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認知中,建國中學(建中)的前身就是臺北一中。建中也將臺北一中納入自己的校史。然而,建中首任校長張耀堂的任用案上,明明白白寫著任用原因是:「查省立第二中學已改稱省立臺北建國中學」,於是原臺北二中校長張耀堂繼續擔任建中校長。這是怎麼回事呢?
日治時期臺北一中、三中、四中的學生皆以日本人為主,只有臺北二中的學生以臺灣人居多。以1941年度為例,
臺北一中:日959人、臺27人
臺北二中:日192人、臺519人
臺北三中:日638人、臺87人
臺北四中:日125人、臺29人
1945年,行政長官公署接收後,將臺灣學生居多的二中改為臺北一中,原一中、三中、四中的臺灣學生合併於臺北二中,在原一中校舍上課。原一中的日本學生則編入臺北四中,也在原一中校舍上課。換言之,同一地有兩校,分別收納臺灣學生與日本學生。因此,臺北二中校長張耀堂同時兼任臺北四中校長。
一中與二中互換招牌的戲碼也在臺南上演,且持續至今。不過,臺北只維持一個月。不知是否臺北的數字調換把大家搞得一塌糊塗,1946年1月,行政長官公署決定臺北的中學棄用數字。於是,原為臺北二中的臺北一中改名成功中學,接收臺北一中校舍的臺北二中改名建國中學,收容日本學生的三中、四中分別改名和平中學、仁愛中學。臺北二中兼四中校長張耀堂也就順勢成為首任建中校長、兼仁愛中學校長。隨後,因日本學生引揚,仁愛中學停辦。
雖然臺北的中學很快就棄用數字,但仍在35學年度(1946)的學校概況表留下痕跡。臺北四所中學的排序是:成功、建國、和平、仁愛,對應的就是一中到四中。附帶一提,表中的「臺北高級中學」就是原臺北高等學校,也因日本學生引揚而停辦了。接收該校校舍的師範學院(師大前身),與「臺北高級中學」是不同學校。不過,現在師大也將臺北高等學校納入自己的校史。
總之,我們確實可以說:「建中繼承臺北一中的校舍與臺灣學生」(雖為數不多)。或者,「日治的臺北一中於戰後改制為建中」,也還說得過去。但是,「臺北一中改名建中」這個說法,其實不太正確。
原文出處 葉高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