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TAIWAN

陳炳容:也談鄭成功與金門


一、楔子
四月底,參加本縣姐妹市台南市所舉辦的「鄭成功文化節」活動,其中有項名為「近代中國文化的解嚴與重建(鄭成功、劉銘傳)」之學術研討會,本縣籍李增教授於會中發表「鄭成功與金門關係述論」一文,近日又拜讀黃振良老師之大作「讀史知鑑」一文,興起些許感想。

現今,鄭成功深受海峽兩岸所崇敬,台灣推崇其開台墾拓功蹟,大陸則頌揚其驅逐荷蘭之偉業為「解放台灣,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兩岸各有不同的解讀,但皆致力於鄭成功之研究,及相關文物史蹟資料的收集展示。

中外學者研究鄭成功而撰述的專書或論文極多,但論述鄭軍在金門的實情者似不多見,做為鄭成功反清復明根基也的金門,如何看待這一段歷史?如何看待鄭成功?歷史貴在存真,讀史應知殷鑑,李、黃二人之論述,無疑的提供吾人探討「鄭成功與金門」另一個思索的方向。

筆者能力不足,無法就鄭成功本人及其史事做深入的探究與剖析,本文僅從金門地方文獻來看鄭成功(鄭軍)在金門的情形,做為研讀李教授與黃老師論文之迴響。

二、金門方志有關鄭成功的記載:
清道同年間林焜熿纂修,其子林豪所續修的《金門志》,仍沿用清代前期用「寇」的筆法來論述鄭成功,且以「偽」來指稱鄭方人物之官銜,至民國十年劉敬之《金門縣志》改「寇」為「攻」字,且去掉「偽」字,民國四十八年版之《新金門志》新增記載與鄭成功有關之史蹟二處,烈嶼城仔頂之會盟處,與後浦之練兵處。

民國五十七年版《金門縣志》除卷八人物志新增一篇<明鄭人物傳>,將原先列入<流寓>的明鄭人物,如魯王、張煌言等等改行列入此篇,並為延平郡王鄭成功及世子鄭經之傳,篇幅也較其他人物長,論述之觀點持正面頌揚之立場,此外也新增記載國姓井(位烈嶼下田)和成功井(烈嶼東林、已廢),太武山上之鄭成功觀兵弈棋處。(附帶一提的是山洞二側鐫刻「明延平郡王鄭成功觀兵弈棋處」數字,乃任職於社教館的黎先生所書寫,約民國五十六年時鐫刻,但弈棋誤寫成「奕棋」。)

位於夏墅的延平郡王祠,係時任國防部長的蔣經國所倡建,民國五十七年十二月興工,五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鄭成功之誕辰日落成。同年九月,文獻前輩郭堯齡先生「鄭成功與金門」一書出版,書中對於鄭成功在金門的遺蹟(含史蹟)及其生平,對抗清廷與驅逐荷蘭,開拓台灣之事蹟皆有詳細的探究。

總之,金門對於鄭成功之重視,乃在文化復興運動如火如荼展開之際,其旨在闡揚成功忠義精神,以砥礪軍民矢志復國之情操,居於時代背景之特殊,其史觀也難免有所偏頗,無法反映鄭成功在金門的真實面。

三、鄭成功與金門林木
清代官修《明史》記載鄭成功沈魯王於海,屆民國四十八年八月二十二日,駐軍在金門城東炸山採石,意外發掘魯王真塚,獲「皇明監國魯王壙誌」一方,此鐵証洗刷了鄭成功三百年來不白之冤。

筆者多次聽導遊人員解說金門風獅爺形成的緣由時,常謂金門本林木蒼翠之地,因鄭成功砍伐造船,導致風砂為害,此次在台南的研討會,一位住台南市的鄭先生,更表示據其祖先口傳鄭成功在金門時,連小樹也砍去做造船的木榫,筆者深覺將金門往昔風砂之害主因歸咎於鄭成功,恐也是冤屈了他。

民國十年版《金門縣志》卷五<物產‧貨之屬>載:「又舊多樟木,因鄭成功造船,砍伐殆盡,吾嘗聞之金門人云,是金門亦宜樟也。」可知是當時縣志編纂者據採訪口傳所得之資料,惟之後之縣志皆直書「舊多樟木,因鄭成功造船,砍伐殆盡。」間接導致吾人誤解鄭成功砍盡金門林木,才造成金門之風害。

金門島小,又乏高山峻嶺,自東晉中原義民播遷以來,歷經唐代陳淵以牧馬墾拓,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西元九七八年)已需繳納戶鈔,神宗熙寧,元豐年間立都圖,顯見北宋時金門人口已多,宋室南渡及宋末元興,更有許多百姓遷居島上,到明嘉靖、隆慶年間(西元十六世紀末),經過千餘年的繁衍與外移人口的不斷加入,時金門至少有七、八萬人口,迫於生活需要,勢必砍除林木為耕地,或製傢俱,或充燃料,故居民肆意之砍伐,而未曾有造林之舉,方是破壞金門林木之主因。

元代,金門設鹽場,共轄十個鹽埕,分佈在大、小金門各地,初期採煎煮製鹽法,鄰近鹽埕的林木,難逃被砍的命運,明嘉靖三十九年(西元一五六○年)倭寇大舉洗劫金門近二個月,史稱「庚申之難」,《滄海紀遺》載:「凡廬舍之空虛者,則一炬而焚之。」許多姓氏的族譜也不乏寺廟或宗祠等等建築被焚毀的記載,倭寇焚燒屋宇而波及金門之林木,也是導致金門風害加劇的禍首之一。

明代中、末葉,即鄭成功未入金門之前,金門之風害已十分嚴重了,茲引下列諸記載印證。

明隆慶《同安縣志》:「浯洲居海中,有風沙之苦。」《滄海紀遺》:「論至艱苦者,惟十八都為甚(按:指太武山以東),蓋此都遍地飛沙積壓,下戶之民,無尺寸田地者,十有八九也。」「浯地隘而瘠薄,加以風沙飄壓之患,民之有常業者無幾。」

蔡獻臣《清白堂稿》:「浯洲彈丸大海中,飛沙走石,田屋坵盤,半被沙壓,尤為獨苦。」

內洋《吳氏族譜》:「故鄉又未幾遭風沙所壓,遷居東山……又閱十數載而浯地播遷。」亦即內洋吳氏因風害而遷居今址,距清康三年(西元一六六四年)。金門被迫遷界尚有十多年,也就是明永曆初年已遷至今址。

明隆武二年(西元一六四七年)十二月初,鄭成功大會明文武舊僚於烈嶼,時金廈二島被其族兄鄭彩、鄭聯所據,肆虐無道,民不堪命,鄭成功於永曆四年(西元一六五○年)才取金廈二島作抗清基地,極盛時養兵近二十萬,戰艦數千艘,是時金門早已是風沙飄壓之島,恐怕能夠提供造艦的林木也已不多了。

鄭成功時期,大量的軍隊及眷屬進駐金門,食物與燃料之供應是一大難題,尤其在清廷實施禁海遷界之後,島民更是苦不堪言,眾多兵丁兵婦的強奪豪取,使金門的林木更徹底的被摧毀殆盡。

四、鄭軍在金門:
許多史書記載鄭成功之法紀威嚴,賞罰有格,將各項禁條刻板頒行,如夏琳《海紀輯要》云:「賜姓自興兵以來,軍律嚴明,禁止淫掠,犯者立斬,破城之日,諸軍雖爭取財物,遇婦人在室,則退卻不敢入,遠近稱為三代之師。」連站在反對立場的清進士鄭亦鄒所著之《鄭成功傳》亦載:「鄭氏兵興以來,軍律頗肅,無所淫略;軍行,孺子、婦人至與爭道。」故史學家黃典權便曾讚譽「鄭成功軍政最了不起的特色是軍紀特佳。」

金門賢厝進士盧若騰,隆武二年(西元一六四七年)時被任命為兵部尚書,起義抗清失敗後,歸隱家鄉金門,一意著述,時亦正是鄭成功據金門以抗清的時期,故其詩作保存不少珍貴的史料,反映明鄭時代戎馬倥傯下金門百姓的苦楚,與鄭軍猙獰醜陋的一面,以下若騰之詩作節引自《留庵詩文集》。

<番薯謠>:「……奈何苦歲又苦兵,遍地薯空不留荄。島人泣訴主將前,反嗔細事浪喧豗;加之責罰罄其財,萬家饑死孰肯哀!嗚呼!萬家饑死孰肯哀!」

<甘蔗謠>:「……豈料悍卒百十群,嗜甘不恤他人苦。拔劍砍蔗如刈草,主人有言更觸怒。翻加讒衊恣株連,拘繫搒掠命如縷。」該詩末二句,若騰以反諷的口吻云「因笑古人拙治軍,秋豪不犯何其腐!」

<田婦泣>:「海上聚兵歲月長,此來各各置妻房。去年只苦兵丁暴,今年兼苦兵婦強。兵婦群行掠蔬穀,田婦泣訴遭撻傷。更誣田婦相剝奪,責償簪珥及衣裳。薄資估盡未肯去,趣具雞黍進酒漿。兵婦醉飽方出門,田婦泣對夫婿商,有田力耕不得食,不如棄去事戎行。」

<庚子元夕>:「……悍卒猛於虎,縱橫任叱吒。晝而攫通衢,夜則掠廬舍。十室九啼飢,燈問誰借。:::」

此外<失馬>云「官軍昨南征,括馬忽及我。」以若騰之身分地位,其馬也被掠去,更何況一般百姓。<冷灶>:「猶憶十年前,糲飯足飽。六七年以來,但糜亦歡笑。去年艱粒食,飢賴山薯療,今年薯也無,冷灶頻斷燒。有田不得耕,耕熟復遭剽。……」此詩描述鄭成功率兵入金門以來,百姓生活每下愈況,幾近斷炊之窘況。

若騰另首<發塚詩>:「發塚復發塚,無數白骨委荒茸;高堂大廈密於鱗,更奪鬼區架柱栱。輪奐構成歌舞喧,夜深卻聞鬼聲……」究竟是何者所為?詩中並無明指,但后豐港《洪氏大族譜》記:「十四祖廷揚公以軍功授守備,……側妣先同次男弘扆公葬金門城西門外,後改葬湖尾鄉,三男弘韻公附葬其側,二樞為鄭開掘去,至丙寅年招魂合葬東洲……」洪廷揚係明忠振伯洪旭之父,洪旭乃明鄭股肱之臣,權高位重,其庶母之墳也被「鄭」盜劫而去,是否是永曆十七年(西元一六六三年),鄭經棄守金廈二島後,隆清之鄭軍所為,不得而知,但證之若騰之<發塚>詩,可知有些明鄭軍隊的行徑是令人髮指的。

若騰之詩中有「卒多而毒民,歲月無窮終」之句,大量明鄭駐軍在金門島上不斷的橫徵暴取下,導致金門百姓「歲歲給軍民利空」生活之悽苦,可想而知,何以兵卒敢胡做非為?主將之放任甚或唆使,無疑是罪魁禍首,鄭成功據金門之前,其族兄定遠侯鄭聯、建國公鄭彩已先據有金廈二島,肆虐無道,民不堪命。另一族兄鄭泰更為可惡,鄭成功曾二度委以守金門之重任,家貲以百萬計,民遭其毒。

《金門珠浦許氏族譜》之<世變、鄭泰之變>記:「鄭泰者,小名助,芝龍之遠族也。……隆武即位,芝龍以定策功晉太師,泰遂躐階宮傅,及芝龍入清,安平不守,泰收集餘黨奔逸島上,跨我城廓,開設五鎮,甚至朱門白屋,排闥直入,內屬外戚捕風捉影,悍卒豪奴,尋事構怨,乙未初娘之冤,尤令人髮指。初娘貞烈,牧洲盧先生傳,其事甚詳。至是而泰與吾家誓不共戴天矣。」

上文所指乙未年指永曆九年(西元一六五五年),鄭泰之子纘緒,因窺視有夫之婦初娘之美色,欲圖染指,被拒後,竟誣陷初娘之父偷金,加以酷刑拷打,欲逼初娘就範,鄭泰之妻呂氏亦執初娘拷打訊問,鄭泰並令家奴亂棒齊擊初娘,最後被鄭泰活活踢死。鄭泰夫妻及其子之惡行,天地不容,若騰為許初娘作(哀烈歌)一首,詩首先云:「哀矣乎!哀婦烈。烈婦之操霜比潔,烈婦之骨堅於鐵。烈婦之冤天地愁,鬼神環視皆泣血。」接下敘述事件之始末,詩尾若騰更氣憤的寫下:「我欲伐下山頭十丈石,表彰正氣勒碑碣。我欲磨礪匣中三尺劍,反縛凶人細磔剟。時當有待志未伸,慷慨歔欷歌一闋。哀矣乎!哀婦烈。」

五、結語:
鄭成功於永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金門料羅灣,祭拜海神媽祖,午後,親率二萬五千人分乘九百多艘戰艦,渡海東征台灣,於四月初一日(西曆四月三十日)登陸鹿耳門,但次年五月初八日薨逝,總計在台僅十三個月又七天。

鄭成功過逝後,據傳很早就有人於台南建廟奉祀,名為開山王廟,清廷於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也敕建延平郡王祠,至今台灣以鄭成功為主神的寺廟至少有九十四座,尊稱為開台聖王、開山聖王、國姓爺、國姓公、延平王等等,顯示台灣同胞對鄭成功的崇敬。

據傳在鄭成功的誕生地日本九州平戶,在二百八十多年前已建有奉祀鄭成功的廟宇,後可能因故倒塌,民國五十一年時,日本自台南市延平郡王祠分靈,也在平戶建「鄭成功廟」,每年七月十四日由官方主持祭典,平戶之鄭成功舊宅,也被指定為縣定史蹟(日本視鄭成功為日本人,並認為鄭成功是日本人開拓台灣之先鋒,故日本人之祭祀鄭成功,動機並不單純。)

反觀鄭成功曾以金門做抗清基地長達十多年,其部將也有許多金門人,何以金門民間卻無建廟奉祀之舉,從盧若騰之詩文中便可找出答案,明鄭有關裨益金門民生之建設闕如,僅視金門為抗清的跳板,橫徵榨取外,也帶給金門飽受戰爭的蹂躪,善良的金門百姓,只能無語問蒼天。

三百多年前金門先民受戰火摧殘的歷史業已遠颺,筆者努力從族譜找尋有關此段歷史的蛛絲,除《珠浦許氏族譜》外,其餘無對明鄭之不滿與批判的記載,倒是「遷界」之害記載不少,顯然生民對那一段歷史已默默承受,心存包容,歷史的教訓不該也不能遺忘,以之為殷鑑才是明智之舉,近代金門又歷經一段漫長的烽火歲月,而今砲聲雖遠,但似未真正休止,金門子民該如何突破歷史的宿命?該如何才能擺脫戰爭的夢魘?毋寧是值得吾人思索的課題。

鄭成功以一介書生,基於民族大義,矢志反清復明,及其驅荷開台的不朽事業,個人仍是無比的崇敬,謹抄錄延平郡王祠沈葆楨親題之楹聯做為本文之結束。

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

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

原文出處 金門日報
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4/32155/

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4/32175/

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4/3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