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2013-08-31/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1960年代 | 第伍場:劇場雜誌與影像轉譯的年代。



時間:2013年8月31日(星期六)14:00—。
地點:耕莘文教院大禮堂(臺北市辛亥路一段22號)。
與談人:
邱剛健(資深電影工作者,《劇場》雜誌創辦人)——遠距參與。
莊靈(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理事長,《劇場》雜誌創辦人)。
劉大任(作家,《劇場》雜誌同人)——遠距參與。
周渝(紫藤廬創辦人,70年代耕莘影劇欣賞研究社暨實驗劇團創辦人)。
李幼鸚鵡鵪鶉(資深影評人)。
致詞:杜樂仁(耕莘文教院院長)。
主持人:林麗雲(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研究員)。
主辦:財團法人耕莘文教基金會。耕莘文教院。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亞際書院。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中心。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文化研究跨校學程。

系列伍:劇場雜誌與影像轉譯的年代:
1960 年代中期,台灣經濟逐漸復甦,但因政治閉鎖而來的文化單調,使得青年及知識分子感覺荒蕪。《劇場》雜誌就在一群電影、影像愛好者的熱情下,組合了人際網 絡,以譯介、實驗性創作,嘗試在忙碌與疏離的日常步調中,滋潤、反思生活的意義。《劇場》編輯群在禁忌年代有意迂迴於思想管制的邊緣,且時常透過當時的藝 文儲庫「耕莘文教院」進行試煉。誠然內部歧異,並在第九期後停刊,但這份開創性的刊物所點燃的引信,卻由島內蔓延至島外並持續延燒。我們與「耕莘文教院」 合作,力圖返回歷史現場同理時代線索。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