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瑩發(中央研究院人社院地理資訊專題中心博士後研究)
馬鳴山鎮安宮祀奉的神明為「五年千歲」,眾多信眾暱稱為「五年王」,五年千歲與五府千歲不同,實際上是由十二位王爺所組成;因逢「寅、午、戌」年即舉辦大型慶典,民眾稱為「五年到」或「五年大科」,是以稱十二位輪值之王爺為「五年千歲」。有趣是,五年大科並非真的五年,實際上為四年一次的盛典,但前一科年之年尾與第一年重疊,所以稱為「五年到」,民眾為表尊敬簡稱為「五年千歲」。
延伸閱讀:「衝」到政府掠袂著的五年大科
五年千歲之來歷,在民間社會有許多版本,若僅依照其姓氏,大抵上與南部道壇所用瘟醮內所請的瘟神姓氏大致相同,實際核對<清醮三五朝文檢>(呂應翔抄本、道光辛巳年)、<靈寶祈安禳災醮事文檢全章>(張德麟抄本、同治庚午年);<靈寶禳災水火祈安清醮文檢>(贊化壇吳忍源抄本);<祈安清醮文檢>(保護壇洪天才抄本);<道教醮事科儀範本文檢部>(曾椿壽抄本)等科儀本,可以發現這十二位千歲之姓氏,與南部道教科儀本中的行瘟與解瘟之神姓氏相符,先不論這些行瘟與解瘟之神是否皆為同一組神,但仍可由五年大科的信仰特質、儀式特徵,乃至於普遍王爺信仰的現象,來了解五年千歲的信仰特徵具有「代天巡狩」「查察善惡」「行瘟解瘟」的輪值特徵。由此亦可知,五年千歲極有可能是經歷時代演化,才成為今日臺灣民間為信徒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的萬能之神。
五年千歲十二位王爺各有其造型與職掌,馬鳴山鎮安宮主要是以盧千歲為正殿鎮殿之神,輔以值科侯、薛千歲為主要神尊。但是分靈宮廟與信眾,除以三尊神尊為迎請對象外,各分靈宮廟與信眾也會因為各種神緣與神蹟,而分靈十二位王爺,或以某位王爺為主神,形成豐富的信仰面貌。
五年千歲十二位千歲值年與信仰特徵表(資料來源:馬鳴山鎮安宮)
值年 | 千歲姓氏 | 千秋日 | 造 型 | 戰甲 | 帽子 | 衣服 |
子年 | 張千歲 | 三月初四日 | 粉面黑鬚 | 文袍身 | 頭戴文帝帽 | 米黃色或橙色龍袍 |
丑年 | 徐千歲 | 八月初三日 | 粉面白鬚 | 文袍身 | 頭戴金貂相帽 | 黑色龍袍 |
寅年 | 侯千歲 | 五月初五日 | 青底花面紅鬚 | 武甲身 | 頭戴三翅王帽 | 青綠色龍袍 |
卯年 | 耿千歲 | 五月初七日 | 紅面無鬚 | 文袍身 | 頭戴四角金冠 | 紅色龍袍 |
辰年 | 吳千歲 | 三月初三日 | 粉面黑鬚 | 文武甲 | 頭戴三翅王帽 | 金黃色龍袍 |
巳年 | 何千歲 | 八月十二日 | 粉面黑鬚 | 文袍身 | 頭戴文帝帽 | 米黃色或橙色龍袍 |
午年 | 薛千歲 | 五月初六日 | 粉面無鬚 | 文武甲 | 頭戴二龍冠 | 金黃色龍袍 |
末年 | 封千歲 | 五月初一日 | 黑底花面黑鬚 | 武甲身 | 頭戴元帥帽 | 紅色龍袍 |
申年 | 趙千歲 | 三月初八日 | 粉面黑鬚 | 文武甲 | 頭戴文帝帽 | 金黃色或橙色龍袍 |
酉年 | 譚千歲 | 十二月初一日 | 紅底花面黑鬚 | 武甲身 | 頭戴四角金帽 | 黑色龍袍型 |
戌年 | 盧千歲 | 五月十二日 | 紅面黑鬚 | 文袍身 | 頭戴文帝帽 | 米黃色龍袍 |
亥年 | 羅千歲 | 正月十二日 | 粉面無鬚 | 武甲身 | 頭戴二龍冠 | 紅色龍袍 |
馬鳴山信眾除遍布全台外,也不少移民分靈千歲往海外庇佑,讓千歲威靈庇佑四海,但是除各地信眾外,透過信眾的不同參與形式與所在的區域,可分為五股、香庄、分靈信眾三個層級。
- 祭祀核心:五股十四庄
馬鳴山其主要祭祀範圍的五股十四庄,跨越雲林縣褒忠與東勢兩鄉,為褒忠鄉的馬鳴山、六塊寮、新厝仔、芋頭厝、有才寮(含北興)、田洋、褒忠,東勢鄉之媽祖埔(媽埔)、月眉、復興、昌南、同安厝(含同北)]等村莊。馬鳴山鎮安宮的祭祀與管理組織,皆由上述聚落所組織而成「五股」來辦理。早期馬鳴山由十庄會管理,分別為:月眉、媽埔、六塊、有才、昌南、新厝、芋頭、呂厝、同安、馬鳴山,至光緒十三年才由十庄會改為五股會,五股組成庄頭有些許變動,目前所看到的約是在民國四十年後成形的五股組織。早期主要為各種祭祀分工之組織,現在則是綜合寺廟管理與祭祀參與的組織,廟方的管理委員會由各股推派,形成祭祀與管理成員合一的組織,目前五股的組成為:
主會股:馬埔、六塊、褒忠。
主醮股:同安。
主壇股:新厝、芋頭、有才。
主普股:月眉、田洋。
三官首股:馬鳴山、昌南、復興[。
從其五股的名稱看來,主要是參與每年冬祭(謝平安醮典),以及五年大科的大祭典(三朝清醮)所組成的祭祀組織,由此也能看出鎮安宮的主要祭祀空間。
- 香庄:雲嘉平原的跨界之神
馬鳴山的第二種主要信仰範圍為:「香庄」,香庄為五年大科前來迎請五年千歲的聚落或寺廟,大致上主要分布於雲嘉平原上,登記表上的單位統計約三百餘個,主要以雲林縣、嘉義縣的沿海、平原鄉鎮的聚落為主,以及從雲嘉平原遷入嘉義市與其他縣市的移民,所形成的廣泛範圍。每逢五年大科時,五年千歲的信仰範圍就非僅限於此,還包含進香、香路等其他類型的祭祀儀式,這時的香庄,就會因為迎王、送王的儀式層疊,形成豐富多元的信仰型態,並且由三百餘個庄頭,擴張超過五百個自然香庄。在五年大科最主要的二個月期間,整個雲嘉平原超過五百個庄頭投入迎送王儀式,每日約可有六十個庄頭同時進行請王、遶境等相關儀式,雖然各地規模大小不一,但數量與密集度之高,使人相當震撼。同時,也因為迎五年王是傳統社會遺留重要的祭典儀式,這使五年大科成為雲嘉地區唯一得以跨越縣市鄉鎮藩籬,展露原始聚落信仰特徵的神明。
- 分靈:隨靈驗與移民擴散全臺
除此之外,馬鳴山鎮安宮也是臺灣五年千歲的信仰中心,在雲嘉地區有眾多分靈外,隨著千歲威靈遠播,以及戰後雲嘉移民的帶動,許多宮廟或是私人都前來分靈五年千歲,前往臺灣各地建立寺廟宮壇,構成鎮安宮的第三層信仰範圍,即是以五年千歲為核心的分靈寺廟宮壇所組成,範圍遍布全臺。據統計資料,分靈五年千歲的宮廟,初期主要是以香庄核心的雲嘉地區為最多,而後隨著民國六、七十年代隨都市化移民與臺灣神壇興起,尤其1970-1980臺灣經濟起飛,都市邊緣興起大量的小型加工廠或是建立加工處區,吸引大量中南部與澎湖的移民往北部都會區與高雄市兩向集中,所以大量移民攜帶原鄉神明到北部、南部,並陸續開壇建廟,大量隨著雲嘉信眾分靈南北都會區,以及慕名而來的信眾分靈,讓五年千歲澤披全臺。
每四年一次的五年大科,不僅香庄、香路的廟宇,各分靈廟宇也紛紛回到鎮安宮請王,使科年期間的廟埕湧滿人潮,全臺各地都能看見迎請五年千歲、恭送王爺的祭典儀式,這使每次的「五年到」,讓五年千歲成為那一年度臺灣移動最頻繁、最忙錄的神明。
原文出處 民俗亂彈(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