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影評

差強人意的傑作——圖解《秋日和》 文 / 肥內



讀者即將看到的是小津安二郎1960年的作品《秋日和》的圖解。這部作品在許多面向上可說是《晚春》的重拍,若按這個思路來看,其實是相當合理的:在1958年初次嘗試彩色片的《彼岸花》之後,我們或可以推測小津也許從彩色片中找到了他理想的表現方式,進而,也可以說他的嘗試讓他食髓知味,於是他開始接二連三地重拍他黑白或默片時期的作品。所以說,1959年的兩部作品,前一部《早安》看起來大體上就像《我出生了,但……》(1932)的新釋,而後一部《浮草》自然是《浮草物語》(1934)的重拍,所以連片名都接近——儘管原本的片名是“蹩腳演員”。因此,來到《秋日和》也不妨說是他繼續做重拍練習的最後一部;雖說有一部分人傾向於把《晚春》跟遺作《秋刀魚之味》的關係看得更近些,這多少也著眼於《秋刀魚之味》幾乎將他自己許多標誌性的材料重新呈現了出來使然。不過本文的目的不在解決這個爭議,僅僅只是權宜之計地略做歸類而已。

小津明白自評過《秋日和》只是“差強人意”而已。即使如此,他敢做如是宣稱,其實還是有某種程度的自信。之所以選擇這部片來進行圖解也沒有太多理由,一方面想檢視一下這部“差強人意”的片有什麼高明或不夠高明之處,二方面,這部片也幾乎標示了某種終結——按最後兩部的呈現情況看來,小津有意做出一些改變,特別是就“多軸敘事”來向核心思想圍攻這一手法,哪怕這種改變在形式外觀上看來仍是那麼微不足道。

《秋日和》講的還是很耳熟能詳的故事:三輪秋子撫養有一女綾子,已故丈夫的三位好友田口、間宮和平山(其實主要是前兩者)雞婆地想為秋子把綾子嫁出去,分別給綾子介紹物件皆未果,才奇想不如先讓秋子再婚,並且將腦筋動到平山身上。秋子與綾子的平靜生活在這三位大叔的翻攪下,引起不小波動。最後,綾子還是嫁給了間宮推薦的人選後藤,而秋子則是保持單身,綾子的好友百合子則向秋子提議說她會不時來看秋子。影片起於三輪第六年忌日的誦經會,終於綾子婚禮(以及當晚三位大男人的點評與秋子獨自在家的情景)。

當然圖解小津的影片有利有弊,好處在於攝影機運動的缺乏,有利於截圖工作不至於因為“分節”而喪失了連續性的完整性;不過壞處也很明顯,分析小津的“靜態”影像似乎會少了某種解說場面調度的樂趣——但這也只是相對來說而已。不過,正因為顯著運動的缺乏,分析小津的“影格”更重依附於情節的說明,這點當然也是在圖解上比較吃虧的一點。總之,本文會試著用比較具體的方式來介紹小津精心經營的影像後面所暗藏的玄機。

在進入影片之前,有一個值得留意的事情,那就是在片頭工作人員字卡中,自本片起的最後三部片,在演員的部分基本上都取消了“角色名稱”,亦即,觀眾只會看到演員名而無角色名(圖01)。這意味著演員本身在小津影片中乃至每個演員給觀眾的形象,就決定了他們各自的內容;再說,反正小津許多影片中的角色名都大同小異,點不點出來似乎也沒那麼重要了。

2015072903

開場
這部片雖然從情節的經營上來看並不複雜,但是為了能在開場戲就將後續發展需要的種種議題都提到,影片花了兩個場段集成了開場戲,並且充滿劇作資訊。

在三四個空景介紹出舞臺——廟裡——之後,首先主要人物中優先登場的是平山(圖02)。

2015072904

看似剛從洗手間要回到席位上的平山,點出兩個訊息:一則關於他頻繁上廁所一事,這在後面還出現過兩次;另一則是點出“遲到”的印象,雖說他不是在這個誦經聚會上的遲到者,但卻是正在進行中的話題之遲到者。他們在聊什麼呢?原來是關於學生時期經常去光顧的炸豬排店。這裡的話題勾起“往事”這一主題。這一主題將一直伴隨著主要行動段——綾子出嫁——而直到片末。

在幾個“正反打”鏡頭之後,出現了重要的角色:秋子與綾子(圖03)。

2015072905

她倆的構圖恰與茶几旁的平山與田口(圖04)是相反的。秋子/綾子組合的出場鏡頭要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所以才會有重新構圖的情況。她們身上的禮服才點出了這場戲的基調:憑弔死者。不過就在她們出場前一刻,平山的杯子中葉梗立起來,田口開玩笑說:“在廟裡葉梗立起來意味著死去的三輪來看你了。”於是鏡頭帶到秋子與綾子,自然正是他們口中的三輪家屬。

2015072906

秋子的大伯(也是)遲遲到來,才點出這場戲的活動。在他到了之後舞臺轉往誦經處,算是小半場。這裡注意到兩個鏡頭(圖05、06),前一個鏡頭將三輪家人放在同一畫面中,然後穿插了一個懸念鏡頭(圖07),再回到這對母女身上時,大伯已經被擠出畫面了。這是因為那位“缺席者”之後將成為讓這兩位女性(象徵性)脫離三輪的推手,所以大伯被擠出框外,意味著“三輪”這個概念即將被推出去。中間夾的那個鏡頭也暗示了仍有一位遲到角色還沒來齊。

2015072907

接著用了三個鏡頭交代遲到的間宮的到場(圖08、09、10)。這是必要的,這三個鏡頭主要強調了間宮的慢條斯理,有效地將這個人物的特質給體現出來,所以我們看到圖08中他不慌不忙地放下外衣,再慢步走進誦經會場。之所以還需要圖09這個鏡頭,基本上就是人們觀察到的那樣:小津不喜歡讓人物穿過鏡頭,但又要在保留時間寫實性,所以安排了這個鏡頭。

2015072908

基於這部片的一部分講述了關於幻滅的主題,或者說,平靜中莫須有的不平靜,所以開場先來個葉梗直立,然後是關於寡婦與其女的故事,特別是寡婦在將女兒嫁出去之後,更孤寂了,孤寂這個詞在片中可是出現了非常多次。因此,開場的後半段,就是要將這兩個議題接著講下去。

2015072909

圖11在走廊空景中聽到笑聲也已經是小津的固定用法:彷佛影片中的各種段落都像是突然被攝影機帶到般突然。觀眾於是也像個闖入者,沒來由地參與了劇中人的生活。

緊接著的這一場戲主要提出兩個軸線:一條是由田口發難的說媒線,另一條是在秋子與綾子離開後,田口與間宮對餐館老闆娘講述的故事,接續著第一場戲開頭那關於炸豬排話題而來的“往事”系。這裡處理的方式為小津常規的各種正對演員的拍法,包括老闆娘來了之後,各種所謂“跨軸”的分鏡仍在持續著。但真正大幅度調度視線軸自然有其用意。其實在這場戲裡頭有過幾次轉調的跳軸,這裡就略舉一例:圖12是老闆娘來了後與眾人的關係位置,因為這個角度,所以當拍老闆娘個人胸上景(圖13)的時候這樣的視線是順暢的;可是這緊接著圖13的鏡頭是一個跨軸的反打鏡頭(圖14)。事實上每當這種處理出現時,話題基本上也都跟著有劇烈的轉折:前一刻還在講秋子年輕時多迷人,這一刻則說追到秋子的三輪不幸早逝。這個話題會持續延燒,甚至提供給最後沒能與秋子再婚的平山一個阿Q式的安慰——幸好沒有娶到秋子,否則沒准更短命了。

2015072910

對現實的捕捉

剛剛已經借圖08~10這三個鏡頭來指出小津對現實時間的表現有點不遺餘力。這裡再提供一個同樣的功能,但稍微再複雜一些的例子。這是田口回到家之後,跟太太確認那個本來要介紹給綾子的物件,才發現人家早就有婚約了。後來則先是跟丈夫吵架而負氣逃回家的女兒間一段對話(圖15),女兒說要替他把洗澡水再放熱一點,然後是與太太之間關於當年追求秋子事情的對談,太太自然是挖苦了田口一番,正當因為被消遣而心情不佳的情況下,小兒子出場向母親要吃的東西,然後轉向田口提醒說洗澡水還在放(圖16),這才使得田口更為光火:“你們這些沒救的傢伙!”簡單來說,小津刻意將和女兒、和兒子之間的對話中間,插入太太對自己的挖苦,實在是需要一方面在延續這個話題的噱頭,另一方面也要透過某種方式讓人物可以宣洩這種困窘。現實時間——針對買藥的話題——加深了人物的情緒之外化,這在編寫時,已經計算得非常嚴密了。

2015072911

結構與參數化

我們在前言裡頭提過這部片是以忌日誦經開始,秋子落寞在家作結,其實這是非常小津的處理。事實上,片中多處涉及到重現的場景與行動,這在劇作上固然嚴密沒錯,但在影像的呈現上,又該怎麼配合這種巧思呢?我們簡單這樣看:場一是廟裡,場二是餐廳一,收尾時的順序則是場三十四是餐廳一,而場三十五則是三輪家。這部擁有粗分下35場戲的影片,剛好對折起來,正中間是正式啟動第二門婚事——秋子的再婚。因此這個對折與對應就顯得非常明確了,甚至在影像上也是如此,於是我們能看到在廟裡頭(場段一)秋子的服裝(圖17)和片末房間內掛的禮服(圖18)——也就是綾子婚禮上穿的那件(只是多了一個腰飾,圖19)——是呼應的。

2015072912

用另一種方式來對應也是可以:場一到場二,跟場三十三到場三十四也通的。前者是誦經到儀式後的閒聊,後者則是婚禮以及儀式後的閒聊。那麼這種序列的第三個段落的相應情況就顯得有趣了。場三是田口家裡頭先是關於女兒與丈夫吵架事情,然後是替綾子找但落空的媒,之後再有年紀還輕的小兒子之間的互動:這個家庭其實挺完整的。相對來說,場三十五是百合子前來探望與招呼,並表示將來希望能常來,隨後又留下秋子一個人。如此對比場三的完整家庭,只有徒增秋子孤寂生活的落寞感。只是說,鏡頭在秋子的兩個神情(圖20、21)之間安插了圖18那件禮服,最後圖21的這一抹微笑又代表什麼呢?難道是一種參悟嗎?

2015072913

為求工整,小津經常會安排同一個空間來處理同樣的事情。這部片當然也不例外。比如間宮的辦公室總是在處理三輪家婚事最關鍵的部分:圖22是秋子來向間宮回禮(第四場),間宮立即就提到要給綾子介紹的新物件。圖23則是綾子來替母親送煙斗給間宮(第十場),這時剛好後藤進來送公文(圖24),間宮順勢捉弄了綾子:“就是這個女孩拒絕了你”(在這裡聰明地設計讓後藤再送一份檔,為稍後綾子與後藤在走廊上碰面做了鋪陳,圖25)。隨後在圖26是平山來拜訪間宮(第十八場),要請間宮去向秋子說媒;最後則是百合子到間宮辦公室來,向三位老男人進行質問(圖27,第二十八場)。

2015072914

2015072915

有趣的是,第四次來到間宮辦公室,就沒有志麻帶人走過走廊的戲,而是直接拍她把人帶到門口(圖27),這豈是因為既然已經有圖26走過一次了,所以就不用再重複了?不過從幾個重複中可以看到更有趣的細節差異:圖22、23、26三圖一比較,只有圖22裡頭秋子在這個鏡頭一出現時,已經走到了中間,然而這三個鏡頭都差不多是10秒鐘的長度,亦即綾子與平山的步調要比秋子快幾乎是一倍,那麼,綾子是年輕人,走路快還說得過去,平山呢?估計是趕著來請間宮去說媒吧!

同樣地,間宮辦公室附近的小餐館也背負了差不多的功能:第五場(圖28)中是間宮向秋子提出了另一個綾子相親的人選,第二十一場(圖29)則是間宮向綾子透露了讓秋子再婚的計畫。

2015072916

又如,綾子辦公室的屋頂也總是與友情有關:第十四場是綾子和百合子在屋頂對著列車向出嫁的同事送行(圖30),前一場戲演的就是綾子為了給這位同事送行,大家一起去登山的戲,這場戲一方面啟發了片末秋子與她出遊的行動,同時晚上在青年旅社裡頭算是因為杉山的關係而搭起了綾子與後藤的後續(圖31),於是隨後的“送行”戲自然也回頭來象徵了綾子自己婚事的走向;第二十五場是綾子對於母親即將再婚的不諒解沒能獲得百合子的諒解,暗自在屋頂嘔氣(圖32);以及第三十場是百合子向杉山解釋綾子與母親一起出遊的事(圖33)。

2015072917

當然這也就是小津的“參數化”特色:重複中的差異基本上就蘊含了進展。我們再試舉三輪家門廊為例。這個走廊一共出現在六場戲裡頭,分別是:第七場(圖34)、十二場(圖35)、二十二(圖36)、二十四(圖37)、二十七(圖38)以及最後一場(第三十五場,圖39)。

2015072918

2015072919

第七場是母親帶了兩門婚事的消息回家(圖34)。第十二場是母親與綾子一起吃了飯回來(圖35)。第二十二場是綾子得知母親可能再婚的消息後,落寞地走回家(圖36)。第二十四場是綾子雖從百合家返回,但母女兩人基本上還處於冷戰的狀態,基本上這個“無人”鏡頭已經暗示了母女關係與這個空間之間的質變,到底變成什麼呢?(圖37)接著在第二十七場由百合子走過時似乎已經有所暗示了(圖38)。但是雖然第三十五場有百合子來向秋子致意,帶來安慰,並表示希望將來能經常來這裡,可是一來走廊鏡頭沒有在這場戲的開頭出現,且當這場戲結束(基本上也是整部片的結束點)重現的走廊,跟之前相比,三輪門口的燈泡沒亮(圖39),似乎也象徵了某些意義,正如百合子向杉山表明的那樣,即使她的繼母待她不薄,但有時還是會跟繼母耍點心眼,因此就算百合子怎麼想來陪伴秋子甚至將她看成某種母親,但她終究跟秋子也不可能成為與綾子一樣的母女關係。

一場戲的構成

最後,願以片中的一場戲來解析小津的某些原則來作為本文的結束。這是第十九場戲,緊接著前一場是平山欲請間宮去向秋子提親,但間宮仍把這件事交給田口去做,畢竟要秋子再婚是田口出的主意。這第十九場的戲是在小酒館裡,三人約在一起,聽聽田口向秋子提親的結果。

整場戲起於酒館門口的招牌(圖40)也是小津特色。接著是內景的過道(圖41)仍是小津的節奏。間宮首先出場(圖42),這可能因為在三個人之間,他在職場上的職務最高,相對於個人時間上比較自由;另一方面,他在開場時的遲到,也就顯得特別諷刺了。

2015072920

再回到過道時,田口來到(圖43)。搭配上後面平山到場時(圖45)再重回這個過道來說,可以看出即使是同一場戲的內部,都可以玩這種參數化的場景,用以製造單場戲內部的節奏。田口走向間宮(圖44),這樣的鏡頭自然是先一步來到酒館的間宮不會被分配到的鏡頭,但在平山那裡也會再重現一次(圖46)——重要的是看到迎接來到者的反應,間宮轉過頭來向田口打招呼而在平山到達時,間宮跟田口沒有人轉頭過來打招呼,當然是心虛的表現了。

2015072921

在田口坐定(圖47)之後,基本上這裡的分鏡主要采兩人—單人正反打(圖48、49)—兩人—單人正反打這樣的搭配。分鏡的原則很簡單,基本上是誰說話就拍誰,但只要是涉及到兩個人一起幹的事情,就會回到兩人鏡頭,比如第一次回到兩人鏡頭時,是間宮問說“那綾子與後藤的事呢?”田口回答“我提過了。”間宮接著問:“那平山的事呢?”田口抱怨:“我還能問嗎?開口閉口都是三輪,簡直像上課一樣!”這是因為不管是綾子還是秋子的婚事,都是由他們兩人策劃出來的。第二次回到兩人鏡頭,則是田口報告完這次提親任務的失敗,以及他怎麼樣吃到秋子削的蘋果和拿到三輪留下的一根煙斗,間宮聽完頗能諒解地說“可是他很急呢!”田口無奈說“急也沒辦法,癢的話就讓他擦面速力達姆吧!”間宮附和“就擱一邊吧!”所以也是兩人一起將計畫給擱下的。順勢,轉成兩人一起等平山來,也算合理,平山這時也就到了。

2015072922

在平山到達之後,只有他坐定的那個鏡頭是三人一起入鏡(圖50),之後的分鏡主要雖仍是正反打,不過就變成間宮—田口這一兩人鏡頭(圖51)與平山一人鏡頭(圖52)交錯。這種“壁壘分明”的分鏡策略,在小津片中出現三人以上的戲(但多以三人為主),大多都采這種組合來搭配,亦即人物關係中,總是會有這種一對二的情況發生。

2015072923

所以類似的分鏡策略也同樣出現在第十六場戲裡頭,只要形成正反打的分鏡時,間宮和田口的雙人鏡頭(圖53)總是相對于平山的單人鏡頭(圖54),這種對立關係早就已經確立下來了。也就是說,計畫不用執行就知道平山一定是計謀的犧牲者。當這渾水恢復平靜後,三人才會回到各自分開的獨立單元,就像第二場與第三十四場,分別於誦經儀式與結婚典禮之後去續攤的餐廳戲就是這樣。

2015072924

小結

這部片中幾乎可說是出現了“嫁女系”題材作品裡頭唯一的一場婚禮(《彼岸花》開場別人家女兒的婚禮不算數),在婚禮現場執行了一個也是類小津的儀式:拍照(圖55)——彷佛這場婚禮是所有各個婚禮中唯一兩全的:長輩同意且屬於自由戀愛。這對俊男美女的組合基本上也算替其他影片填上了空缺。

2015072925

並且,若說在《秋刀魚之味》中,路子出嫁當天傳來附近小學的學生唱游歌聲,多少有點太刻意置放,這一定是《秋日和》裡頭的設置太成功使然:母女倆來到大伯父經營的旅社,恰好時逢學生畢業旅遊季,所以當秋子對綾子未來為人妻的聲聲叮嚀中,始終伴隨著學生的唱游歌聲,學生的純樸歌聲對應上即將出嫁而被迫捨棄這份純真,這就是小津的極大反諷了。這場戲的最後停留在山明水秀的畫面上(圖56,有一艘小船經過,擾動了平靜的水面),似乎又將之整個題旨拉回所謂的人世情理的永恆回歸?總之,畫面中的山水被框定在左右的窗框中,意味著:總有一個觀看的“人”在其後,這才是人事。

2015072926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