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影評

李亞梅:台灣電影氣弱體虛

原文出處(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第51屆金馬獎在熱鬧喧囂中落幕了。在正式競賽的21個獎項中,大陸電影勇奪14座獎項、台灣電影留住4座(其中兩座靠大陸演員擒獲)、曾經是金馬獎常客的香港電影僅剩3座(其中一座拍的是大陸片)。這份得獎名單完全展現了目前兩岸三地電影實力的強弱:大陸電影的百花齊放、香港電影的黯然消退,以及台灣電影的體弱氣虛。

儘管在賽前已經知道今年大陸電影來勢洶洶,每一部入圍影片不僅劇本扎實、層次豐富,犀利反映社會百態的荒謬與人性善惡,演員的表演更是精采到位,引人驚歎。然而,在璀璨亮麗的金馬舞台親眼目睹這樣的猜測發生,身為台灣電影的一份子,依舊難掩失落與無奈。

大陸電影市場的強大能量,吸納了許多傑出的優秀人才前往一探究竟。香港導演陳可辛曾以「每個香港導演在北京都有一個工作室」形容大陸強力吸納香港電影人才的現象。幾年後,香港人才大量北上的結果,讓香港電影產量驟減至三分之一,香港電影獨有的類型題材與風格,也在因應大陸電影審批的限制下,逐漸被稀釋隱沒。曾經風靡亞洲觀眾的香港電影,逐漸在這樣的產業環境下失去自己,從金馬舞台上風情萬種的主角,慢慢變為失去聚光燈的配角,這樣的變化,讓人不勝唏噓。

香港電影的興衰起落,可為台灣電影的殷鑑。2008年「海角七號」創下全台5.3億票房的驚人成績後,引發了台灣競拍商業電影的風潮,靠著影片特有的本土色彩與情感認同,的確打造了幾部賣座電影,成功拉近觀眾與台灣電影的距離。然而,台灣電影意識與嘗試拍攝商業電影對電影產業的重要性,不過是這幾年的光陰而已,長期以來對人才的疏於培養與商業電影操作的不熟稔,自當難以應付電影市場與觀眾口味的急速變化,因而造成了此刻台灣電影尷尬無比的現況。

台灣高成本製作的商業電影,往往因為影片的娛樂性不足與電影市場的票房侷限,讓鉅額的投資血本無歸。今年除了「等一個人咖啡」風光下片之外,其餘包括「KANO」、「軍中樂園」和「痞子英雄2」等億萬成本製作的電影,都以慘賠收場,讓台灣電影元氣大傷。而充滿個人風格與意識的電影則在募資困難下,僅剩諸如「冰毒」與「迴光奏鳴曲」等零星作品寂寞撐場。商業電影大賠,藝術電影寂寞,更多的台灣電影則披著商業的外衣,拍攝無法引起觀眾共鳴的故事,收獲不了商業市場,也不被影展青睞。體弱氣虛,台灣電影終於來到該當思考何去何從的關鍵時刻。

面對大陸電影無論市場潛力或是作品風貌的驚人成長,一海之隔的台灣電影該如何保有自身的產量與特色,才能不重蹈香港電影被吸納的覆轍?在政府顯然毫無思緒與策略的情況下,台灣影人終究只能兄弟爬山,各自努力,遵如兩位金馬主席侯孝賢與張艾嘉所言的「只能繼續拍」。或許有一天,我們又會等到一部「海角七號」,帶領台灣電影脫離此刻的困境。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