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當地時間11月30日晚間,年僅26歲的中國青年導演畢贛,憑借其處女作《路邊野餐》再次征服國際影人,擊敗同樣入圍競賽的《醉·生夢死》等強片,勇 奪第37屆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熱氣球大獎」。這也是畢贛在台北一舉拿下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費比西影評人獎、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新計劃 《地球最後的夜晚》也獲頒法國國家電影中心CNC現金大獎後,再次獲得評審的青睞。評審團盛讚「《路邊野餐》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詩意,用原創性的剪輯和特 別的攝影方式,讓時間和空間有一種夢境般的重疊。」這也是畢贛在7月的盧卡諾國際電影節獲頒最佳新導演與最佳處女作提及後再度在歐洲一級影展奪得大獎。
畢贛導演在獲獎致辭中特別將這個獎項獻給《路邊野餐》的劇組。受台灣新電影影響、感謝台灣提供無限養分的他近日也在《路邊野餐》的臉書粉絲頁上支持台北電影節的獨立精神。畢贛導演期盼能隨《路邊野餐》很快地再來台灣跟觀眾見面。
法 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被評價為「最能挖掘有大師潛質的國際性導演」的電影節。創辦於七零年代,致力推動亞、非、南美三大洲電影而著稱,幾乎所有重要的三大洲 導演都是經該影展介紹而開始稱譽國際影壇的。台灣電影與南特更是有著深厚的淵源,從八零年代中期開始,南特電影節最早挖掘台灣新電影。1984年,導演侯 孝賢憑借《風櫃來的人》斬獲金熱氣球獎,並於次年憑借《冬冬的假期》再次獲此殊榮。1987年,侯導的《戀戀風塵》同時奪得了最佳電影配樂和最佳攝影。賈 樟柯的處女作《小武》也是在南特被發掘,奪下98年的最佳影片,兩年後再以《站台》獲此殊榮。另外被南特發掘的導演還有關錦鵬、陳果、是枝裕和等導演,蔡 明亮、楊德昌等導演也曾在南特獲獎。年僅26歲的畢贛是南特電影節最佳影片最年輕的得主。當時僅用兩萬人民幣的資金啟動,在老師與家人的支助下才完成拍攝 的《路邊野餐》連續在歐亞等影展闖關,獲獎無數,才華洋溢的畢贛以橫空出世之姿躍上影壇,成為2015年華人新導演最大的發現,前途極被看好。
《路邊野餐》全片在畢贛家鄉貴州凱里所攝,故事發生在貴州黔東南神秘潮濕的亞熱帶鄉土,大霧彌漫的凱里縣城診所里,兩個醫生心事重重活得像幽靈。陳升為了 母親的遺願,踏上火車尋找弟弟拋棄的孩子;而另一位孤獨的老女人托他帶一張照片、一件襯衫、一盒磁帶給病重的舊情人。去鎮遠縣城的路上,陳升來到一個叫蕩 麥的地方,那裡的時間不是線性的 ,人們的生活相互補充和消解。他似乎經歷了過去、現在和未來,重新思索了自己的生活。畢贛的故事與鏡頭生猛而大膽,電影中甚至出現長達四十分鐘的長鏡頭, 橫穿夢境與現實,被許多搶先在金馬影展看到的台灣觀眾津津樂道,在社群網站上不斷地被討論。
《路邊野餐》已由擅於發掘新導演的前景娛樂有限公司取得台灣發行權。根據出品方天畫畫天總經理單佐龍在杭州的專訪,畢贛導演的新片《地球最後的夜晚》也在朝中國、台灣、法國合製的方向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