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開基建廟
「關渡」是由凱達格蘭族語「Kantou」而來,西班牙文獻中則記為「Casidor」;另因發音語系不同,故產生多整別稱,常見有「甘答」、「干豆」、「干荳」、「肩脰」、「墘竇」和「官渡」等,基本上是由平埔族語所音譯而來。直到乾隆25年(1760)續修《臺灣府誌》時,始出現「關渡」;日治時代一度改稱為「江頭」,但是光復後又恢復成「關渡」,並沿用至今。
據《諸羅縣志》所記,關渡宮創於康熙51年(1712),謂:「天妃廟:一在外九莊笨港街。三十九年,居民合建。一在鹹水港街。五十五年,居民合建。一在淡水干豆門。五十一年,通事賴科鳩眾建。」關渡宮是臺南以北歷史僅次於北港朝天宮的媽祖廟,信徒遂有「南有北港媽,北有干豆媽」的諺語流傳。鳩眾建廟的賴科是當時主管北臺灣「大雞籠社」(基隆及北臺灣沿海地區)原住民的通事,他的職權是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收取餉稅及指揮原住民從事勞役,故得以調度原住民從事關渡宮的創建工程。天妃廟初創落成,《諸羅縣志》記載其熱鬧情形說:「靈山廟:在淡水干豆門,前臨巨港,合峰仔峙、擺接東西二流與海潮匯,波瀾甚壯。康熙五十一年建廟,以祀天妃,落成之日,諸番並集。忽有巨魚數千隨潮而至,如拜禮然。須臾,乘潮復出於海,人皆稱異。」囿於物資有限與社會環境,僅以茅草做為屋頂、因陋就簡地籌建完成。
康熙51年是關渡宮建廟之年,是洋盜鄭盡心在淡水外海窺伺之時,關渡宮位居進出臺北盆地要津,是當地住民信仰重鎮,主管官署諸羅縣更加重視其資訊蒐集功能,積極改善其硬體設施。康熙54年(1715),也就是草創後第三年,即被重新改建成木構瓦頂的新建築。縣令周鍾瑄不僅從嘉義跋涉數百公里,前來臺北為重建的天妃廟題名「靈山」,還將關渡宮後山及臨臺北湖埔地數十甲,授予住持僧綿遠來招佃開墾收租,讓關渡宮得以永續經營下去。
清代移地重建
根據《諸羅縣志》所記:「天妃廟:…一在關渡門,原建山頂,康熙五十八年,移建山麓。」意即康熙58年(1719)時,原本興建於象鼻山山頂的天妃廟,往下移遷至山腰之間,移建的原因,推測是康熙33年臺北大地震造成的堰塞湖積水消退,從福建前來北投運載硫磺及雜貨的船舶,其停泊地碼頭的位置也隨著下移,廟宇為配合環境而隨之下移。
從現存關渡宮的石碑《關渡宮重修前殿碑記》,及大正五年(1916)〈北投公學校校長報告〉記載,清時期關渡宮曾經歷過多次的修建,如乾隆39年(1774)、47年(1782)、嘉慶17年(1812)、道光3年(1823)和光緒16年(1890)等五次,其他小規模修繕則未見記錄。
根據〈北投公學校校長報告〉的記載,乾隆46年6月因管理人鄧大鳳,以廟宇的方位不正而與庄民協議,其後決議由廟方出財產二千元,庄民捐二千四百元,在隔一年進行重建。乾隆40年代是臺灣經濟最富庶的時期,這次重建所支經費可說是清朝歷次重建最高者,使用石材也最多,捐獻者除本地人外,亦有福建及廣東籍民,今日關渡宮的基礎與規模皆由此次重建所奠定。目前關渡宮正殿,還留存鄧大鳯所立四點金石柱,就此推測鄧大鳯應為廣東籍或閩籍客家族,拜殿也留下署名「北投社弟子潘元坤、劉士損、金佳玉仝喜助」的龍柱,「北投社弟子」指的是北投地區的原住民,另有同安籍人捐獻三川門左、右兩側的龍虎堵石雕,足證此次重修是閩、粵及平埔族三大族群共同合作的成果。
嘉慶17年(1812)是為了修復此前地震損壞的部分,然因此時海盜迭起,造成海路不通,商業蕭條,百姓無錢,工程僅以修復為主。十餘年後的道光3年(1823)臺灣經歷了一次嚴重的颱風,關渡宮建築也因此受創嚴重,管理人陳愿淡等以廟產二千四百元,與庄民捐款四百元,於隔年的十月進行重修,當時的石窗和裙堵石雕仍被保留,且有「同邑太學生高國基敬奉」、「廣東饒邑鴻崗許國良敬立」、和「弟子臺長生敬奉」等落款,其中高國基、許國良為漢人,臺長生為平埔族原住民,故說明關渡宮一直是閩、粵移民及當地原住民的共同信仰廟宇。
於道光4年,是關渡宮在清朝最後一次重要修建,重建規模甚大,記載捐款人及捐款金額的石碑至今尚保留在關渡宮功德堂兩側石壁上,除了北投區居民、臺北盆地的大業戶、商號,甚至新竹、泉州郊商都熱烈捐款。
到了光緒16年雖有修復但規模較小,當年董事林煥光以廟財一千八百元及庄民捐款五百元,來修築破損及左右廂房;因光緒10年有法軍攻打淡水之役,經濟景氣受影響,修建規模比道光3年規模小。四年後的光緒20年(1894),因為甲午戰爭清朝戰敗、臺灣被割讓給日本,隔年日本派近衛師團從三貂角登陸,以武力接收臺灣,激起臺北義軍起來反抗。關渡宮因長期與官方維持良好關係,也有僧人參與抗日活動,正月23日日軍來到關渡宮進行報復行為,往廟內潑灑煤油、縱火焚燒廟宇,致百年古蹟焚毁大半。當夜八里蛇仔形高姓村民趕來搶救媽祖、觀音神像回村,藏匿於觀音山下的石壁腳,直到事平之後才又請回關渡。
日治時期修建
因關渡宮僧人曾參與抗日活動,導致日軍進入後予以報復性的焚毁。但明治30年(光緒23年,1897)地方平靖後不久,鄉民開始重新建立廟宇。據〈北投公學校校長報告〉所載,當年董事林大春及翁源隆協議,以廟財二千元及庄民樂捐四百元籌資修建。關渡宮因有廟產租金的收入,故大部分的經費由廟方負擔,地方人士只需負擔百分之二十,主導此次修建的人是關渡出身的商人林大春。
現存《重修關渡宮碑記》記載林大春為勸緣首事,捐龍銀二百元,再加上其他信徒共計捐龍銀一千二百七十六元,結算後尚缺龍銀八十五元,林大春再捐款補足缺額。當時臺灣媽祖廟已多,雖已有多座廟宇,但關渡媽祖地位在信徒心中仍相當重要,為了凸顯此歷史特性,廟宇落成後便取名為「關渡宮」,且沿用至今。
不過因毀損嚴重,二千餘元的經費仍不足支用,直至明治40年(1907)林大春奉總督府的許可,向臺北、桃園、新竹及宜蘭等地方募捐,得款八千餘元,遂將廟宇的改建擴大規模迄今。至於林大春年事已高,故由魏田英協助完成後續工程。
日治初期日本曹洞宗傳教師佐佐木珍龍,申請將關渡宮納入為分支寺廟,但至明治40年(1905),臺灣總督府為改善臺灣特有一田二主的怪異現象,取消墾戶大租權,讓實際持有土地的小租戶為地主,故政府酌以政府債券作為補償,但債券不能兌換變現,對關渡宮的經營產生很大壓力,爾後曹洞宗可能此因素放棄與關渡宮的上下寺關係,改由地方政府北投庄役場管理,庄長即為關渡宮的法定管理人。
關於關渡宮遭颱風破壞而修繕的記載,可見《臺灣日日新報》大正2年(1913)6月1日(漢文版):「關渡宮廟宇因遭暴風雨破壞,信徒發起募捐修繕中,近來參拜者每天達五六十名之多。」數年後又遭受暴風雨的破壞,消息被登載於大正12年(1923)與昭和10年(1935)的《臺灣日日新報》,以及被記錄在〈關渡宮重修前殿碑記〉中。
戰後當代營建
民國34年8月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開羅宣言規定日本需歸還自1895年以後取自中國的土地。10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派陳儀來臺接收,在臺灣設立臺灣行政長官公署,原臺北州改稱臺北縣,由連震東接收,北投庄改稱北投鎮,鎮長初由官派。光復後由北投鎮公所接手管轄,維持日治時期的管理人制。
光復初期,關渡宮前的關渡街是淡水河進出北投鎮的吞吐口,是通往關渡火車站的唯一要道,經多年戰亂破損不堪,民國39年世居關渡街的陳紅英與關渡宮管理人陳水藤首先發起居民樂捐修建關渡街,獲得街民支持順利完成。當時關渡宮也需重建,但廟方管理單位北投鎮公所並無修廟預算。民國42年陳紅英與眾多關渡漁民基於感恩媽祖庇佑,在北投鎮長廖樹、副鎮長郭元禮、關渡宮管理人陳水藤、關渡里長黃元壽支持下發起成立重建委員會,由陳紅英掛名「重建人」,邀請關渡出身的漁民及從事建築業的黃定等先生參與。
新建築從民國43年底開始興工,46年落成,建物為前媽祖,後觀音二殿,兩側室仔供奉三官大帝、文昌帝君、註生娘娘的傳統格局。此次修建經費未見徵信碑,但由關渡宮正殿四點金石柱分由廖樹、郭元禮、陳水藤、黃元壽四人署名,可知重建工程由北投鎮公所主導,陳紅英並於正殿內乾隆46年鄧大鳯原立四點金柱石柱上署「重建人陳紅英」等字,另與黃定於拜殿捐獻花鳥石柱。至民國51年,關渡宮即維持官、民並存的運作模式,官方的管理人由北投鎮公所指派,民間則負責重修事業,黃定並於民國46年繼陳紅英擔任召集人。
民國52年葛樂禮颱風重創臺北,淡水河積水不退,水利單位發現關渡宮對岸觀音山延伸到淡水河的山勢「獅子頭」,與關渡丘陵延伸至淡水河之象鼻地形相挾自然形成「獅子頭隘口」,原是天然漁場,卻成為颱風來時妨礙臺北平原淡水河下游排水的原因。
民國53年政府將獅子頭地形炸毀,剷平象鼻山,遷移象鼻山上的慈航寺及五十七戶民宅,以拓寬淡水河道,導致關渡地區地形、地貌巨變。為因應此新局,黃定邀集陳有福等地方人士開始籌劃成立管理組織來規劃關渡宮重建事宜。當時廟宇通行的管理組織名稱為「(廟名)管理委員會」,但關渡宮卻擬成立「董事會」,遂未獲政府同意,停留於籌備時期,而黃定先生膺選為首任理事長。
黃定先生的構想是以朝天宮的五軒起建築格局規劃重建關渡宮,先後邀潘澤漢、潘澤儀建築師協助規劃建築空間。首先將正殿媽祖殿墊高十尺,三川殿建築線前推五十尺,建立五軒起三縱列大建築,接著挑高正殿,再將廟兩側室仔拆除新建觀音殿及文昌殿,即正殿為媽祖殿,左側為觀音佛祖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右側為文昌帝君殿供奉文昌帝君及關聖帝君、註生娘娘。原觀音殿改建為三樓高凌霄寶殿,底層為財神殿,並打通至知行路,外闢停車場。另打通古佛洞,新建千手觀音殿及觀景平臺,另以象鼻山屋宇拆遷所遺留之棄石,整建後山的靈山公園。
三川殿及正殿的整建工程約在民國54年至58年間完成,其木構承作則聘請名師黃龜理先生負責造作,並新雕鎮殿媽祖、觀音及文昌三神佛聖像。同時黃定先生墊資收購位於關渡宮後山坡地千餘坪,整建為廣渡寺,中央正堂為黃定先生獨資建築,董事會決議應歸由黃定家族永遠供奉歷代祖先神位,其前為地藏王菩薩,其左、右供一般信徒進主;興建完成後,繼於其上興建藥師佛祖殿,中供藥師佛,兩側殿供奉五百尊觀音菩薩立像及信士長生祿位,廊下奉祀十八羅漢,整個工程於民國59年竣工。民國58年為娛神之需,於三川殿前建一天壇,面向關渡宮中門,供節日演戲酬神之用;於廟宇拜殿兩側建鐘鼓樓,左方建功德堂,奉祀歷代開山及歷代功勞者,工程於民國59年峻工。
關渡宮原有古佛洞,深約三十餘尺,二戰時期被深挖至一百餘尺,供百姓防空避難之用。董事會決定予以打通至知行路山腰,民國62年2月動工,洞壁以《華嚴經義》所載觀音顯化救人濟世故事雕於石板上;面對淡水河建千手觀音殿,洞外為一觀景臺,可觀覽關渡平原及觀音山美景,工程歷時三年至民國66年竣工。民國69年又於正殿龍邊興建種福池,立「種福池碑記」記其緣起。
興建古佛洞時,接著興建三層樓高凌霄寶殿,並向臺灣省水利局申請挖通財神洞,但未獲准。至民國71年莊阿螺任董事長始興工,工程從原觀音殿開挖,打通至淡水河濱,於出口處增建福德正神殿供信徒朝拜,另於洞口左側興建香客大樓,工程至民國73年落成。民國73年黃定回任董事長,財神洞右前方近淡水河濱原有抽沙場,次年由關渡宮提供二百萬補償金請其拆遷另闢建停車場供香客停車使用。財神洞、香客大樓竣工後,接著又將凌霄寶殿擴建為六層樓高,於民國75年竣工。陳有福任內完成圖書館新建工程,於民國89年竣工。同年8月,陳林富接任董事長,任內又重修財神洞,補強洞內結構,重做洞內門神、神殿結網,神龕網目木雕,重新彩繪按金,並增加牆面浮雕石刻及木雕天上聖母事蹟十四幅,重修凌霄寶殿,完成內部裝設。民國92年聘請名匠師以傳統營造法式整修前殿,先後完成前殿木造結構、天花板結網整修並彩繪按金,屋頂剪黏、殿內外石雕、門神木雕則重新置之,使本宮兼具傳統與現代建築之美;整個前殿重修工程,於民國94年竣工。民國96年又於宮外邊坡新雕了「天上聖母靈應神蹟」六十九則,記錄媽祖故事與關渡宮的歷史發展,圖文相證。民國100年開始整建香客大樓,102年至103年又整修藥師佛殿天花彩繪,藥師佛像重新按金,又重雕十八羅漢及兩側觀音立像,增置藥師佛燈座供信眾祈求平安。
從民國34年臺灣光復後至今,關渡宮的管理權初由北投鎮公所主導,民國43年至46年參與關渡宮重建的人有:陳振榮、洪金火、廖樹、陳水藤等先生,士紳則有:陳紅英、黃元壽、黃定等先生。民國52年噶樂禮颱風以後,黃定先生主導籌備成立民間管理的董事會組織,經二屆籌備,至民國58年始正式成立董事會組織;其後歷屆董事長:潘杉、莊阿螺、陳有福、陳林富、黃正雄等先生,均用心經營,使關渡宮成北臺灣最輝煌之殿宇及媽祖信仰中心,其事蹟將永為後人懷念。
歷史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