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NEWS

淺談2016第38屆金穗獎學生入圍片 文:彌勒熊



非常開心金穗獎堂堂進入第38屆,這個曾經孕育過李安、蔡明亮……等國際導演搖籃的園地,又收到這一年學子們辛苦創作的成果,本篇將淺談學生片入圍影片,一如去年分劇情、實驗、紀錄與動畫四類:劇情片有18部,實驗片2部,紀錄片有5部,動畫片有8部,總共有33部優秀作品將一起競逐。

【劇情片】
1. 題材大膽自然手法靈活

首先,學生過度耽溺自我,無病呻吟呢喃自語作品大量減少,有幾部作品尺度甚至於比院線國片還開放自然。《投幣式》講在超商工作的男子,與女房東利用上洗衣店碰面機會偷情,演員全裸演出毫不扭捏,互動真實有說服力,配角吸毒同事表現收放自如而搶眼,驚鴻一瞥的警官廖欽亮,與另一部入圍片《離岸》中討海人形象反差很大。《離岸》中有隔代教養問題,討論了老年癡呆與憂鬱燥鬱症….等社會問題。而本片中父親一角:蔡明修,也同時在《忘年人》中扮演罹患失智症的退休郵差,演技不俗。

2. 鏡頭最少與長鏡頭的魅力
而這一代新導演吸取台灣80年代新浪潮國片的養份也是當然,於是出現了以極少鏡頭最少演員完成的《菸》(片長8分22秒),只見兩位少男在草地上扭打,幾乎無對白,最後掏出菸來共享的那一刻,你會很驚訝自己看到的東西,導演偶然天成自覺的用了些驚人的招式。而《禁止下錨》也理性的嚇人,一對狀似來自東南亞夫妻(男女朋友),在索款被拒之後,展開一段不知何去何從的小旅行,刻意壓低的鏡頭數,使用膠片拍攝,4:3的銀幕比例,喚醒不少80年代電影的熟悉感,大膽而有自信,長鏡頭一顆接著一顆的古典風格敘事,是一匹值得注意的黑馬。

3. 父子關係與自我、土地的認同
《夜襲》談父親失蹤那一夜帶出兄弟父三人情感糾葛,父親晚年常望著遠方苦等某人,童年的記憶中與父親海邊高唱軍歌夜襲,那畫面刻在三人心底,最後收在兄弟倆討論起將父親骨灰移回大陸與否,但:「我們在那,父親就應該在那!」的結論,可看到新一輩王逸鈴導演,討論兩岸問題明顯與有情感包袱的五、六年級導演不同,傾向更在地化與現實。《今天我代課》是兩個通緝犯誤打誤撞,在逃避警察追緝的過程中,跑錯藏身地點,變成補習班的代課老師,編劇非常巧妙的在短時間內將逃犯、同學、父子的關係,藉由一次的事件去突顯,處理的節奏明快幽默風趣,相當傑出。

4. 女性題材與女導演的不同走向
金穗獎不是男性的專利,有很多女性工作人員參與其中,當中有三位女導演的作品呈現截然不同女性處境與觀點。《好好小姐不自在》中從不說不的心理輔導接線女孩,內在兩股拉扯力量被形象化,時不時影響著她,對於愛情,對於想自殺的客戶,要學習去抉擇與拒絕,本片活潑討喜是難得輕鬆的喜劇。《乍暖》裡很少回家的父親,打工照顧家裡的大學生宜安,年節放假父親不是一家四口出遊,而是到廟前販賣產品及煙火,宜安尷尬的遇到同學,拿著父親的純氧機到處兜售,父親與廟前管理員衝突後不告而別,最後宜安追趕父親的身影讓人鼻酸。風格節制成熟,有個人自傳的味道。《受刑》利用有效的音聲與畫面蒙太奇,簡潔有力的把一個受困於照護輪迴地獄般的妻子心境表現的淋漓盡致。三部片將女兒、OL、妻子三種身份的女性形宿的很成功。

【實驗片】
各勝擅場的影像遊戲

兩部實驗片一冷一熱,影像趣味飽滿。《強迫顯影》開場直接粗糙原始,立刻切入主題,人體局部,全裸,半裸,多種媒材交叉使用,穿插近拍:皮膚,斑駁的牆,樹,葉。女性聲音述說演出者的病狀,搭配一幅幅成長的照片,勇敢的自我發露。《日常節奏》畫面切割成鏡像,出現相貌相同但白、藍領階級分明的人,同樣的動作複製對方,走路,浴廁,披卦,鏡頭左右隨意PAN,背景聲單調、機械,穿衣,上妝,進電梯,失焦、模糊、淡出、遠離,結束……顯得冷調,距離。

【動畫片】
偶動畫大量出現,2D表現突出

八部片入圍,《Hide And Seek》黑白線條色塊簡約樸拙充滿詩意,母親女孩間情感糾葛,動畫技巧略為生疏粗糙,但意念表達清楚。《關愛》是很特別的偶動畫,充份發揮偶的特質,如叛逆版醜小鴨,視分數為一切的母親,見兒子在學校表現不佳而大為光火,拿著自己標準一再要求,叛逆不從的兒子,最終逃出了母親的掌控與束縛。《真心小癡》結合實景+偶動畫+紙動畫,以食物與慾望結合表現婚外情發人深省。《摘月記》編劇是其弱點,不應只呈現想法點子忽略基本架構,否則觀眾也會遺忘。

《瓦莫米》是難得一見的大型作品,配樂、聲音處理細膩講究,企圖心強,攝影燈光特效搭配突出,而且是一部機器人作品令人驚喜。《DREAMER》以不同顏色氣球貫穿全劇,訴說作者人生觀與想像。《缺耳朵的人》在批判教育體制。《根.更》是純2D動畫,節奏明快流暢,家陽光美好,出門冰冷人工,迅速蓋起的高樓大廈回家之路渺茫,巨人出現俯視一切,男孩剎那瞬間長大變老,與巨人形象重疊,「根」是他早已遺忘的過往,「更」是他自己參與推動的未來,批判力道很夠,發人省思。

【紀錄片】
重量級作品令人驚豔

雖然台灣紀錄片這幾年在金馬獎的得獎紀錄似乎暗淡,但欣見新生代創作的力量仍然生猛,這次入圍的五部作品,所觸及問題的厚度深度都讓人動容。《紀念中國城》談即將拆除的台南老商場的前世今生,而死守的人是抱著何種心情在度過呢?《拔什麼河》台灣國際拔河比賽女子組一直有輝煌紀錄,而男子組前一年不熟悉規則的退場,要如何上演王子復仇記展現實力奪冠,導演長時間的跟拍,內容非常感人。《港仔尾紀事》導演回鄉貼近拍攝自己的阿公以及家族,充滿私密的個人情懷,細細數來非常動人。《成家》鏡頭從產房開始,帶出新生命誕生與家的概念,2009年莫拉克颱風,小林村獻肚山上堰塞湖的災變,造成100多戶家庭的破碎以及462人的死亡,剩下存活的人仍然必須要過日子,他們如何尋找新開始。《門》金門與廈門是中國與台灣分隔最近的兩地,連年承受炮火的金門人民是如何看待這段歷史!

總結
數位科技帶來更多創作上的方便,但同時作者的個性與特色也相對被減低,我們可以看到攝影、燈光上的缺失與弱點,也少了膠片時代的電影感,但相同的這是一個趨勢,我相信可以用努力與研究來克服,欣見學生入圍片的頭角崢嶸,生猛有勁,題材手法的更貼近現實與社會的脈動,這就是電影要做的事,去反應人生,去感動觀眾,希望與台灣電影創作的人,一起共勉之,慶祝又交出了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