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影評

吳孟樵影評:【解憂雜貨店Miracles of the Namiya General Store】穿越時空的溫暖

原文出處:【人間福報】

早年堪稱街坊鄰居群聚的小雜貨店,日後被架上貨物排列整齊的便利商店與大型連鎖超商取代後,當我們好不容易從真實世界的某些街巷見到舊式的雜貨店,是否引發懷舊情懷?當在這部日片裡看到這麼有溫情味的雜貨店,必然燃起某些想像。

人情,是最難以被取代的記憶。超越貨物的價值,甚至是超越了時間性。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有別於他過去的推理小說,不須過度推敲,只須順著故事的時間軸、順著人物的憂煩、順著闖入空屋的三名青少年的轉折看「穿越時空」是否能改變命運。同名小說改編為電影,由《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導演廣木隆一執導,是否依然可以滿足觀眾對於東野圭吾作品的期待?如何拿捏拍攝角度,相信是看電影與讀小說者必然會有的比對心理。

不少日片裡可以看到西田敏行很日常性的演出,他在《鬼壓床了沒》的表現讓人拍案叫絕!在這部新片《解憂雜貨店》,西田敏行是「浪矢雜貨店」的老闆,太太亡故後,他哀傷、他躊躇莫展,日子沉滯不前(電影省略這段因由)。機緣下,幫小學生解惑,而開啟了夜裡專心為人寫信解憂,也遇到存心來「鬧」的人,盡出些怪題。白天,這些投信者可在看板上看到留言。希望保密者,可以在牆壁邊的牛奶箱取得回信。自此,這家雜貨店有了別種功能,不只小孩,青年男女都有人生難題,他們在此得到抒發的管道,甚至是得到繼續生存下去的力量。

傳達愛與理解信任

電影一開始,幾名小男童行街而走,聊起鬆餅,童言稚語:「鬆餅緊張時還叫做鬆餅嗎?」光這句對白,就可以讓觀眾很有「感覺」。片中的主題不僅是穿越時空,而是傳達愛、理解、信任、分享的力量。尤其是對於徬徨的、孤單的兒童與青少年而言,心事被聆聽,且有人肯給予中肯的意見相當重要。

已見灰頹的「浪矢雜貨店」,招牌的字跡不清晰,店家早已關閉。雖矗立在街角,時光,是停滯?或往前?

因逃避警方盤查的三名青少年闖入這家顯然是空屋的雜貨店裡,發現一本舊雜誌報導「浪矢雜貨店」與雜貨店老闆的溫暖事蹟。他們也發現投遞至門前紙箱內的信件,打開信,是否該代筆回信,三名少年各持己見。卻也因投入別人的故事,將己見寫入回信裡,而產生跨越時空之境。他們從屋內屋外,以及信上所陳述的事件,猜測他們進入不同的時間點。

這個時間點,也與西田敏行往生前一直夢到同一件事有關。於是,西田敏行要兒子在他往生三十三年後公開一則訊息,只限定在他忌日那天發布,期限僅一晚:「凌晨零時到黎明之間,浪矢雜貨店的諮商窗口復活。在此拜託曾經到雜貨店諮商,並得到回信的朋友,請問當時的回答對你的人生有什麼意義?有沒有幫助?還是完全沒有幫助?很希望能夠了解各位坦率的意見,請各位像當年一樣,把信投遞進店鋪鐵捲門的投遞口。拜託各位了。」

闖入舊時空的三名青少年,在代筆的過程裡,不僅提供陌生人意見,在回信等信的過程裡,也展現有別於以往的人生態度。傑尼斯藝人山田涼介所演的青少年投入空白的信,神奇地穿越三十幾年前,由老闆在病中誠摯地回信,擊中了他內心長期以來莫名的人生圖像。於是,這三名闖空門的青少年從此勇敢地站立在自己的人生路,朝向自己想要的目標努力。

舊時代裡的真與善

究竟是誰對誰的人生負責?誰給誰指點明路?這是東野圭吾小說的企圖:給予陌生人方向感、給予關愛,終究是回饋到自己身上。而「選擇」的人生路,看似由別人來指點,其實,還是出自於自己願意努力。

林遣都(濃眉大眼,形似馮德倫)飾演魚家店老闆的兒子,酷愛音樂,可以達到他想要的藝術人生?他該接掌家業分擔家務?還是持續努力自己的理想?他創作〈重生〉這首曲子, 讓人體會命與運在無形的牽引下,「善」始終是最無悔的選擇。

「遇見未來」不是科幻、不是想像。一年多前,親愛的堂姐告訴我幾則故事。她的爸爸(我的大伯父)在往生前看到一些人事物,當時,家人以為不是「真」的。當大伯父過世幾年後,這些人事物真的如大伯父所說的出現!這很玄,但我看到了「溫暖」。時空穿越與置換不是不可能,只是需要某些因緣與條件。

電影公司在試片時,請來畫家當場作畫,以細膩的筆觸,花費不少時間,另行畫出電影海報。重現舊時代溫暖且略帶感性的時空,那時空下,滿是人情裡的真與善。

憂,何以解?其實,靜心下來,我們也可以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