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東臺灣之白冷會系列#1
寒假大疫,無法自在趴趴走,不如跟隨「認識東臺灣之白冷會系列」到東臺各處神入,瞭解有一群白冷會另類「我者」如何創造出一篇篇與臺灣土地與人群連結的故事。
今天開篇,讓我們藉由一張「躺著」的地圖開始,並簡單介紹一下「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白冷會)的緣起。
故事先從一幅「躺著」的地圖說起
2020年正值新冠大疫席捲全球前夕,本系CCP研究團隊一行人來到了位於臺東市杭州街的白冷會院。甫抵會院,白冷會院的院狗已經在門口迎接,隨著而來的是已於臺灣生活近57年的歐思定修士,簡單寒暄之後他馬上帶我們到會院接待客廳,並引導我們走向一幅掛在客廳牆上的「躺著的臺東縣地圖」,完全是人工手繪的文化記憶媒介,訴說著白冷會自錫質平神父1953年到臺東從事傳教與各項社會事業至今的歷史。
地圖上標示著白冷會堂區/口、醫院、學生宿舍等相關位置,以及臺東多元族群的臉孔,呈現白冷會濃濃的「人本」氣息。
由地圖彷彿可見白冷會傳教初期的艱辛。起初南迴鐵路尚未開通時,錫質平神父從臺東市前往大武傳教,或帶大武學童到臺東就學時,需徒步沿海灘前往。在南橫公路通行前,孫惠眾神父需攀登日人所鑿關山越嶺道,前往沿線部落傳教與進行物資、藥品配送。凡此種種,看似簡單的地圖,卻見證白冷會神父在臺東傳播天主教的歷史。
1895年,法籍巴皮耶神父(Pièrre-Marie Barral)在瑞士琉森(Lucerne)附近的梅根鎮(Meggen)創辦一個小修道院,次年搬到施維茨州(Schwyz)茵夢湖(Immensee)。1921年5月30日,教宗頒發諭令,正式創立「白冷外方傳教會」(Societas Missionaria de Bethlehem)。自成立以來,白冷會傳教地點包含中國東北、非洲、哥倫比亞、日本、臺灣、美國、瑞士等地,且至各地傳教之餘,亦從事各種基礎建設以及社會、教育、醫療事業。照片中建築即為白冷會總會院。
1953年,錫質平神父首入臺東傳教,開始了白冷會神父和修士們與東臺灣土地與人群結緣的故事…
我們即將經由一則又一則的故事,發現白冷會外籍傳教士這群一般意義上的「他者」,如何透過傳教與各種傳愛的事業跟這片土地上的漢人與原住民族建立起深刻的情誼,甚至身後仍留在這片土地,與島民朋友比鄰,最後已然成為融入的「我者」…
to be continued
原文出處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