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網路聲量家 石明謹 : 馬來西亞政治泛談


先前新加坡政治相關

介紹完新加坡民主,正好也趁這機會跟大家聊聊新加坡隔壁,被認為是比新加坡落後的馬來西亞,他們的選舉制度又是如何?

馬來西亞的體制非常接近英國的「西敏寺制度」,也就是司法獨立,立法、行政一體,馬來西亞的選民在選舉的時候有兩張選票,一張投給「國會議員」,俗稱國席,另一票投給「州議員」,俗稱州席,以台灣來說,大概就是立法委員跟縣市議員。

目前馬來西亞有222個國席和587個州席,國席的選區比較大,州席比較小,例如台北市可能有北區跟南區兩個國席,但是中山、大同、士林等行政區各有各自的州席,台北市可能有八席或十席州席,不管是國席或是州席,都採取直球對決,單一選區相對多數制,也就是每個選區都只選出一個勝利者,候選人可以同時選國席跟州席,也就是說台北市萬華區議員可以兼台北市南區立法委員。

這222位國席組成馬來西亞聯邦下議院,並彼此互選選出馬來西亞首相,因此看到新聞說馬來西亞大選選出某某某為首相,這是不正確的,因為選首相實際上是下議院的權力,人民並沒有直接決定由誰當首相的權力,而首相本人當然要親自下海先選上國席,才有當首相的機會。

而上議院有七十名議員,其中二十六位,由十三個州的州席投票選出,每個州有兩席代表,另外四十四名上議員,則是由聯邦政府向最高元首推薦,依憲政慣例會全部任命,馬來西亞首相所任命的閣員,必須是上、下議院的議員,因此政府任命的上議員,兼任部長就類似台灣的政務官,但因為有可能是參加下議院選舉沒選上,只好靠提名到上議院,有時會被嘲笑是後門閣員。

馬來西亞是個多種族國家,除了馬、華、印三大族裔外,還有十來個少數民族,而且是一個聯邦國家,其實各州之間都有文化跟種族上的差異,馬來西亞其實並沒有一個強大到可以穩定拿到超過三成以上選票的政黨,所以馬來西亞傳統上要取得政權,就是採取聯合競選,例如長期執政的「國民陣線」,俗稱國陣,並不是一個政黨,而是由巫統、馬華公會、印度國大黨這三個主要政黨,加上一些小黨組成,這些隸屬國陣的政黨也會加入或退出,並不是每次都是同樣的陣容。

在野的政黨也會彼此合縱連橫,組成各種不同的陣線或聯盟,例如2018年取得國會多數席次,完成馬來西亞首度政黨輪替的「希望聯盟」,就是在野政黨組成的聯盟,為了讓選民能夠知道這個聯盟若是執政,會把國家帶往什麼方向,這些聯盟會先宣告如果勝選會由誰來組閣,選民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透過間接選出國家領導人,不過若是內定的首相人選在國席選舉就GG,當然就沒有辦法當首相,只是還好這種冏境還沒發生過。

原文出處 石明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