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康文炳:【說明性語言與指示性語言】一家、兩區和兩國


**
禪宗不立文字,有其道理。畢竟,作為溝通的工具,語言文字帶來的理解與誤解是一樣多的。

但我們這些嗜食人間煙火的人,倘若不深究語言本質,恐怕也只能在文字障中,無明一生了。

我們學校的語言教育,夾帶著太多道德倫理的訓誨,以致我們往往分不清「說明性的語言」與「指示性的語言」的不同。

「說明性的語言」是對事實的陳述,如「今天變冷了」,說的是客觀溫度的變化;「指示性的語言」則是對影響的期盼,如同樣有人說「今天變冷了」,可能是暗示你幫他關窗戶。要判斷一句話是「說明性的語言」還是「指示性的語言」,需要被置於語境中理解。

政治上,許多「指示性語言」常常被偽裝成「說明性語言」。例如「兩岸一家親」,就是混淆語言的本質,企圖愚弄別人的認知。

其實,只要對兩岸現實語境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兩岸一家親」不是「說明性語言」── 每天軍機侵犯、動輒軍演,兩岸「親」什麼呢?

說話者是把「指示性語言」──兩岸「應該」一家親的個人期盼,偽裝成狀似客觀的「說明性語言」,以便用言語來影響、指導、控制別人的認知與行動。

同樣的,台海兩岸是「兩區」還是「兩國」,也涉及「說明性語言」與「指示性語言」的判斷。從「說明性語言」來看,台海兩岸的現狀當然既是「兩區」也是「兩國」。堅持台海兩岸是「兩區」而不是「兩國」的人,其實也和說「兩岸一家親」的人一樣,表達的是他的「願望」,而無關事實。

**
如此說,並不是要否定「指示性語言」的重要性。

「說明性語言」讓我們得以理解世界、增進知識。而「指示性語言」的價值,則在於讓我們對世界懷有理想與目標,並將知識貢獻於世界。

重要的是,我們應該養成把「說明性語言」與「指示性語言」區分開來的思考習慣。

如果我們把「說明性語言」誤當作「指示性語言」,那麼我們就無法了解真實的世界。而如果我們把「指示性語言」誤當作「說明性語言」,我們就會時感挫折。例如,倘若我們把「信任別人」這樣的「指示性語言」誤當作「說明性語言」,我們對現實世界的理解就會過於天真,而容易受騙上當。

政治、廣告、愛情,都是如此。

原文出處 康文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