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影評

代貼:「單車上路」名家推薦-作者:陳雨航(作家)

青春無悔,繼續上路

電影《單車上路》的結尾,蘇花海岸的空鏡轉場,雲如飛,海浪拍岸似奔,阿國到了西嶼坪,與調駐那兒的林正義見了面。經過洗禮一般,終結了年少輕狂的種種,兩人都回到了秩序運轉的軌道。談起蘇花公路那一段,才一兩個夏天的工夫,竟似前塵往事了,兩個面孔年輕依舊,話語倒是帶了點兒滄桑。

比個人的滄桑更為久遠的是蘇花公路。從前清的開路,日人的修通成可單線行駛汽車的公路,直至二十世紀八零年代初,北迴鐵路全線貫通為止,它一直都是台灣中北部通往後山花蓮的重要道路。在早期陸續移居、開墾、行商…等等的人們之中,有不少人是負債(生意失敗)、左遷(遭服務單位調往僻地)而去的呢。在他們悵然就道時,蘇花公路的險峻形勢恐怕加深了心中的低沉情緒罷。

時移事往,後山花蓮已成島國樂土,蘇花公路也在拓寬和貫穿清水斷崖段的幾個隧道後成為方便行旅的雙線車道,不變的是,它依然包容著投向它的人們。在這部李志薔導演的電影裏,阿國自覺不容於他生活的小社會,林正義不容於自己因人性的恐懼而導致伙伴死亡的心中陰影,無法克服這些障礙的他們,選擇了逃避,帶著他們心愛的單車,投奔這條高聳於海岸仿如在雲端的公路。

相對於兩位年輕男主人翁的選擇逃避,兩位出身絕不相同的女性角色的選擇則是積極的追尋,不管你對她的行動行為贊同與否。來自加拿大進行單車環島的茱莉亞,儘管患有氣喘,可是卻已規劃了人生的路途;流浪少女阿妹,以尋找過去繁茂而今稀有的「清水圓柏」,俾能一圓尋親﹙尋根﹚之夢。

清水圓柏成了一個象徵,在懸崖峭壁無路可逃的關鍵時刻,最終要面臨對自己的生命,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未來做個決定。當勇敢面對之後,不論是夢圓夢碎,清水圓柏出現了。

人世的以及內心的種種衍生出了這幾位年輕人逃避、邂逅、追尋、溝通、挖掘自己,以至於面對、回歸等等命題,都被融進這條全台最美的公路為背景的電影裏。若是我們確認了一個回歸既定軌道的結局,那也正是我們樂見的一部「療癒系」電影。

然而我不禁會再次思索我一開始敘述的那個結局,它會不會不是我以為的那種結局?它會不會是個開放的結尾?它有沒有可能顛覆幾位主人翁既有的生命軌道?不管是單車或機車或汽車,他們其實是預備再繼續上路,再繼續走上永無止境地尋找人生新意義的路程?而這也就是公路電影的真諦吧。

東台灣美麗的山林,炫目驚心的插天海岸,樸實的村落和小店,世外桃源般的小學校園…,當然還有這條蘊涵無限悲歡離合的公路,整體結合成一組魅力迷人的影像。單車和空中攝影的選擇則增強了影像的流動感。這部分,是這部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

陳雨航小檔案:
資深小說家與出版人,著有《策馬入林》,後改編成電影。並多次主編年度小說選。

刊載於 2006.10月號 《聯合文學》雜誌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