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BOOK

葉高華:洪惟仁、紀敏雄與我《臺灣社會語言地理學研究》


高三的時候,我不想讀學校的書,就常常跑去臺中公園旁的一家書店讀書。這家書店是紀敏雄博士辭去美國高薪工作回來開設的,名為「臺灣本土文化書局」,賣的都是臺灣文史書籍,也常舉辦讀書會。最特別的是,這裡的書可以借閱。還是窮高中生的我常跟紀博士借書回家看,看完再擺回架上繼續賣。由此可見,紀博士開這家書店的目的不是營利。直到有一次,我借閱洪惟仁寫的《臺灣方言之旅》後,終於從口袋掏出鈔票給紀博士,「這本我要自己留下來。」

我爸講的臺語與我媽講的臺語,發音常常不太一樣。從小我對這種情況感到困惑,但又沒受過任何正規臺語教育,不知道怎麼講才正確。直到我看了《臺灣方言之旅》,從小縈繞於心中的困惑剎那間解開了。原來我爸的發音與我媽的發音有系統性的對應關係,可以舉一反三。而且我還可以知道哪裡人講話跟我爸一樣、哪裡人講話跟我媽一樣。從此,我對於講臺語的信心大增,不僅更熱衷於學習臺語,也開始關注語言現象。

後來我才知道,當學院派的漢語學家還在韻書上咬文嚼字時,只是一位小助理的洪惟仁率先跑遍臺灣各地,記錄人們實際上如何講話。《臺灣方言之旅》正是這些調查行程的札記,雖然算不上正式的學術著作,卻啟發一大批語言學家走出韻書,到土地上研究語言。

高中畢業後,我的求學歷程不曾涉及語言學,但從未忘懷初見《臺灣方言之旅》時的興奮,不知不覺就在書架上累積一整櫃語言學相關書籍。雖然我的專業無法研究語言本身,但忍不住就開始從側面研究語言的地理現象與社會現象,因而得以接觸到洪惟仁本人,那是我初見《臺灣方言之旅》15年後的事情了。彼時洪教授已從學校退休,但退而不休,努力將他累積三十年的調查成果整理出版。但是他太吹毛求疵,下鄉補調查沒完沒了,轉眼間又過了8年,據說把退休金也花掉了。

我很榮幸事先閱讀《臺灣社會語言地理學研究》書稿。江湖傳言洪惟仁是個非常堅持己見的人。不過我發現我提出來的建議,他多半可以聽進去。其實,他堅持的是道理,而且對自己非常有自信。但只要你說得更有道理,他會立刻接受的。一個蹺課時意外受到啟迪的高中生,想不到能在二十多年後回饋這位啟迪者的代表作,而且還獲得他的稱讚:「臺灣的語言學家耽溺於形式語言學,不關心語言生活。你是在補救這個缺口。」這實在是學術生涯中最令人雀躍的事情。

奇妙的是,讓那位高中生得以接觸洪惟仁作品的紀敏雄,正是洪惟仁的高中同學。感謝紀博士開了那家書店,接住逃離教室的我。我永遠懷念您。

原文出處 葉高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