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TAIWAN

缺藥的事實 患者該怎麼辦?|藥師公會建議可改用「三同」藥物


台灣30年最大缺藥潮出現!近來不僅缺蛋,藥荒的問題也像滾雪球般擴大,台灣面對30年來最大的缺藥潮,讓食藥署、衛福部十分頭痛,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表示,4月底前將成立「防缺藥中心」,總統蔡英文也承諾,「藥品通報機制已升級為藥品通報協調中心,讓醫院、藥局、診所間互相流通、支援,可以更即時流通藥物。」

缺藥的事實擺在眼前,患者該怎麼辦?藥師公會建議可改用「三同」藥物,也就是同成分、同劑量、同劑型的藥物來替代;或是當藥局缺藥時,改到藥物較充足的大醫院領藥;最後若醫院也缺藥,再請醫師更改處方用藥。

不過,藥物替代在現實層面有許多困難,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王明媛說,例如治療男性攝護腺肥大的「多適達」、或治療胃食道逆流的「艾胃逆服」,目前都無藥物可取代。

若要請醫師更改處方用藥,也有其危險性。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急救插管藥物Cisatracurium是「大白肺」(肺纖維化)患者的重要救命藥物,缺貨後健保署建議替換藥物為Rocuronium,這個藥物容易造成插管後癱瘓的副作用?

降膽固醇的明星藥物「立普妥」日前也缺貨,恐影響上百萬名三高患者,缺藥情況持續惡化,已經讓民眾難以有選擇權 。

具有醫師背景的台灣基進北市黨部主委吳欣岱就表示,美國的FDA網站顯示,原廠藥(brand drug)和學名藥(generic drug)雖然同樣通過嚴格的機關檢核,無論是藥物成分和作用機轉都相同,但還是會有微小的差異,例如佐劑、身體的吸收效率等。

吳欣岱說,實際的臨床經驗也發現,很多患者本來原廠藥吃得好好的,醫院換藥改成學名藥,血壓控制就不如以往穩定(當然或許相反的狀況也是有的),所以原廠藥與學名藥並非完全一模一樣。

吳欣岱強調,希望更多人能重視「選擇」的重要性,讓患者在一定的醫療知識基礎下,和醫師共同做出對自己健康更有利的選擇。

原文出處 警政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