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NEWS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Dangal,中譯《摔跤吧!爸爸》) 文 / 梁良



這一部印度電影史上最賣座的影片,此刻正在海峽兩岸上映,同樣造成轟動,尤其在中國大陸引起了熱議:為什麼資金技術一樣不缺的中國電影就是拍不出這種讓全民振奮人心的好電影?
本片改編自印度摔跤選手瑪哈維亞(阿米爾.罕飾)的真實故事,劇情描述他在年輕時曾是全國摔跤金牌得主,卻因現實生活而被迫放棄為國爭光的夢想。瑪哈維亞本想讓自己的兒子完成心願,但妻子連生幾個都是女兒,他幾乎死了心,沒想到兩個女兒吉塔和芭比塔在童年時就展現出不服輸的戰鬥天分,於是他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嚴格訓練兩個女兒,並打破體制帶她們參加原本由男人壟斷的摔跤比賽。吉塔一摔成名,從此扭轉了印度女孩在摔跤運動中的地位。

經過連番征戰,吉塔(法蒂娜.薩納.謝赫飾)和芭比塔(莎亞.馬爾霍特拉飾)在成年後均如願獲得了全國女子摔跤冠軍,但瑪哈維亞的個人理想仍未達成,他希望女兒能在國際賽為印度贏得金牌,但此時已進入國家體育學院受訓、在心態上已飛脫牢籠的吉塔對老父那一套獨裁的教練方法心生排斥,父女因而決裂。瑪哈維亞的心願最終能達成嗎?

這是情節單一、目標明確的運動勵志故事,男主角由始至終的愛國情操更十分的主旋律,然而近三小時的片長非但不令人生厭,反而有高潮迭起、層層過關的娛樂性和心理滿足感,這要歸功於編導敘事技法的流暢,套路得好恰到好處,而主要演員的賣力表現也居功甚偉。

片中的瑪哈維亞是一個「立定目標後絕不退縮」的硬頸人物,為了把兩個女兒培養成摔跤冠軍,他無所不用其極衝破種種橫亙在他面前的難關:市面上的摔跤場不讓女孩使用,就自己在農田中蓋一座訓練場;女兒的長頭髮妨礙運動,就立馬給她們剪成男人頭;沒有夠格的訓練對手,就找搞笑的侄兒下場陪練;女兒的體能不足,本來吃素的家庭就破戒給她們吃雞肉,還要她們每天早上五點就要爬起來訓練,然後如常上學。影片的前半部,就是在這種過關斬將的斯巴達式訓練中迅速度過,而以吉塔登場跟少年摔跤手作了雖敗猶榮的第一戰達到了首個高潮。扮演吉塔和芭比塔的兩位童星因在拍片前受過密集訓練,摔跤場面均親身上陣,演出甚具說服力。編導也在此過程中適度加入一些社會批判,諸如印度的父權主義、重男輕女、女孩沒有自立的能力便只有聽任擺佈當「小新娘」、以及政府官僚不重視人才培養等等。一些寶萊塢片必不可少的幽默笑料和歌舞穿插也豐富了它的娛樂性。

在吉塔和芭比塔成年後,本片的戲劇焦點便轉移到瑪哈維亞與大女兒之間的對抗上面。長期受父親高壓訓練的吉塔,在取得國家選手資格而首次離家,外面的世界使她呼吸到自由空氣,也學到了不一樣的摔跤技巧;但自我中心的瑪哈維亞始終固守老一套,對吉塔的新教練又十分排斥,因而形成了新的矛盾。吉塔返家時跟瑪哈維亞對摔並將老父打倒那一場高潮戲拍得十分激動人心,瑪哈維亞長期以來的權威形像一下子粉碎,對父女雙方都非常震撼。其後吉塔打國際賽連連敗北,才回想到老父的好。父女和解那一場通電話的戲沒有一句對白,卻感人至深,畢竟親情難以割捨。

影片的壓軸高潮自然是吉塔在大英國協運動會中首次獲得了金牌,艱苦訓練過的法蒂娜.薩納.謝赫結結實實的表演了幾場高水準的摔跤比賽,編導為了增加過程的戲劇性,不但強化父親與國家隊教練雙方的戰略對立,更刻意醜化教練形像,讓他非常小人地把瑪哈維亞鎖在密室中讓他看不到大女兒的決賽,算是片中的小瑕疵。不過這個扣子解得很高明,最後讓瑪哈維亞在密室中聽到國歌響起,知道女兒獲勝,然後趕到會場對吉塔說出:「我以你為榮!」的真心祝福,「親情」與「勵志」的兩大戲劇元素,至此有了完美的結合。

導演:涅提.帝瓦里
編劇:派雅斯.古普塔等四人
演員:阿米爾.罕、法蒂娜.薩納.謝赫、莎亞.馬爾霍特拉
製作:Amir Khan Productions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