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大結束後的第一個交易日,無視美股在上週五的大漲,香港恆生指數直接下跌超過1千點,最後勉強收在1萬5千點之上
對應台股收在12,857左右,兩者之間只差不到20%
什麼意思呢?意思是恆指再跌個10%、同時台股漲個10%,兩者就會黃金交叉了
也許有些資歷淺的投資人會說:「港股台股還差快2千點,很遠好嘛!」;但你知道,兩者之間的差距曾經是以倍數在計算嗎?
我投入股市的時候還不到20歲,是母親以「你唸那個科系吼~感覺很容易失業啦!」為理由,帶我去證券商開戶
當時去的還是「寶來證券」(後來被元大收購),當時寶來的特色就是注重軟體介面,以及強調透過複委託投資海外股市,因此只要瀏覽寶來下單軟體,很容易就看到港股行情
當時的台股大概才6、7千點,恆生指數已經快2萬了;後來2007年10月,恆指一度衝上3萬點,而台股還在萬點關前裹足不前
我最常從心底冒出的感受就是「香港指數怎麼可以拿~~~摸高啊!」
當時兩岸關係逐漸解凍,金融業西進成為顯學,但是中國各種金融規則曖昧不明,因此赴港就成為最佳替代方案
我到現在都還印象深刻:畢業的學長姊不論進了什麼外商或大型金控,大家的反應頂多是「喔!」;但要是傳出「XX學長/姊去香港的_____工作耶!」,得到的反應必然是「哇!!!」
曾經,香港是台灣金融從業人員的逐夢終點;外資機構充斥及自由市場海納百川的充沛動能,使得水漲船高的不只是香港房價,還有所有聚集在那的人們的美好夢想
然後,也就,沒有然後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記憶猶新,國安法、反送中,然後就是上週的20大
你可以說國安法是為了提供更穩定的環境、也可以說「50年不變」本就只是政治語言,甚至你想指著反送中抗議的年輕人鼻子說「你們這些暴民」,我基本上也都尊重
(反正這世上總是不缺舔____的人)
但問題是:資本 – 就是錢啦 – 永遠用最真實的反應,以及最的快速,告訴你:哪裡才是它們應該停泊的地方
李嘉誠走了,外資走了,掌管富豪金庫的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走了;仍有許多人聲嘶力竭喊著:「不會的,香港會迎來更安定的局面!一切都會好轉的!」
但你知道嗎?香港最安定的時候,連喊都不用喊;當還需要喊的時候,就表示香港早已不再是「亞洲金融中心」了
富人絕不會拿自己的錢開玩笑,外資機構對區域沒有感情、有的只是利益考量;但那些被留下來、又走不了的香港人呢?
我幾乎可以預見,未來的某天,港幣也將要跟美金脫鉤,改以釘人民幣作為聯繫匯率基礎
到那個時候,只要台灣的科技硬實力仍在,也許將變成香港年輕人使用下單軟體時,看著台股說:
「台灣加權指數怎麼可以拿~~~摸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