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曹銘宗 食說台灣 : 番麥佮番薑仔 20210303


過年後蔬菜價格降低很多,今天早上買了玉米七支100元,辣椒一斤80元。

黃色的甜玉米(Sweet corn),在菜攤上現剝皮,一支有二十公分長,回家蒸過,鮮甜嫩脆,腰瘦好吃。

另一種白色或花色的糯玉米(Glutinous corn),雖然沒有黃玉米甜,但水分較少、澱粉較多,所以相對熱量較高。

辣椒一斤很多,晾乾後分裝小包冷凍,放整年都沒問題。

玉米和辣椒都是原產中南美洲的植物,直到十五世紀大航海時代才傳到歐洲,對全球飲食文化產生重大影響,玉米是全球產量最多的糧食作物(其次是稻米、小麥),辣椒則是全球使用最多的辛香料之一。

西班牙人以中美洲原住民語稱玉米為Maíz。玉米的正式英文是Maize[meiz],英文Corn則指穀物。美加英語稱玉米為Corn,其實是Indian corn的縮寫。

十六世紀,玉米由西班牙人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帶到菲律賓,再傳到東南亞及東亞。

台灣清代文獻就記載「番麥」(台語音huan-be̍h):「狀如黍,實如石榴子。一葉一穟(穗),穟(穗)數白粒。」玉米在中國各地的方言名字讓人眼花撩亂,稱之麥、黍、粟、穀、秫、粱、豆等都有。

台灣人喜歡吃米粉,但多年來吃的米粉都是摻了大量廉價的玉米澱粉,有的甚至只有不到一成的米粉,難怪這種「非米粉」會炒不斷、煮不爛。

2014年7月,衛福部食藥署已經公告,含米量100%才可標示為「米粉」或「純米粉」,含米量50%以上可標示為「調和米粉」,含米量未達50%須改名標示為「炊粉」。

事實上,「炊粉」無關含米量,而是新竹米粉的製作方式,指粿團在壓出米條後,較細的蒸熟稱之「炊粉」(台語稱蒸為炊),較粗的水煮稱之「水粉」,而新竹米粉大都做成「炊粉」。今天,一般在市場買的、攤店吃的,雖然包裝上的名稱是「炊粉」,但大家還是叫米粉。

米篩目其實也有摻雜玉米澱粉的問題,所以才能耐煮,卻少了米味。但米篩目因不以乾貨長期販售,所以成分標示就被忽略了。

辣椒、胡椒、花椒雖然名字都有椒,但辣椒(茄目)、胡椒(胡椒目)、花椒(無患子目)其實是大不相同的植物。花椒原產於中國,而胡椒原產於南印度、東南亞,很早就傳到中國。辣椒則原產中美洲,十六世紀開始傳到東南亞,在明末才傳到中國、日本(日文稱唐辛子)。明李時珍《本草綱目》(1596年)中並無辣椒記載,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才提及「辣茄」。事實上,在清乾隆之後,貴州、湖南、四川等省才開始普遍吃辣。

辣椒的台語叫「番薑仔」(huan-kiunn-á),味道很「hiam」,後來又聽到不同的說法,包括「番仔薑」、「薟椒仔」(hiam-tsio-á)、「薟薑仔」等。

清台灣《重修臺灣府志》(1747年)記載:「番薑,木本;種自荷蘭。開花白瓣,綠實尖長;熟時,朱紅奪目。中有子辛辣,番人帶殼啖之。內地名番椒。」《噶瑪蘭廳志》(1852)也記載:「番薑,花白瓣綠,熟時朱紅,中有子辛辣;更有實圓尖小者,種出咬留吧(爪哇)。曬乾可作辣醬,禦濕之菜也。」由此可見,台灣人吃辣椒的歷史也很久遠。

原文出處 曹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