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BOOK

【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


書名:【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
作者:蘇峯楠, 石文誠, 張安理, 鄭勤思, 陳怡宏, 李文媛, 莊梓忻, 莊竣雅, 謝燕蓉, 曾婉琳, 曾明德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2/06/02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5325916
叢書系列:Visualizing Taiwan
規格:平裝 / 296頁 / 17 x 23 x 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

內容簡介
《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時間、人間》
首部曲
橫跨 500 年、30 幅珍貴全彩地圖
以全新角度認識臺灣歷史的面貌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收藏與研究之集大成
完整呈現博物館歷史學的新高度

「臺灣」是什麼?
從島嶼到海洋,從城市到鄉村,從山林到平原,《看得見的臺灣史》系列第一冊「空間篇」,以30幅獨特的地圖,探索不同尺度、不同面貌的臺灣,探索從16到21世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如何描繪和想像這個島嶼國度,為它的外部與內部劃出政治的、族群的、文化的界線;島嶼上的人們又如何不斷突破和跨越界限,創造出多元而豐富的生活空間。

本書由臺史博館員共同研究與書寫,訴說地圖與地圖背後的故事,透過歷史學與科學檢測等方式,除了介紹地圖的來龍去脈,更針對每張地圖的時代、人物或圖像細節,進行深入分析,從17世紀以前島嶼逐漸浮現的身影、各方人群的交織輪廓,到帝國殖民下的大製圖時代,與二戰結束至今的多元表述,讓我們對500年間的臺灣,有了不同焦距的觀看方式。

有些地圖帶我們進入城市、街區或特定空間的微觀細節;有的彷彿觀景窗,呈現出不同人群對峙形勢下的特殊視野,展現臺灣歷史舞臺上不同人群交會互動;有些地圖全力追求「精確」與「完整」,為現在的我們提供不少歷史細節,有些地圖卻不乏有虛幻之景的存在。隨著政治上的開放,更有些人使用地圖,傳達自己的聲音與意見,見證了臺灣愈來愈寬廣與自由的未來道路。

★隨書附贈縮小35%之〈十九世紀臺灣輿圖〉 & 縮小65%之〈五十萬分一臺灣蕃地圖〉經典復刻

=========

專業推薦
吳密察(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李毓中(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序)

如果說人類數百年繪製地圖的歷史有何規律,那就是新地圖永遠來自舊地圖的組裝與拼貼。在這個意義上,這三十幅地圖不會只是讓人們發思古之幽情的「史料」;它們或許可為新的「臺灣們」得以誕生的沃土,而這些臺灣可化身為盛 開的花朵,歡迎遠方的小王子回家。——洪廣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

策劃單位簡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位於臺南。為了書寫、蒐藏臺灣的歷史與記憶而誕生,2007年成立、2011年開館,已累積14萬件典藏、推出超過100檔特展,以「大家的博物館」為己任,努力摸索著島嶼上不同人們的觀點。館藏文物最大的特色,是反映了臺灣許許多多重要的歷史時刻,以及人們如何在臺灣生活的物件,有時會令人感到奇特、惆悵或者懷念,每一件文物都有著獨特的溫度感與背後的歷史刻痕。

=========

主編簡介
蘇峯楠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研究助理。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專注臺灣史、地圖史、歷史地理、圖像研究、物質文化。有《紫線番界: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地輿縱覽:法國國家圖書館所藏中文古地圖》等地圖史料解讀整理成果。

=========

目錄
書系總序 看見臺史博,發現新臺灣/張隆志
導讀一 三十幅地圖,不只三十個看臺灣史的方法/蘇峯楠
導讀二 地圖、臺灣、小王子/洪廣冀

輯一 十七世紀以前的身影浮現
01 臺灣島的初登場?——東印度與大韃靼地圖
02 裂成三塊的臺灣——中華領土及海岸線精確海圖
03 三百年前的文創商品——福爾摩沙島與漁翁群島圖
04 西班牙間諜的大員攻略報告——艾爾摩沙島荷蘭人港口描述圖
05 尋找黃金河的荷蘭人——中國沿海地區海圖:廣東、福建與福爾摩沙島

輯二 王朝與各方人群的交織輪廓
06 在歐洲招搖撞騙的假臺灣人——十八世紀初福爾摩沙地圖
07 皇帝跨國委託畫地圖,卻只畫了一半?——福建省圖
08 不單純的山水畫——十九世紀臺灣輿圖
09 海怪、異獸與世界中的臺灣——坤輿全圖
10 上帝的版圖——福爾摩沙島宣教地圖
11 人人得以占之的「無主地」——臺灣信報及臺灣全圖
12 「後山」的持有證明——全臺前後山小總圖
13 從打狗到恆春的熱門路線——南部福爾摩沙圖
14 化外之地好營生——濁水溪上游聚落與道路手繪地圖
15 清法戰爭的見證——內港繫泊處與澎湖群島圖

輯三 帝國殖民下的大製圖時代
16 掌握殖民地的關鍵知識——臺灣諸島全圖
17 開箱新領地的首府——臺灣臺北城之圖
18 消失在地圖中的探險隊——生蕃探險踏測圖
19 統治者的填充題——五十萬分一臺灣蕃地圖
20 水道鐵路施工中——嘉南大圳平面圖
21 糖、鳳梨、商店街——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之內信用案內臺灣地方:彰化
22 空拍機視角的旅行指南——新高山阿里山案內
23 全島規模的成果發表會——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鳥瞰圖
24 一位公學校五年級生的地圖世界——「雜記帳」裡的手繪臺灣地圖
25 打了個想像——米英擊滅大東亞建設大觀宣傳海報

輯四 二戰結束至今的多元表述
26 從明治町到光復路——臺南市新舊街路名圖
27 直到北極海都是我的領土——反共抗俄勝利中國疆域形勢圖
28 地形圖的三國志——聯勤版臺灣省五萬分一地形圖
29 一個基地・兩種表述——美麗富饒的臺灣省
30 空間的不服從——三一八公民運動的手繪立法院周邊地圖

地圖大事紀
作者簡介

=========


「書系」總序
看見臺史博,發現新臺灣
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作為典藏島嶼人民生活經驗與歷史記憶的首要機構,在「大家的博物館」的願景使命與「文化平權、知識平權」的理想信念下,從籌備到開館二十多年來,已經累積了十四多萬件的文物,並舉辦超過一百場的特展。我們的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也在閉館十五個月後,於二〇二一年一月八日正式推出「交會之島」的更新展。「如何讓臺史博豐富的文物、紮實的研究、精彩的展示,以及各種實體和線上的學習資源更即時、更有效與更有趣地被更多人看見、欣賞及利用,進而展現具有臺史博特色及代表性的品牌形象?」正是全體館員同仁們共同思索和努力的目標。

「看得見的臺灣史」書系是本館同仁們回應上述課題的首度嘗試,大家結合了館藏文物研究、跨領域共筆及史普書寫的多重途徑,來面對大眾讀者的閱讀需求和品味。全書系規劃為「空間、時間、人間」三部曲形式,每本作品選擇三十件代表性文物進行介紹敍事,並由各篇主編撰寫導讀。作者群除館內同仁,亦邀請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參與,希望能達成「好看、好讀、好珍藏」的目標。

本書系首先推出的第一冊「空間篇」,以館藏地圖資料為主要文物類型,各篇作品的編排兼顧通史時序及特色專題。第二冊「時間篇」從生活與文化入手,討論傳統歲時節慶、現代性時間觀、朝代政治更迭、以及集體與個人的時間記憶等專題。「人間篇」則呈現臺灣複雜的移民歷史與殖民經驗,從多元族群觀與社會生活史的視角來述說島嶼人群的動人故事。

整體而言,「看得見的臺灣史」書系是本館藏品研究與轉譯應用的集體努力,更是同仁們推動博物館歷史學的重要成果。作者群們從文物的生命史著眼,討論物件的歷史價値、物件轉換流通的過程、物件的材質特性、乃至於物件作為博物館與社會連結的功能與意涵等多元面向。此一物件導向的規劃(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目的,在於指出博物館歷史學不同於傳統文獻實證史學的特質,從而凸顯在博物館作歷史(doing history in the museums)所具有的公共性格、社會脈絡與時代精神。

面對當代博物館思潮、後疫情社會以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多重變局,臺史博將以新思維、新團隊與新行動,讓世界看見臺史博,發現新臺灣。

=========

導讀一
三十幅地圖,不只三十個看臺灣史的方法
蘇峯楠(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研究助理)

在博物館做地圖史研究
臺史博自從在二〇〇一年入藏了第一批地圖文物後,地圖蒐藏工作仍持續進行,至今已累積了三千餘件地圖藏品,不僅是特色館藏之一,更可說是國內首屈一指的蒐藏成果 。

目前這些文物大多可在臺史博「典藏網」(collections.nmth.gov.tw)檢索與瀏覽。為讓更多人認識這些館藏,臺史博也出版相關書籍,如二〇〇六年《經緯福爾摩沙:十六到十九世紀西方人繪製臺灣相關地圖》、二〇〇八年《測量臺灣:日治時期繪製臺灣相關地圖(1895-1945)》、二〇一〇年《臺灣輿圖暨解說圖研究》等;二〇一七年更推出「地圖很有事:地圖的臺灣史」特展,在展場向觀眾介紹地圖的豐富內涵。此外,許多臺灣地圖史料庋藏於海內外,臺史博也嘗試整理與公開,如二〇一三年的《李仙得臺灣紀行》,即整理了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李仙得手繪地圖相關資料;二〇一七年的《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解讀》, 則針對旅法侯氏家族所藏的一幅長卷手繪臺灣番界圖進行研究 。

這些成果,為館藏臺灣地圖文物的蒐藏與整理累積了一定基礎,於是下一個要面對的課題便是:若每一幅地圖背後都有深刻故事,博物館該怎麼與大眾分享?此即《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這本書最主要的任務 。

本書是以資料開放與面對大眾的方向,從館藏物件出發,結合歷史學與科學檢測分析進行研究,再以歷史普及書寫方法,與社會大眾分享臺灣地圖的精彩故事。因此,本書從大量館藏中挑選出三十幅地圖,由十一位館員採共筆協作模式進行研究與書寫。內容安排上,每一篇會先描述該圖的來龍去脈,接著在「地圖放大鏡」專欄中,針對有關該圖的時代、人物或圖像細節,以及博物館運用科學儀器發現的有趣線索等,進行深入介紹 。

地圖的五百年臺灣史
本書收錄的三十幅地圖,各處於不同時代背景,最早的是一五二二年〈東印度與大韃靼地圖〉,最近的則是二〇一四年社會運動現場中的手繪地圖,整個時間跨度接近五百年。其內容與形式也不盡相同,既有嚴謹格式定義下的地圖或海圖,也有鳥瞰圖、宣傳漫畫、社會運動道具、手繪圖稿等具有地圖特徵的其它物件 。

這些多樣的地圖,為我們留下許多歷史線索,也讓我們對五百年間的臺灣能有不同焦距的觀看方式。像是從〈坤輿全圖〉能以宏觀角度確認臺灣在東亞與世界中的位置;而〈臺灣臺北城之圖〉、〈嘉南大圳平面圖〉、〈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之內信用案內臺灣地方:彰化〉、〈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鳥瞰圖〉、〈臺南市新舊街路名圖〉等,則帶我們進入地方城市、街區、生活環境或特定空間的微觀細節 。

此外,這些圖也彷彿觀景窗,有著不同的觀看畫面。十七世紀澳門華人的〈艾爾摩沙島荷蘭人港口描述圖〉、十九世紀法國軍官筆下的〈內港繫泊處與澎湖群島圖〉、隨軍記者岸田吟香在《臺灣信報》中的〈臺灣全圖〉及戰事圖說、一八九五年山吉盛義編製的〈臺灣諸島全圖〉、日治初期的〈生蕃探險踏測圖〉、戰後上海發行的〈美麗富饒的臺灣省〉等,就呈現出不同人群對峙形勢下的特殊視野 ,與臺灣歷史舞臺上不同人群交會互動的過程密切相關。

=========

內容連載
七、皇帝跨國委託畫地圖,卻只畫了一半?——福建省圖

以歐洲技術畫清國地圖

十六世紀晚期起,歐洲天主教傳教士陸續遠赴亞洲傳教,中國一些傳統文人也對這些來自海外的「西僧」,以及他們帶來的歐洲知識與技術感到好奇,雙方因而揭開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十七世紀晚期,淸朝的康熙皇帝也頗注意這類知識,尤其對數學特別感興趣。他也想試試這些新事物是否能投入實際應用,其中一個嘗試,就是請傳教士幫他把帝國統治的天下畫成精確地圖 。

在康熙皇帝委託下,耶穌會士白晉(Joachim Bouvet)、雷孝思(Jean-Baptiste Régis)、杜德美(Petrus Jartoux)等法國傳教士,就在一七〇八年於長城地區啟動測繪工作,隔年完成圖稿。之後,在其他耶穌會士與淸廷官員參與下,淸朝各省份與周邊地區的測繪行動也接續展開,到了一七一七年,終於完成全套二十八幅的圖稿,送交木版雕刻印刷,這即是《皇輿全覽圖》最初成果。一七二一至一七二二年又有一次增修刊印,圖幅數量更擴大到三十二幅的規模 。

這套《皇輿全覽圖》是以天文觀測、三角測量等技術進行現場測繪,搭配相關文獻資料補充製作而成,主要描繪大淸帝國領土,但也包含朝鮮半島全境、俄羅斯帝國南緣一隅等非版圖地區,原圖比例尺大約一百四十萬分之一。它跟中國常見的傳統山水畫式輿圖有非常大的差異,一條條的經緯網格線在圖上縱橫交錯,反倒像是當代人們常見的地圖。雖然它無法真的跟現在的電子地圖完全吻合,但在十八世紀當時,已算是前所未見的精確地圖。

臺灣只畫一半

當時的臺灣已在淸朝統治之下,所以也是《皇輿全覽圖》的描繪對象。為了進行實地測繪,馮秉正(Joseph-Anne-Mariede Moyriac de Mailla)、德瑪諾(Romanus Hinderer)與雷孝思等三位法國耶穌會士,就在一七一四年四月從廈門坐船出發,先至澎湖、再抵臺灣府城,展開為期一個多月的臺灣地圖測繪行動。

這段期間,三個人分頭工作。雷孝思、德瑪諾跟一些陪同的淸朝官員,負責中、北部地區;馮秉正與另外兩名官員則負責府城及臺灣南端。最後繪製的成果被呈現在〈福建省圖〉右下角,圖中的臺灣很接近我們從衛星影像所熟知的形狀,但卻只有西半邊,少了東半邊。

為何臺灣只畫一半?這是因為馮秉正相當淸楚當時淸朝在臺灣的統治狀況。一七一五年,他給法國耶穌會科洛尼亞(de Colonia)神父寫了一封工作業務的報告信,描述:「臺灣島並未完全控制在中國人手中,它似乎被一條高大的山脈分為東西兩部分⋯⋯只有山巒以西的地方才屬於中國,東部只有野蠻人居住。」

由此可知,馮秉正等人知道臺灣有完整的輪廓,但仍然依照淸朝統治者的觀點,只測繪西半部,不處理東半部。這套陸地實測的臺灣基本地圖,就因為這段特定的時空背景,而呈現出獨特的半邊姿態。

風靡歐洲的中國地圖

之後,有些參與製圖的傳教士們回到歐洲,也把相關資料一併帶回,《皇輿全覽圖》因此流傳到歐洲,並影響歐洲製圖師對於東亞地理空間的描繪與認識。法國的唐維爾(Jean-Baptiste Bourguignon d’Anville)就是深受影響的其中一位。

唐維爾曾繪製一套法文中國地圖,就是依據《皇輿全覽圖》製成。那套圖先收錄在耶穌會士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在一七三六年於巴黎出版的《中華帝國及中華韃靼地理、歷史、編年、政治與自然環境的記述》(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Historique, Chronologique, Politique 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一書,隔年又在荷蘭海牙單獨出版《中國新地圖集》(Nouvel Atlas de la Chine)。這些地圖出版品堪稱是十八世紀歐洲最新的中國地圖資料,所以也陸續受其他製圖師引用,例如十八世紀中葉法國地理學者培林(Jacques-Nicolas Bellin)所繪製的〈福爾摩沙島圖〉,就是以唐維爾地圖為主,並且拿早先荷蘭人的圖資,把缺少的東半部給補起來。

至於這幅〈福建省圖〉也是唐維爾地圖相關延伸版本。它收錄在一七三八年於英國倫敦出版的杜赫德《中華帝國記述》英譯本裡,是中國各省分圖的第四幅,由英國地圖雕版師鮑恩(Emanuel Bowen)製作。其內容大致與法文版相同,所以也是源自《皇輿全覽圖》的資訊,只是文字全部改成英文,並在左下角條列福建省各主要城市的經緯度數字,而在標題下方,則多註明了「Inscribed to the Reverend Dr. ALLIX, Dean of Ely」(題獻給伊利座堂主任牧師阿里克斯)等,應是製圖者給予其贊助或支持者的表揚回饋 。

在這段橫跨千里的歐亞人群互動與地圖流通中,半邊模樣的臺灣,就這麼進入了十八世紀歐洲人的眼簾。直到十九世紀中葉歐美人士再度來到東亞海域測繪,臺灣才又有不一樣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