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影)林玫君主講「從「發現」到「看見」:嘉農棒球的歷史征途」(字幕版)

00:00 陳儀深館長開場
04:59 演講開始
28:00 嘉農棒球的「誕生」
41:09 嘉農稱霸全臺
1:03:54 出發,前往甲子園
1:19:23 天下嘉農
1:29:50 棒球事物的轉譯
1:42:39 結語
1:43:44 QA時間
1:49:12 館長提問與回饋


專題名稱:從「發現」到「看見」:嘉農棒球的歷史征途
主講人:林玫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教授兼學務長)
時間:2024年6月20日(四)14:00~16:00
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內容簡介:
2014年,「KANO」電影的上映,風靡全臺,此為拍攝1931年嘉農遠征日本甲子園的故事,這支被喻為「真正的臺灣棒球隊」,在最後的冠軍賽,輸了,但卻創造了歷史。我們細緻地領略嘉農棒球史的發展,除了可以理解嘉農球隊的成軍背景、棒球訓練的精神、人物點將錄之外,也可以思考臺灣棒球的意義、複雜的「身體技藝」、「同調集團」的構成,甚至從殖民地架構中理解「三族共和」意涵和嘉農在1930年代本身的意義。當然,嘉農的故事並未因1931年的失利而結束,尤其是「KANO」電影讓嘉農棒球如伏流的傳奇被打開後,這個故事「再次」為臺灣人民所知,也被眾人「看見」。

演講紀要:
運動牽涉的不只是身體活動,也與政治、經濟、社會,乃至於國家認同極其深刻相關。回顧近年我國多次參加奧運或者體育賽事的名稱可以知道,體育與政治雖互有影響,但也不完全劃上等號,「國家代表隊」代表國家,但運動精神的展現是可以超越政治的。老師在這場講座當中,不僅對臺灣棒球歷史溯源,也講述運動與國家外交關係,以及對內部凝聚力的影響。

很長一段時間,大家普遍認為臺灣棒球源自於紅葉少棒。從紅葉少棒之後,金龍、七虎、巨人等勁旅相繼獲得了威廉波特少棒世界冠軍以及三冠王等成就,讓生活在臺灣的民眾守在電視機前、廣播前,一時成為國家團結與驕傲的象徵,這就是體育帶給國家乃至於社會的重要力量。

在紅葉少棒之前,嘉農便曾取過優異成績,此應溯為臺灣棒球的起源,1993年《嘉農口述歷史》出版,以及隨後許多關於嘉農、棒球歷史的著作出版,漸漸有人注意到臺灣棒球的歷史,以及嘉農的歷史定位。而2014年,熱血轟動的《KANO》電影出現,立刻重新點燃臺灣社會大眾對棒球的熱情,後續的討論以及對歷史的爭議,即便各持意見與立場,卻讓更多人認識嘉農,也讓更多人熱愛棒球。

嘉農棒球的誕生
1919年成立,為了發展臺灣農業、展開土地相關調查,故成立嘉義農林學校,設有農、林兩科。棒球部(硬式)則是於1928年4月成立。而教練近藤兵太郎起初並非嘉農的老師,是被聘請至嘉農擔任教練的。(因為其曾是日本松山高校棒球隊的名教練)。這反映出臺灣的體育活動在日治時期開始盛行,從地區性,到全島,到遠征日本,再到全世界。各項層級的運動讓體運賽事以及體育人才培養得以持續追求卓越。

嘉農的史詩
1931年,嘉農首度稱雄臺灣中等學校,取得臺灣代表隊資格,打破了先前八屆皆由臺北的學校(日本人)取得代表資格的情況,在夏季甲子園贏得亞軍之後,嘉義市民待其回歸凱旋時,還舉行遊行慶祝。

嘉農的一步步進取,如獅子般「進擊」的身姿將臺灣運動拼勁刻入當時所有觀眾的眼中。嘉農精神透過棒球傳遞給大眾,堅持、紀律、禮貌也深入人心。

臺灣的代表隊?
在嘉農之前,《臺灣新民報》曾經批評臺灣的代表隊根本沒有臺灣人,都是日本人,嘉農才算得上是實質意義以臺灣人作為主體的代表團,結合日本人與原住民族,呈現三族共和。任何層面上都算是臺灣代表隊:嘉農,是夢想的起點;是臺灣棒球的起點;「原住民族」於當時可能是弱勢族群,但在棒球領域,原住民選手卻成為隊中支柱。

溯源嘉農棒球的歷史,為臺灣的國球找到更多故事,而體育賽事與優秀的選手至今仍在運動場上追求卓越,體育所彰顯出的認真、專注、堅忍、奮鬥、團結以及熱情都將為臺下的我們帶來更多感動!

原文出處 國史館線上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