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彌勒熊 寫台灣史:【學校裡的銅像】二宮尊德與楠木正成


銅像統治學?

在臺灣曾度過學校生涯的人,一定對校園裡的蔣介石與孫中山的銅像,印象深刻,這些隨處可見的「偉人」,隨時代褪色消失並轉變意義。但,成為銅像的人,一向被標榜成學子們應景仰與學習的對象。他們有過人的品德、成就,值得憑弔紀念,但事實真相如何?卻未可得知,但銅像被握有權力者操作成政治統治及意志延伸,其意圖卻是非常明白的。

日治時期的銅像

臺灣在19、20、21世紀裡,經過三次殖民式的威權統治。第一次清朝使用了開墾殖民的模式,逐漸佔據原住民生活的場域。第二次在日清甲午戰役後,臺灣在1895年正式被日本統治殖民。許佩賢 說:「日本殖民政府如何透過教育進行控制,塑造適合殖民統治的人民」,似乎也可以貫穿之後國民黨在臺灣所實施的戒嚴統治特色之一。

我們先來看看日治時期的實踐,日領臺灣三年後,於1898年(明治31年)成立臺灣公學校,並頒布了「臺灣公學校令」,後來雖幾經修改,但其教育目的:「國民性格涵養、生活知識技能、熟習國語(日本語)」一直不變。其主要科目即是「修身」科。而修身四大綱領:「國民精神涵養、從順、誠實、勤勞」就貫徹在課程之中。

其中「從順」與「勤勞」的具體象徵,就是中晚期每所學校必安置的兩尊銅像:「二宮尊德」、「楠木正成」。這兩尊銅像,也被號稱為全臺灣當時數量最多的銅像。其實在日本也不遑多讓,曾有兩萬多尊 這樣的紀錄。

但一開始是如何啟動的呢?

日治教科書裡的「二宮尊德」

而根據大正四年(1915)由臺灣總督府都,所編印的公學校修身書:「卷四」,當中從第十一課:「忠實」,第十二課:「親類(眷屬關係)」,第十三課:「勤儉」,第十四課:「至誠」,第十五課:「公共心」,都是由二宮尊德先生擔任課文中的主角來看,官方戮力推薦以「二宮尊德」為國民典範的心態可想而知。

二宮尊德的形象,也在這般與學童朝夕相處之下,建立起他的修身四大綱領:「國民精神涵養、從順、誠實、勤勞」等德行項目,像是最佳代言人般的完美形象,這樣的印象,就算在戰後仍然深植人心,花蓮瑞穗百年老校:瑞美國小,就在2012年特地從日本購回二宮尊德銅像,讓他再現台灣 ,在臺灣與日本,「二宮尊德」一樣是推廣勤奮形象的最佳宣傳人物。當然,當代臺灣被當成軍國思想主義宣傳的日本武戰神「楠木正成」,就命運大不同了。

量身打造主題曲,更深入學童心靈的歌唱教學

另外,文字的鋪天蓋地還嫌不夠,在1915年的《公學校歌唱集》 中還規定了,公學校第四學年第六課,必須教唱描寫二宮尊德故事的歌曲:《二宮金次郎》,第五學年的第六課,必須教唱強調忠義精神的:《忠義御魂》。這些歌曲的編入臺灣公學校教材,雖然只比日本本國的《小學二年級歌曲》 課本晚了四年。但可見他們認為文字洗腦是還不夠,更要每日歌頌才能唱到心裡,才能產生真正為其所用的國民。

二宮尊德是誰?

二宮尊德 (1787年9月4日-1856年11月17日),出生於現今的神奈川小田原市,他因為對日本農業改革有大貢獻,而得到「農民聖者」的封號,當地還為他蓋了一座「報德二宮神社」,日本其他地方也有供奉他的神社。他在16歲時因父母雙亡,親戚商量將他與兩個弟弟拆散,長子尊德由大伯父照顧,而他知道自己一定要讀書不能當文盲,才不會變成「睜眼瞎子」。

於是在上山取乾草與木柴的路上,一手拿著書苦讀,之後更利用知識,在荒地中運用農民丟棄的稻苗種成功了兩斗米,後來更將技術用在開墾山地斜坡、河岸、路旁、沼澤等不毛之地,成為受人尊敬的節儉家、勤勉家,他這種完全靠自己力量的形象,深植人心。而他也樂於幫助他人克服困難。

後來更驚動小田原籓主(大久保忠真)與他訂下十年之約,將原本全日本最貧瘠的地方,經營成最井然有序最豐富的土地。而當初二宮尊德一手拿書閱讀,並背負重物勞動的模樣,就成了後來大家一直到現在都熟知的「二宮金次郎」雕像的典範了。

第一尊二宮尊德銅像設立於臺灣何地?

所以接著想問一個問題,那麼臺灣第一尊「二宮尊德銅像」又設立於何地?這讓筆者非常好奇,經過不斷的搜索與篩選一些資料不全的圖文,目前能找到的似乎是一段文字記載。

這一尊尊德銅像為臺灣第一,我覺得可信度不高,因為依照城鄉差距以及重點宣傳的模式來說,都不可能是「歸仁農村青年學校」,當然如果硬要說「是」的理由,那當然跟二宮尊德被視為日本農業聖者有關,目前也可能呈現給大家這一份資料,將來若還有更新的資訊,應該會非常有更新的價值。

楠木正成是誰?

楠木正成 被尊稱為戰神,他的七生轉世報效國家的傳說,在日本也是人人耳熟能詳,他的殉節處,於目前日本兵庫縣神戶市中央區的湊川神社,其造型特別動感,有別於一般騎乘姿勢。他生於日本有兩位天皇的南北朝年代,一生竭力效忠後醍醐天皇,曾以500人馬,大戰鎌倉幕府軍約20萬大軍,最後在湊川之戰陣歿,與其弟楠木正季互刺而死,並留下為國七生轉世之說。

被消失的銅像們?

這些被殖民者形象化來對殖民地「教育」的硬體,終究在日本發動太平洋戰

爭之後,也必須要跟著報效國家,周婉窈 在《大林學校的銅像哪裡去?》有非常精彩的敘述:「大林公學校校園原先有兩座銅像,一座是二宮尊德,一座是楠木正成。據家父周進國先生描述,二宮尊德應該就是一般常見的造型:孩童模樣,一面扛柴,一面看書。楠木正成,也是典型的騎馬配劍形象。

家父說楠木銅像「全身鍍金」,頗爲美觀。戰爭期間必須捐出金屬製品,該校老師捐出二宮尊德銅像,但不忍心捐出楠木正成銅像,把它藏在學校的倉庫。…..一九六○年代後半葉,該校在拆除倉庫時,清出銅像來。當時的校長賴心晴先生(在職1966-1972)將銅像當成廢鐵賣掉,所得歸公。」

從這邊我們可以發現國民政府來到臺灣之後,處理日治時期的軟硬體的態度,不是佔有、變賣,不然就是移用、塗改,這些歷史過往的行為,文字資料相當多,在此就不贅述了。

歷史軌跡的輪迴?

2018年的現在臺灣似乎進入了一種處於轉型正義的陣痛期,幾次在臺灣殖民的痕跡漸漸成為臺灣前進的背景與動力,回顧日治時期銅像的最終目的,除了鑑古知今,也當有開創美好未來的想望,這應該也是生活在臺灣的你我所共同期盼的吧!銅像的立與不立,消失與被消失,也期望只是臺灣政治、文化、經濟、國家前途的過程!

參考書目:
書籍:
1. 內村鑑三 著,陳心慧 譯《代表的日本人:深植日本人心的精神思想》(遠足文化出版,2013)。
2. 五稜郭工作室著,陳聖怡譯《日本籠城戰 /日本の籠城戦》(楓樹林出版社,2014)。
3. 李偉,《素質教育在日本》(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
4. 周婉窈,《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聯經出版公司,2012),P.505。
5. 許佩賢,《殖民地台灣近代教育的鏡像-1930年代台灣的教育與社會》(衛城出版,2015)。
6. 《臺灣總督府編印公學校修身書》卷四(大正四年,1915)。
論文:
1. 賴美鈴,《日治時期臺灣音樂教科書研究》,(藝術教育研究第3期,2002)
新聞報導:
1. 記者楊宜中-花蓮報導,《從軍近70年》二宮金次郎重回瑞美國小,(自由時報,201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