。
導演:茱蒂.李爾夫 Judy Lieff。
演員:安妮塔.波絲基Aneta Brodski。
發行公司:天馬行空。
官方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skydigi。http://www.skydigient.com。

◎希臘塞薩洛尼基紀錄片影展。
◎加州影藝學院Mill Valley影展。
◎伍茲塔克影展。
◎波士頓猶太影展。
◎瑞典哥特堡國際影展。

劇情簡介:
他們聽不見,卻能用手語譜出動人詩篇。

安妮塔.波絲基(Aneta Brodski)是一名聽障少女,在接觸了美國手語詩後,勇敢地進入手語尬詩的競賽世界。在一個巧妙機緣之下,安妮塔,這名住在紐約皇后區的以色列移民,遇上了戴哈妮,她是巴勒斯坦裔的聽人,同時也是手語尬詩的選手。她們共同展開一場雙人表演,詩篇、友誼和尊重,超越了彼此的政治立場,兩人合作創造了一種新型式的滿貫詩(slam poetry)。美國手語詩是種立體的語言,像舞蹈一樣真實地存在空間裡,展現了驚人的力道與美學,透過手勢的不斷變換,形成了節奏與韻律的驚人視覺效果,猶如透過肢體語言翩然起舞,述說著她們的心聲。《手語尬詩》很可能永遠改變我們對於聾人世界的看法,並且讓聽障人士能透過本片得到力量,也可擴展世人對聾人世界的想像。

關於本片
電影工作者茱蒂.李爾夫(Judy Lieff)以《手語尬詩》這部片,探索美國手語詩的美麗與力量。這部片描述聽障少女安妮塔踏入手語尬詩競賽世界的勇敢旅程。渴望探索並充分參與聽人世界的安妮塔,縱身躍入美國手語詩的世界,這是一種由肢體語言闡述意義的立體藝術形式。美國手語詩能將聽障詩人從口語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表演過程沒有紙張或文本,韻律由手形和動作來做測量,畫面則隨語句超越所有口語而形成。

安妮塔是位住在紐約的以色列移民中學女生,在萊辛頓啟聰學校接觸美國手語詩後,開始熱切迎接和口語詩人一同表演的機會。與饒舌和嘻哈文化有所淵源的美國青年尬詩競賽(the U.S. National Poetry Slams for youth)雖然流傳甚廣,但安妮塔是第一批勇敢踏入這快語快言世界的聾生。

熱情無畏、勇於表達的安妮塔努力練習這項新接觸的技藝,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她認識了巴勒斯坦聽人詩人戴哈妮。詩歌、友誼和尊重超越了彼此的政治身分,兩人合作創造了一種能同時打動聽人、聾人,新型式的滿貫詩(slam poetry)。

巧妙運用快節奏的音樂、活潑的圖案文字和其他創新的技巧,《手語尬詩》展現了美國手語詩驚人的效用與力道。美國手語詩是種立體的語言,像舞蹈一樣真實地存在空間裡,並同時運用了特寫、廣角鏡頭、跳接和淡入淡出等電影語言來構成畫面。在詩人的巧手下,手勢的不斷變換便形成了等同節奏和韻律的驚人視覺效果。

《手語尬詩》旨在重新挖掘這項特殊、即將絕種的藝術形式。本片帶領觀眾進入一個活躍精彩的世界,在這無聲的世界裡,人人追求自我表達與文化認同,《手語尬詩》很可能永遠改變我們對於聾人世界的看法,並且讓聽障青年能透過本片得到力量,也可擴展世人對聾人世界的想像。

製作源起
本片源起於洛克斐勒基金會贊助,稱為「與詩對話」的一系列藝術教育工作坊與公共計劃。「對話」系列找來一群由萊辛頓啟聰學校、JS 47和柏松(Murray Bergtram)高中和三所紐約市高中的聽障學生所組成的聽障詩人小組;在四年多的拍攝過程裡,本片從位於皇后區傑克森高地的萊辛頓中學開始,此中學有國際知名的美國手語說書人暨詩人彼得.庫克(Peter Cook)和曼尼.俄南德斯(Manny Hernandez)主持的手語詩歌工作坊。本拍片計畫的目的在於提振美國手語詩這項瀕臨絕種的藝術形式,並期望帶給聽障青年力量。本片資金來自基金會、州政府和聯邦補助,還有公共廣播集團的資金贊助。

導演的話
我很高興能與各位分享《手語尬詩》這部片。這個拍片計畫從無到有是個漫長但有趣的旅程,能認識安妮塔,更使得這趟旅程走得特別值得。《手語尬詩》的發想,源於我到洛杉磯馬爾頓中學給聽障學生開設錄影/舞蹈工作坊時出現。其中一個工作坊的學員,做了詩歌錄影,讓我對美國手語詩的世界起了很大的好奇心。我也參加了一次青少年尬詩集會,其中的熱誠與才華令我印象深刻,於是我想到如果能讓聽障詩人參加這樣精采、且充滿個人表達與政治敏感度的青年活動,應該會很棒。

據我所知道,幾乎很少、甚至根本沒有任何聽障詩人參加過尬詩集會。事實上,我遇過的聽人青少年詩人,也沒有一個人聽過美國手語詩,但都對這語言感到好奇。在我蒐集資料的時候,我認識了史帝夫.季特林,「城市知識」(City Lore)的執行監製,和在萊辛頓啟聰學校教授文學與英文的老師麗絲.華特。「城市知識」是個非營利機構,正要在曼哈頓籌辦雙年詩歌節,參與者包括聽障詩人和美國手語學者。麗絲一直在加強萊辛頓中學的美國手語詩課程,同時邀請知名詩人來授課,並和紐約市詩人鮑柏.荷曼合作拍攝詩歌影像。

經由麗絲和「城市知識」的奔走,手語尬詩計畫和紀錄片得以有所進展。我在拍這部片時,了解到大部分的聽障生不曾接觸美國手語詩這引人入勝且極富創意的表達方式,以及許多聽障學生在不使用手語的聽人家庭裡成長。一開始的拍片目標,是想藉由詩歌拉近聽人與聾人學子的距離,後來延伸成要振興手語詩這項瀕臨絕種的藝術形式。

可以肯定地說,美國手語詩是一項美國的藝術形式也是美國的文化資產。在此引述鮑柏.荷曼的話:「這詩歌必須被看見,才能在詩歌的大世界裡佔有位置。」我個人希望,《手語尬詩》這部片能更加促進這句話成為事實。這部片的拍攝,也讓這計畫的導師之一,羅伯.阿諾在鮑瑞詩歌俱樂部(Bowery Poetry Club)舉辦每個月一次的美國手語尬詩夜。這個六年前就開始的活動,之後由道格.李洛夫接手主持,而且現在尬詩之夜每個月都同步在網路上播出。

人生要取得成功,溝通與自信至關重要,而取得力量的重點就在強調對自己特殊的項目。對聽障人士來說,許多教育體制著重在要將聾人融入聽人世界,但卻沒提供關於聾人自我文化認同的教育。我希望這部片能啟發新一代的聽障詩人,並開啟一扇窗口,讓更多人認識這了不起的藝術形式。

美國手語詩
手語詩做為自我表達工具的視覺力量,能引起聽人詩人和聽障詩人的共鳴。美國現在有許多學校,將手語列為外語修習的選擇。如同英文成為全球商業、溝通和其他領域的強勢語言一樣,美國手語也成為全球手語的首要選擇,(譬如和華納唱片簽約的芬蘭饒舌聽障歌手尚.馬克(SignMark),他所有的歌曲都使用美國手語創作,以便能打進更多聽眾心裡。請見http://signmark.biz/site/en/bio對他的介紹。)

整體來說,世人對於手語的興趣也在提升。聾詩被形容成是「在空間裡的一種寫作…一種動作中的語言,而且和口語詩一樣,無法與其在表演中的實踐分離。」(愛德華.克萊瑪、烏蘇拉.貝魯吉《沒有聲音的詩》 “Poetry Without Sound”,1983。)美國手語詩的特徵也與文學詩詞有雷同之處;這項戲劇力十足的視覺藝術形式,經由詩人使用的肢體語言、節奏和動作,來創造出和口語詩一樣的電影效果。

推廣
90%的聽障兒童出生在聽人家庭。許多聽障兒童在不使用手語的家庭環境中成長,以至於使用手語這項最有效的溝通方式也因此被剝奪。

任務
手語尬詩計畫推廣這項瀕臨絕種的藝術形式,鼓勵美國與世界各地的聽障人士,接觸美國手語詩,並加強聽障青年能力。計畫目標是要培養年輕的美國手語詩人,和聽人同儕做連結,共同加入日益盛行的口語運動。此計畫用意,在於啟發聽障青年使用美國手語詩來做為溝通的表達媒介,並提供聽障青年這項工具,激起聽障學生參與尬詩競賽,以求增進口語表達力,這國際化的趨勢。如今在許多國家都舉辦尬詩競賽,譬如加拿大、德國、瑞典、法國、奧地利、以色列、瑞士、尼泊爾、荷蘭、英國、澳洲、紐西蘭、新加坡、捷克、塞拉耶佛、波士尼亞、丹麥、印度和希臘。(請見http://en.wikipedia.org/wiki/Poetry_slam)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