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影評

陳樂融 : 從「太平輪」看大片製作與行銷問題

原文出處 http://fc.ktchiu.com/ (陳樂融自選輯)


號稱耗資二十億元 (之前一說十五億)新台幣打造的「太平輪」電影上集「太平輪:亂世浮生」(The Crossing Ⅰ),台灣票房四千萬元台幣,大陸近兩億人民幣,遠未如預期,引發我對時下電影界製作與行銷的某些疑惑與想法:

一、原著劇本掛王蕙玲、但眼尖的觀眾會發現片尾編劇實際掛吳宇森、蘇照彬、陳靜慧。有人批評這次劇本糟,但這種掛名法不知道王蕙玲能負多少責,不知稿子是否早經多人之手一改兩改多改,打出王蕙玲只是以示尊重(兼強制背書)?有多少電影公司也是這樣,對一稿不滿意,然後一手兩手三手地修改調整,改得好就罷了,通常是越改越忘了初衷,越失去風格。

二、跟多數記者表示早知道有上下兩集不同,我是上片前幾周才知道本片有兩集。台灣中文片名「太平輪:亂世浮生」看不出有上下集,大陸片名反倒老老實實叫「太平輪(上)」。光這點曖昧我認為就出了問題。從片尾觀眾驚呼到上廁所時聽見的埋怨,顯然完全不知道本片有上下兩集的台灣觀眾,不在少數。電影公司真的不該覺得大家「當然/已經」知道。

如果真要弄成兩片,而早先媒體關注及大眾理解的「船難」(所謂「東方的鐵達尼號」)在上集完全沒影,是否現在台灣的中文片名應該來個大搬風,(我隨便舉例)比如上集叫做「亂世浮生:大戰役」,下集才叫做「亂世浮生:太平輪」?這樣對觀眾會產生新的訴求,而且也比較不會招人罵(「演到最後船都還沒開!」)?

事實上,太平輪來來往往,不是只有一次航行,片中宋慧喬等人早就搭此船去台灣了,太平輪有過初登場,並非真的「演到最後船都還沒開」。

三、不知道有上下兩集的觀眾,顯然更不會知道下集相去五個月之久。吳宇森之前「赤壁(上)」2008年7月上、「赤壁(下)」2009年1月,相隔半年;但2011年魏德聖「賽德克巴萊」上下集則僅隔三周接續上映,兩者造勢各有優點。但電影界該想想:不是真的系列續集電影,僅僅為了成本拆成上下集,真的是好策略?如果上集天註定或一個不幸,沒有強勢口碑,下集這仗要怎麼打?明星站台效應,光上集不已用盡?

四、好奇是一開始製作就決定拍上下集,還是拍長了所以投資方決定剪成兩片分開賣?如果是後者,這真的稱得上是好的專案管理?一部片都難賣了,分成兩部片戰線拉長,不是變數更多?如果當初就打算拍一部片,為什麼不能好好梳理出適合一部片長的劇情?如果本來就要拍一部2.5小時的片,我們在上集看到的多條人物敘事,是否還會全收錄?戰爭場面,是否還會佔這麼大篇幅?如果本來就鎖定、認定是一部片,刪戲、刪角色後,是否也就不必請那麼多大咖(直接造成製作成本飛漲),而讓投資方認為投資太大,所以必須剪成兩片,儘可能賣兩次票錢?這樣的邏輯,反過來檢討是否比較合理?

為什麼我當編劇的時候,聽到最多的就是老闆要求有成本考量,角色必須限定多少、哪些場景不能寫或最好改動,戲只能多長…怎麼這種超大製作反而沒有這些「正常」的作業準則,變成寫出多少就得拍多少,拍出多少就得賣給觀眾多少?

五、如果是一部片,按目前上集劇情焦點,再考量導演背景與執行成績,都該拍成一部「戰爭片」,從抗日尾聲到國共內戰,好好拍一部近代戰爭片,那麼兒女情長就一定會大割捨,製作成本也可能變動(不是沒有機會下降),但風險就是可能沒那麼多人要看戰爭片。

要不然,真要拍戰爭裡的人性與愛情,那麼愛情就真的可以集中一點,不必經營那麼多對男女,戰火可以退到背景,戰爭場面簡單帶過,同樣也可能少花許多錢。最重要,普通觀眾可以比較清晰地辨認出這是一部甚麼電影,不會對每一條線都不知道該不該投射太多感情,該不該追下去。本片顯然犯了過於分散的毛病。

六、北京愛朵文化執行長張志遠近期頻以「互聯網基因」來評斷娛樂產業趨勢,對「太平輪(上)」開票不如預期,他認為是意料中事,並指出:「其實互聯網基因就是年輕人基因。因為電影的主流觀眾已經由原來的60後、70後變成了90後年輕人,他們都是“網生代”。他們自出生就生活在互聯網時代,他們的溝通、交流和連接都在網上。所以具備“互聯網基因”的電影會迅速被他們通過互聯網發酵,引發自發性傳播,形成點對點的擴散,最終成為社會現象級別的電影。」

如果說運用社群網站和視頻網站,現在大片哪一部不會操作?但是否同樣的操作能引發年輕網友類似的好奇、追捧、改作(甚或謾罵也好),卻沒有真正公式可循。如作者自己都說「互聯網基因」指的不一定是點閱、轉發、搜尋、留言量等大數據,人氣明星也不一定是票房保證,甚至網路聲量大未必等於首周會自動擠進戲院的熱潮,那麼說到底一部片賣不賣,還是跟影片內容有沒有引起共鳴有絕對關係(其他都是次要關係或者自以為是的論述)。

因為,包括網路的聲量,前期發出再多,也比不過首周後(也就是所謂醜媳婦見公婆後),真正散發出的好評或惡評來的那麼兇猛。別忘了,除了網路聲量(包括專業或常民評價),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如餐會、公司茶水間),面對面的口碑效應仍是存在的──而這部分的說好說歹、推薦不推薦,並不限於年輕人。

至少在台灣,「太平輪:亂世浮生」不只吸引到中高齡觀眾,也有學生情侶結伴同行,年輕人當然不會是為了國共內戰而去買票,而多半是為了金城武黃曉明而去。但無論如何,他們走進戲院了,問題在電影要讓他們如何走出來?

如果「太平輪:亂世浮生」在128分鐘中,花了這麼多力氣講戰爭與愛情,結果在戲院引起反應的主要竟是兩三處笑點(從章子怡大口吸麵到佟大為烤兔子),那麼真的已經無關本片是否具備或具備多少「互聯網基因」或「年輕人基因」,而是它本身到底要呈現給觀眾甚麼樣的基因了。

如果好料在下集,所有堆疊的戲劇高潮非得到2015年5月讓觀眾飽足,那麼有心的觀眾也只能期待──並到那時候,給予吳宇森導演最後的評判。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