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藍弋丰 : 「內卷」這類中國詞彙,建議一律不要使用

話說最近又有很多人對「內卷」這個中國製詞彙花了老大功夫想搞清楚那是啥意思,關於這類中國詞彙,一律建議不要使用。為何會搞不清楚意思,因為發明的人根本胡搞一通,就好比假設有人跟你說「鯊魚、鯨魚、魷魚、章魚、鮑魚、鱷魚、甲魚、娃娃魚、木魚」都是「魚」,請問什麼是「魚」?

之前講過很多次,現代中文 跟 漢文,本質上有絕對性的差異,並不只是所謂 白話 跟 文言 的差別,現代中文其中絕大多數詞彙,包括張之洞曾被嗆的「名詞」,都是從英文以及其他歐洲語文翻譯引進的,大部分直接使用日本漢字譯詞「和製漢語」,少部分是清末民初的中國文人自己翻譯。

為何當初需要這樣把整個語文都重新改造?因為清末以前的震旦,還處於前工業時代,大多數現代工商業社會所需要使用的詞彙通通都沒有,也沒有所謂「定義」的觀念,所以漢文既有的字詞都曖昧不清,難以在需要更精確溝通的工商社會中使用,結果就是都要引進。英、外文詞彙。

清末民初一口氣系統性引進的時候,不論是抄日本,還是自己搞,詞彙絕大多數都有完全對照,譬如「政治」完全對照Politics,(不是孫文胡謅的什麼「管理眾人之事」,古漢文才沒那種用法,現代中文的政治也不是那個意思),所以定義很清晰。

但現在中國網民胡亂發明渾話,大多都是自己隨便創造,「內卷」稍微與眾不同,還假托英文來創造,把 involution = 往內轉捲的動作 煞有介事的發明出「內卷」,問題是英文involution 根本沒有中國「內卷」用法,involution在往內轉捲的意思以外,英文原本的另一衍生用意,是乘方。

「內卷」實際上混合了很多早已定義清楚但不同的名詞的意思,就像「魚」,所以你永遠講不清楚,大體上主要包括。

1.零和賽局 Zero-sum game
例句:教育是內卷啊,每個人都越補習越多

大學錄取名額是固定的,不論所有參與者怎麼努力,錄取人數都是一樣多,有人錄取,就表示有人落榜。

一個封閉環境資源固定,參與者只是搶資源沒能創造資源時,有人搶了資源就有人被搶,這種現象人家賽局理論早就有清晰的敘述就是「零和遊戲」或正式一點:零和賽局。

2.完全競爭市場Perfect competition
一個市場領域,剛開始有人有獨門技術、特別優勢,所以能有超額利潤,但是其他競爭者看到好賺都跳進來,想辦法突破優勢壟斷,門檻逐一打破,最後變成完全競爭市場,就沒有超額利潤,這時生意就很難做,血汗到不行,利潤薄到不行,稍微想多賺一丁點,單就被別人搶走…。

明明就有既有的經濟學名詞,韓國法國人為了要賣書,就先要發明個啥紅海,那時中文世界引進,炒作的要命,這也就算了,紅海用了老半天,大概覺得膩了,所以現在又把完全競爭市場也管叫內卷。

3.邊際效益遞減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買第一輛車,從沒車變有車,行動力大增,買第二輛可能越野車,能多跑一些地方,買到第十輛,只是車庫裡看著自爽,已經有的東西買越多,增加的效用越低,這就是邊際效益遞減。

衣服賣給消費者越多件,他願意付的錢越少,越來越難做,說這叫「內卷」,卷個頭,這叫邊際效益遞減。

4.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
所有人在彼此沒辦法溝通串聯的情況下,往往不會做出對所有人都最好的賽局決策,而是做出想辦法自保但結果對所有人都最差的賽局決策。

明明怎樣做對大家都好,但是所有人只會都破壞市場,害所有人都活不下去,好內卷啊!卷個毛,這叫囚徒困境。

——————————————————————

如果「鯊魚、鯨魚、鱷魚、木魚」都是「魚」,你當然永遠解釋不清楚啥叫「魚」,這就是為何有人嘗試想解釋「內卷」,永遠只會搞的一個頭兩個大,寫了8700字的長文,還是不知所云,因為「內卷」的用法在上述四個意思中跳來跳去。

最好就是根本不要用這個定義毀壞的詞彙,回去使用有對照英文、定義清晰的詞彙,甚至用「紅海」都還好一點…雖然我對「紅海」也是有很大的意見,地理上明明就有一個海叫紅海,還偏偏要撞名…。

原文出處 藍弋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