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臉書寫到17世紀荷蘭人就在台南種小麥、做麵包,結果有一千多按讚、一百多分享,並有很多人留言提問,我整理一下在此回答。
#語源:你說台語pháng是在日本時代引進的パン(Pan),日文又源自葡萄牙語pão,好像法文、西班牙也叫「胖」。
是的!麵包的拉丁文Panis,拉丁文是歐洲很多國家語言的字源,包括葡萄牙文pão、西班牙文pan、法文pain、義大利文pane,發音都相近。但英文bread、荷蘭文brood、德文brot則有差異。
我2019年春遊日本,在東京街上看到一家麵包店的店名是法文Le Pain。法文Pain可貼到「Google翻譯」聽發音,不是痛的英文Pain。
基督宗教有一首拉丁文聖歌〈Panis Angelicus〉,Panis就是麵包,此歌中譯「天使(天國)的麵包」,第一句:Panis angelicus fit panis hominum,直譯就是:願天使的麵包,成為人們的麵包。
如果想聽,這是帕華洛帝1978年的版本:
#台語俗胖:一般人為是便宜的吐司。
在明治時代,日本人把傳統的甜點「菓子」,融入西方人的パン(麵包),創造了「菓子パン」(菓子麵包),例如著名的紅豆麵包。
在日本時代,台灣主要有兩種麵包,一是「食パン」(shokupan)指西式吐司麵包;一是「菓子パン」(kashipan),指日式甜麵包。
台語稱吐司麵包為sio̍k-pan,有人以為sio̍k是「俗」,便宜的意思,其實是日文漢字「食」(shoku)的發音被省略為「俗」。
那麼日文「食パン」的「食」字是什麼意思?我查了日文網路資料,有一種說法是「當做主食的麵包」,我想大概就像一般說米飯是主食,配菜是副食。
品質好的吐司未必便宜,近年流行的「生食パン」(生吐司),灰熊貴!
此外,日本的油炸麵包「揚げパン」(age-pan)也引進台灣。這種一般做成橢圓形的麵包,以高筋麵粉加上鹽、糖、雞蛋、奶油、酵母等揉成麵糰,經發酵、膨脹後,再包裹麵包粉油炸,把麵包炸得外酥內軟,常見使用咖哩內餡。這種油炸麵包就是「基隆廟口營養三明治」的起源。
#包仔與麵包:你說荷蘭時代的麵包台語叫「包仔」、「包仔師傅」(sai-hū),但現在是分開稱包仔師傅、Pan師傅。
我說荷蘭時代台語說「包仔師傅」,這是有所根據,主要來自當年荷蘭人以羅馬拼音編寫的的台南原住民西拉雅語《聖經》的〈馬太福音〉。
根據翁佳音解讀:〈馬太福音〉有關「五餅二魚」神蹟故事中的餅(麵包),西拉雅語稱之Paoul,聽起來很像閩南語的「包仔」(pau-á),可見當時西拉雅語吸收了閩南語的詞彙。此外,西拉雅語稱麵包烘焙師為Soihu,聽起來也很像閩南語的「師傅」(司阜,sai-hū)。
#麵包的台語漢字:日文パン(Pan)已融入台語,有沒有中文字?
戰後,麵包的台語ㄆㄤˋ仍在民間廣為使用。2010年底,台灣的「パン達人手感烘焙」連鎖麵包店開幕,媒體以日語「パン」與國語文「胖」諧音,稱之為「胖達人」,但此店已於2014年初停業。
2010年11月,吳寶春在高雄開設第一家「吳寶春(麥方)店」,這是麵包的台語ㄆㄤˋ首次被正式寫成新造的中文字「(麥方)」。
(我以前是此店常客,再貴也會買來送人,但自2018/12/11感覺他傷害了台灣人的感情,已拒買至今。)
後來,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使用「麭」字稱麵包的台語ㄆㄤˋ。
*左圖:東京的麵包店Le Pain。
*右圖:張源銘的「舞麥窯」自磨麵粉天然酵母石窯麵包,位在基隆市暖暖區暖暖里暖暖街,一連六個暖,再硬的心都會融化。
原文出處 曹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