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BOOK

孔誥烽:帝國、族群空間與事件:評《熟番與奸民: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


原文出處 台灣社會學第43期(2022年6月)
孔誥烽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韋森費特政治經濟學教授
《熟番與奸民: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10月,上中下三冊,1,284頁。

柯志明教授的《熟番與奸民: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下稱《熟》)是經過二十年深潛研究的結晶。在2001年出版的《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下稱《番》)一書中,柯志明描述與解釋了清政權如何在管治台灣時發展出「生番在內,漢民在外,熟番間隔於其中」的特有三層族群制,進而描寫清政府在台灣操作族群分化,分而治之,再生產與鞏固了清代漢人、熟番和生番的空間區隔。

台灣長期處在中國歷史之外,屬於南島民族的原住民部落社會與政治,跟對岸的漢人農耕社會與中央集權官僚政治,有天淵之別。荷蘭東印度公司於1620年代在台灣建立殖民政權和港口後,閩南等地漢人開始移居到台灣拓殖。到了海商鄭氏家族驅逐了荷蘭勢力,以復明為名在台灣建國,一個有別於明清大陸帝國,以漢人移民和原住民衝突交往互動為肌理的多元族群社會於焉誕生。到了鄭氏政權覆亡,清政府不情不願地將清皇帝口中「孤懸海外⋯⋯欲棄之」,「自古未屬中國」、「屬海外地方,(與中原)無甚關係」的台灣併入清帝國版圖,便產生了如何管治台灣的難題。

柯志明在《番》勾畫了清政府作為外來政權,在台灣利用和重構族群政治、逆轉熟番土地流失給拓殖漢人、扶植熟番地權以緩衝漢人與生番區域並發展出族群三層制。這一學說推翻了主導前人研究清代台灣的「統治經濟說」(清政府為了減少管治成本所以原封不動保護原有的熟番地權)和「國家剝削說」(清政府名義上保護熟番地權,但實際上通過賦稅徭役剝削熟番,引致清統治後期熟番土地大量流失、熟番流離失所)。

《番》對清代通過族群政治管治台灣的討論是靜態和籠統的。
《熟》的主要成就,便是在《番》的基礎上,通過巨量的檔案資料,動態和細緻地敘述十八和十九世紀多個衝突、抗爭與鎮壓的事變,怎樣造就族群三層制的長成、演化與崩壞。《番》的討論環繞漢人、熟番與生番之間的族群政治,《熟》則進一步細分「漢人」與「熟番」,將漢人內部的漳、泉和粵(客)亞族群間的分野與衝突,以及熟番內部階層分化後的社會階層衝突,也納入討論框架。

如果說《番》樹立出有別於早前在解釋清治台灣占據主導地位的「統治經濟說」和「國家剝削說」的「族群政治說」,開展了三個學說間的持續對話,那麼《熟》便是「族群政治說」的結案陳詞。《熟》憑藉清政府中央檔案到地方文書的浩瀚資料,以及鉅細靡遺地以岸理社為中心,勾畫出橫跨兩百年在地政治社會史的宏大氣魄,可說是為相關討論一錘定音、確立「族群政治說」主導地位的力作。

《熟》分為三大冊,一共多達一千二百多頁,還包括一本配合書中文字的《乾隆臺灣番界GIS地圖》小冊子。上冊討論清政府在1721年朱一貴起義之後,以三層族群制穩定台灣社會建立有效管治之構想,以及執行後的變異。中冊討論三層族群制確立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下的異化和新的矛盾衝突之生成,並敘述這些矛盾衝突最後怎樣導致台灣十八世紀最大規模的林爽文起義。下冊則討論在林爽文起義被鎮壓後,清政府改革三層族群制的意圖,以及三層族群制在十九世紀日治台灣前夕的瓦解。

三層族群制的動態生成、演化與崩壞
清政府將台灣併入帝國版圖之後,一直將管治的範圍限制在漢人為主的低地社群,對於原住民聚居的平埔與高山,則視為管治範圍以外。清政府無力也無意將國家權力伸延到界外,但卻擔心界外成為低地「奸民」的避難所與聚合地,最後威脅到清政府的低地政權。

清政府在朱一貴起義之後,認識到漳泉粵客漢人穿越清政權不及的番界墾殖,相互間爭奪土地資源利益,導致漢人亞族群在國家權力不及的地區各自組織武裝自力攻防。這些民間武裝威脅到清政權的國家壟斷暴力,最後發展成反清起義。起義後,清廷認定界外私墾是動亂之源,因此構思確立漢人、熟番、生番區域的硬性區隔,重建中間區域因為漢人多年私墾下大量流失的熟番地權。清政府的算盤是,以國家力量幫助熟番地主(即番頭家)再生,寄望他們通過對中間地域的地權支配,幫助朝廷抵擋漢人越界墾殖。

但國家的構想只是構想。經過熟番、漢人各種勢力的實踐介入與官府無可奈何的默許,族群三層制在現實運作上,變得離原先構想相去甚遠,而且不斷變化。作者在圖1-1(頁4),簡要地歸納了這個構想與現實的落差,以及體制的演化軌跡。

在政權的構想中,界外平埔的熟番中間地帶的社會經濟主導模式,應該是漢人止步、以熟番地主自耕為基礎的小農體制;但現實上清政府重構界外平埔的熟番地權,導致熟番社會內部的分化與鬥爭。熟番地主開始向漢人社會招佃,然而熟番地帶最後並沒有出現熟番自耕的理想,而是出現番業漢佃的體制。族群三層制終究無法制止漢人進入番界,漢人不單以佃農的形式出現在熟番地區,更由於熟番地主勢力擴張、官方默許熟番地主在劃出新界外的田園埔地招佃籌措隘番口糧,而被招募到熟番地區東部沿山地區開墾。這造就了離低地清政權更遠,由沒有官方承認保障的漢人私墾者組成的無政府社會。

這個無政府私墾社會,是漳泉衝突在十八世紀中後白熱化的背景。私墾漢人各自組織祕密會社和建立社群武裝,使得分類械鬥越演越烈。清廷判斷居主導地位的漳人不馴,泉人和粵系客人則樂於被國家收編成為壓制漳人之義民,於是清政府一直權宜地利用和助長漳泉間的矛盾、分而治之。直到漳泉械鬥衝突發展到清廷感到統治受到威脅,決心介入打壓這些民間組織與武裝時,漳州移民林爽文與他的漳人會黨拒絕繳械,揭竿而起。林爽文起義乃是十八世紀後期,帝國各地撼動清統治大規模起義的第一炮,亦是清政權統治台灣的最大危機。

當清廷幾經辛苦鎮壓了林爽文起義之後,嘗試再改造三層族群制,修補十八世紀以來發展出來的管治體制內的裂痕,防止起義再生。但十八世紀末與十九世紀初,清政權在台灣和帝國其他地區,已經出現捍衛壟斷暴力的疲態,唯有開始使用更權宜的方式,例如將國家武力外包給地方團練,維持短期的穩定。這在十九世紀初台灣,體現為漢族武裝豪強的出現,以及政府容許熟番菁英經營武裝而出現的屯番制。自然地,這種將維持治安穩定的責任外包給漢番地方武裝的捷徑,同時也令地方衝突白熱化,造成台灣更難管治。隨著漢族豪強一起出現的,還有漢族豪強債主通過債剝典佔奪取熟番土地。這些乃是十九世紀末日本進駐台灣以前熟番產業流失,流離失所遷移界外的根源。

作者通過豐富細緻的敘事,有力地向讀者呈現清治台灣三層制在兩個世紀之中,在國家政權、漢人與原住民各群體之間複雜互動下之生成、轉化與瓦解。作者以龐大、無人能出其右的海量資料,豐富並鞏固了清治台灣的族群政治說,日後任何歷史學家或社會科學者要討論清治台灣的管治與政治,《熟》肯定是書目中必不可少而且占據中心地位的參考。

潛在的比較和全球分析:台灣、清帝國與世界體系
作者專心確立對清治台灣史的宏大詮釋,回應台灣研究的核心問題,在一千多頁的篇幅中,提供豐富史料,足以讓後續研究者來回應和鏈接清史其他方面的問題意識,並且通過比較台灣的案例與清帝國其他地區的族群政治,探討台灣的獨特性或與中國各地的相似性。換言之,這部作品除貢獻於清治下的台灣族群政治,更能夠啟發清史和世界史的新研究方向。

就《熟》啟發我們將台灣對照清帝國其他地區,並進行比較分析而言,清帝國在十七世紀末鎮壓了三藩之亂,結束鄭氏政權之後站穩腳跟,在十八世紀上半葉開始沿著原來明帝國版圖的邊域與外圍積極擴張。在整個十八世紀,清帝國的版圖增長了一倍。新增的西北與西南疆域,都是人口以非漢人為主的「化外」地域。清帝國對於這些新增少數民族地區的管治—其實統治的滿洲人本身也是少數民族,採取了短期的區隔與長期的漢化政策。

在短期區隔方面,清政府延續明帝國的土司政策,容許少數民族地區的土著菁英實施自治並維持原來的風俗和社經體制。清政府在這些地區也實行類似在台灣施行的族群區隔政策,防止漢人進入原住民地區爭奪土地資源引發衝突,但在這些新併入版圖的地區,族群區隔只是短期的權宜管治策略。長遠來說,清廷都是鼓勵漢族移民墾殖,以降低原住民的人口比例,待時機成熟便進行改土歸流的行政改造,建立朝廷的直接管治(例如 Millward 2009: Ch. 3; Giersch 2006)。

相對於以區隔換取時間再邁向融合的邊區政策,清廷在台灣從建立政權到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的兩百多年來,族群區隔似乎更為恆久。雖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區隔政策在實踐上無法阻止漢人越界私墾,但起碼在表面上,清廷從未像在帝國其他地區一樣,明確地在原住民區域推動漢人殖民、同化與直接統治。台灣的這一個例外,值得通過比較研究進一步確定與解釋。

這個台灣例外的一個可能原因,當然是台灣海峽對於清帝國來說,一直是難以克服的地理屏障。清政權作為一個內陸強權,若要在台灣建立直接統治,在人員與兵員上相較其他地區面臨更嚴重的挑戰。鄭氏政權覆滅後,清廷曾有過是否將台灣納入版圖抑或放棄的辯論,最後清廷選擇在台灣低地建立政權,卻將番界以外定性為「海外」不予管治,實際上是在放棄與納入台灣之間的妥協。由此觀之,台灣就算在十八、十九世紀併入清帝國之後,也是沿著一條與同樣被清帝國吞併的中國大陸不同的獨特道路發展。台灣與中國的分途,並未因為滿洲人同時征服兩地而止。

就《熟》將清治台灣放在世界史脈絡而言,若書中敘事的年份,能捨棄清朝皇帝年號表述,而代以近年各地明清史研究較常用的西元年作為敘事的時間軸,則有助我們將明清帝國發生的事件與同時間在全球各地發生的事件關聯比較,發現當中的直接或間接聯繫。舉例而言,書中敘述清帝國治台策略的轉變與台灣在地社會的互動部分,或許使用哪種曆法作為敘事的時間軸,都無甚所謂,但到了十九世紀,這便可能會造成解釋上的分別。

書的下冊談到自道光初年始,漢族豪強債主通過債剝典佔令熟番地主失去土地流離失所,乃是熟番地權與族群三層制最後瓦解的關鍵路徑。對於金融資本忽然在台灣舞台活躍,作者未有深入的論說與解釋。但若將皇帝年號(道光初年)換算為西元年,我們可發現漢族豪強債主的忽然坐大,剛好發生在十九世紀初清帝國被加速鑲嵌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並且因為世界經濟波動所及出現銀荒和通縮(「道光銀荒」),各地不少農民因為糧價暴跌而陷入債務危機和破產,地方政府因為稅款下降陷入財政危機之時(可參考Rowe 2022)。金融資本在台灣的崛起肆虐,與這個世界史、清帝國史上的宏觀突變,中間有何連結?如果兩者有關聯,那麼我們可不可以將「三層族群制的瓦解乃是體制內部矛盾衝突結果」的論斷,修正為瓦解源自體制內部矛盾與外部變化的重疊和加強?這是在地決定論和在地、帝國、世界多重決定論兩種解釋框架之間的分別。

國家理論的空間轉向與政治社會學的事件轉向
《熟》一書雖然沒有直接回應西方學界近年有關國家形成學說的新發展,但其實書中的內容與這些新發展的交錯比比皆是。例如同時是政治學家與人類學家的James Scott,在一部近作中提出東南亞高地構成一個低地國家政權無法管治,原住民社群因此能逃離和抵抗國家魔掌,進行無政府自治、他稱之為佐米域(Zomia)的空間(Scott2010)。台灣原住民社群,在很多方面都符合Scott描述的東南亞高地原住民社群佐米域。但《熟》所呈現的低地政權無法管治的界外空間,絕對不是Scott筆下的世外桃源烏托邦。在那個國家以外的區域,不同社群互相爭鬥,其生成與發展都離不開和國家的互動及衝突。台灣國家空間以外原住民區域的案例,展現出挑戰具爭議性的佐米域學說的巨大潛力。

《熟》有關清國家形成的敘事,也在有意無意間實踐了社會學國家理論近年的新趨勢。例如都市—政治社會學者Neil Brenner等,在修正各種社會科學國家理論時,便提出國家空間(state spaces)的概念,批判過往的國家形成和管治理論都將國家視為具體地理環境以外的抽象體制,無視國家的生成與操作均受限於特定的歷史地理空間;而任何的建構國家企劃,總是包括空間布局的經營(Brenner 2004; Brenner et al. 2003)。《熟》的論說,正是這一國家理論的「空間轉向」(spatial turn)之極佳範例。

此外,書中通過考察國家與社會各集團間的偶發互動,探討清政府建構台灣管治的發展與轉化,則體現了近年社會科學重新重視「事件」(events)的趨勢。政治學和歷史學者 William H. Sewell Jr.批判社會科學有關近代國家形成的文獻,認為Charles Tilly以來的討論,都傾向將國家政權總體化和陷入目的論的謬誤。這些傳統理論假設國家的發展都是按照固定的邏輯或藍圖直線地進行,無視許多重大的政治與管治轉向,其實都是偶發事件衝擊的結果(Sewell 2009)。不用我多說,《熟》解釋清代管治台灣策略的轉變,乃由非線性、偶發、非事先決定(non-deterministic)的歷史事件占據中心位置。這正好示範了這種從事件出發理解宏觀體制發展,被稱之為「事件導向社會科學」(eventful social science)的新方法。

任何著作,即使逾千頁的巨著,必然無法兼顧任何問題的所有方面。《熟番與奸民》也不例外,但作者利用巨量資料,通過詳細的敘事,嚴謹地重構清帝國如何利用和改造在地族群政治以統治台灣、並引起新的衝突與抵抗。柯志明為我們架設起一個理解十八、十九世紀台灣政治與社會,精密且宏大的框架。這套書也引導我們留意新近社會科學國家理論和清史、世界史與十八、十九世紀台灣的關聯,以及種種還未解答的問題。這些問題為作者和後進們提供了一個尋找新研究題材與方向的寶貴提示。解決現有的學術爭論,指出新的研究方向,是任何學術經典可以為學界提供的最大貢獻。擺在我們前面的,毫無疑問,乃是一部對台灣社會與歷史研究影響深遠的經典。

參考文獻
Brenner, Neil. 2004. New State Spaces: Urban Governance and the Rescaling of Statehood.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enner, Neil, Bob Jessop, Martin Jones, and Gordon MacLeod, eds. 2003. State/Space: A Reader.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Giersch, C. Patterson. 2006. Asian Borderlands: The Transformation of Qing China’s Yunnan Frontie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illward, James A. 2009. Eurasian Crossroads: A History of Xinjia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owe, William T. 2022. “Economic Transi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p. 48-86 in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China. Vol. 2, Part I, edited by Debin Ma and Richard von Glah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ott, James C. 2010. 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An Anarchist History of Upland Southeast Asia.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Sewell, William H. Jr. 2009. Logics of History: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