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陳嘉宏專欄:那一次 李登輝與謝長廷都站出來幫馬英九說話


2015年元旦,台灣駐美代表處在雙橡園,也就是台灣駐美代表官邸,罕見地舉行正式的升旗典禮;當時被馬英九政府派駐到華府的代表沈呂巡說,是因為台美的默契,才能於雙橡園舉辦升旗典禮。但不知是雙方誤解或中共施壓,此事竟觸怒的當時的美國國務院,美國在台協會(AIT)發出了現在看來措辭相當嚴厲的聲明表示,美國政府不知道也沒有「批准」雙橡園的升旗,他們對這行動失望也表示嚴正關切,也希望台灣當局「確保這類事情不再發生」。

馬英九執政時期一向以強勁穩定的台美關係而自豪,雙橡園升旗事件可視為他八年執政期極少數衝擊雙方關係的危機事件。事件的後遺症影響迄今,美方以行政備忘錄方式發布機密文件,使台美交往準則明文化,內容包括:「禁止美處人員進入國務院大樓」、「禁止台方在雙橡園升旗」、「禁止在美國政府機構內展示中華民國國旗」、「軍事交流時須移除國旗」,及「不能在社群網站張貼國旗等推廣台灣主權的事物」等等。

昨天,美國國務卿龐佩奧發表聲明,將取消先前國務院《對台交往準則》所有對台美官方接觸的限制。這項聲明意味,以後台灣的外交人員不用再站在國務院門口外,毫無尊嚴地在玻璃門外與美方人員交談;未來台灣的正副總統、行政院長、外交部長及國防部長甚至可以正式訪問華府。對比不過五年多前,美國國務院疾言厲色地喝叱我駐美代表在自家代表處升國旗的舉動,這種把台灣視為「美國尚未建交國家」的友善作法,實在已非同日而語。

龐佩奧在川普卸任前11天丟出這項聲明,的確不無越俎代庖替拜登政府定調對台交往方式的爭議,前歐巴馬政府時期的美中關係顧問麥艾文(Evan Medeiros)就說,如果龐佩奧執意這麼做,為何不在一年前就提出?這無疑是刻意丟給新政府一項可能的「外交危機」。不過,拜登交接團隊對此事的回應相對審慎,所謂「繼續支持符合台灣人民意願與最佳利益的兩岸議題和平解決方案」,至少未跳出來反對這項調整。事實上,重新審視美台交往準則是美國參眾兩院的共同主張,拜登政府若再撕毀前政府的決定,豈不得罪國會,也向中國示弱?

面對即將在本週來訪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國民黨表現得非常糟糕,所謂「不是好客,是惡客,不應該要來」的說法,不但毫無外交禮儀,幾乎與國台辦一鼻孔出氣;而馬英九大酸克拉夫特之行「毫無用處」,更有失前總統的基本格調,比起他自己在2009年喜孜孜接見當時卸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波頓(前川普國家安全顧問)完全是兩套標準。此次美方主動解除美台關係封印,國民黨所謂「曇花說」、「籌碼說」也顯示質疑多於肯定。

外交工作是延續的,每一任的成績都將積累成具體的國家利益,也拉長未來的外交縱深,它不該是台灣的黨派戰場。五年前的雙橡園升旗事件裡,當時早已與馬英九交惡的李登輝說,雙橡園是中華民國代表處所有,升國旗應該是好事才對,美國人怕中共怕得要死,其實不必這樣。前閣揆謝長廷表示,國旗可以在美國雙橡園的升起,也是一種突破,哪一黨執政遭遇不會不同;台灣各界可以一致支持政府,不宜冷嘲熱諷,更不要逼政府退縮。那一次,李登輝與謝長廷都站出來為馬英九的外交操作失誤緩頰。

美國是個頻繁政黨輪替的民主國家,與美國兩大黨的接觸遊說更是長期的外交工作;如今,取笑甚至羞辱一位美國現任大使的訪台行程;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將美國現任政府的友台政策污衊為利益輸送、人謀不臧,馬英九甚至把開放萊豬政策,說成是台灣政府圖利美國藥商。這種毫無分寸與基本外交常識的說法,像是一個帶領台灣八年的前總統應該說出的話嗎?

只要不耽溺在「兩岸關係高於外交關係」的框架裡,台灣外交工作的核心利益在哪,實在是再清楚不過了!但換個角度講,如果真心地認為「兩岸關係必須高於外交關係」,那台灣又何需外交關係與對美關係?美國國務院的聲明,代表台灣得道多助;但這場臨去秋波,其實也映照了台灣的認同分裂與政治分歧,實在令人遺憾。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原文出處 陳嘉宏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