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MOVIE

花田限量公仔及漫畫等你拿!-2007.01.24

“一路走來始終搞怪”-奇妙家族徵文活動熱烈展開!
花田限量公仔及漫畫等你拿!
「我家也有怪咖老爸和恰查某媽媽!」~~~

搗蛋王花田一路從小生長在全村最吵的家庭裡,爸爸大路郎是個道地的冷面笑匠,冷笑話功力無人能及;媽媽壽枝不是柔弱的家庭主婦,「掃把纏電線」是她對付一路的秘密武器;還有每天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姐姐德子,跟比小丸子爺爺更三八的爺爺德路郎。這一家人的爆笑行徑是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你的家族成員也有奇特個性嗎?發生過什麼樣難忘的糗事?群體電影誠徵家族趣聞,舉凡尷尬的、怪異的、搞笑的,都歡迎來信與我們分享,只要參加就可獲得驚喜好禮,等你來拿唷!

*活動日期:即日起至2/2日止
*活動辦法:將你的家族趣聞po在群體官網—【花田少年史】奇妙家族徵文討論區,文長不限  http://www.grouppower.com.tw/forum/viewforum.php?f=17
*好禮大放送:只要敲敲鍵盤就可得到「花田少年史」超Q限量公仔或漫畫!
由網友票選出最特別最好笑的糗事,群體電影將提供:
1.爆笑指數第一名:「花田少年史」限量公仔一隻&漫畫一套,全五冊。
2.優勝5名:「花田少年史」漫畫一套。
3.人氣獎10名:「花田少年史」漫畫第一集&限量公仔一隻。

※群體電影公司保留修改活動辦法之權利。

◎【花田少年史—幽靈與秘密隧道】真人電影版  2月2日 驚奇上路!!!
更多電影訊息  http://www.grouppower.com.tw/hanada/main.html

分類
MOVIE

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2007.01.23

資料來源提供:http://www.truemovie.com/ (直接點選片名即有相關電影介紹連結)

最佳影片:
火線交錯
神鬼無間
來自硫磺島的信
小太陽的願望
黛妃與女皇

最佳女配角:
愛德瑞娜巴瑞莎, 火線交錯
凱特布蘭琪 , 醜聞筆記
愛比蓋爾伯絲林, 小太陽的願望
珍妮佛哈森 , 夢幻女郎
菊地凜子 , 火線交錯

最佳男配角:
亞倫阿金 , 小太陽的願望
傑克艾利海利 , 小孩
迪蒙杭蘇 , 血鑽石
艾迪墨菲 , 夢幻女郎
馬克華柏 , 神鬼無間

最佳女主角:
潘尼洛普克魯茲 ,玩美女人
茱蒂丹琪 ,醜聞筆記
海倫米倫 , 黛妃與女皇
梅莉史翠普 , 穿著Prada的惡魔
凱特溫絲蕾 , 小孩

最佳男主角: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 血鑽石
雷恩葛斯林, 我的毒蟲老師
彼德奧圖 , 維納斯女神
威爾史密斯 , 當幸福來敲門
佛瑞斯惠特克 , 最後的蘇格蘭王

最佳導演:
亞利山卓剛賽拉斯伊拉瑞圖, 火線交錯
馬丁史柯西斯 , 神鬼無間
克林伊斯威特 , 來自硫磺島的信
史蒂芬佛瑞爾斯 , 黛妃與女皇
保羅葛林葛萊斯 , 聯航93

最佳原創劇本:
火線交錯
來自硫磺島的信
小太陽的願望
羊男的迷宮
黛妃與女皇

最佳改編劇本:
芭樂特
末代浩劫
神鬼無間
小孩
醜聞筆記

最佳藝術指導:
夢幻女郎
特務風雲
羊男的迷宮
神鬼奇航2
頂尖對決

最佳攝影:
黑色大理花懸案
末代浩劫
魔幻至尊
羊男的迷宮
頂尖對決

最佳剪輯:
火線交錯
血鑽石
末代浩劫
神鬼無間
聯航93

最佳服裝設計:
滿城盡帶黃金甲
穿著Prada的惡魔
夢幻女郎
荳蔻風華
黛妃與女皇

最佳化妝:
阿波卡獵逃
命運好好玩
羊男的迷宮

最佳音效剪輯:
阿波卡獵逃
血鑽石
硫磺島的英雄們
來自硫磺島的信
神鬼奇航2

最佳混音:
阿波卡獵逃
血鑽石
夢幻女郎
硫磺島的英雄們
神鬼奇航2

最佳視覺特效:
神鬼奇航2
海神號
超人再起

最佳原創配樂:
火線交錯
特務風雲
醜聞筆記
羊男的迷宮
黛妃與女皇

最佳原創歌曲:
“I Need to Wake Up” from “不願面對的真相
“Listen” from “夢幻女郎
“Love You I Do” from “夢幻女郎
“Our Town” from “汽車總動員
“Patience” from “夢幻女郎

最佳紀錄片:
“Deliver Us from Evil”
不願面對的真相
“Iraq in Fragments”
“Jesus Camp”
“My Country, My Country”

最佳外語片:
婚禮之後
光榮歲月
竊聽風暴
羊男的迷宮
禍水

最佳動畫片:
汽車總動員
快樂腳
怪怪屋

入圍項目統計:
8項:夢幻女郎
7項:火線交錯
6項:黛妃與女皇羊男的迷宮
5項:血鑽石 神鬼無間
4項:來自硫磺島的信 小太陽的願望神鬼奇航2

我的電影部落格:http://blog.nownews.com/doodoobear

分類
影評

千分之一的兇殘:《最後的蘇格蘭王》-2007.01.22

五年級沒有人不知道-烏干達的吃人魔暴君:阿敏。

現在由金球獎新科影帝-(佛瑞斯特懷特克)所詮釋的阿敏傳記電影-《最後的蘇格蘭王》,即將在台上映。導演-(凱文麥唐納)以迥異於前作《攀越冰峰》,濃烈、狂暴的影像風格震撼之下,讓人多多少少領略到了阿敏千分之一的兇殘,你永遠無法忘記在螢幕上看到他將自己偷情的妻子,手腳互換位置,並加以縫合之後的死狀。

其實在戲裡阿敏一角是由-蓋瑞崗(詹姆斯麥艾維)一位欲逃離父親成就陰影下的英國醫師角度來加以側寫,因此原戲份比例上並非真正的第一男主角,但是在影帝刻意的模仿口音與巧妙的扮演之下,不單單技壓全場,並且將整部電影的可信度提高至有著如記錄片般的質感,成為作品成功的首要因素。他將身為王的孤高驕縱、反覆無常、疑神疑鬼詮釋的令人不寒而慄,久久無法散去。

他外在的巨大與他內心的膽怯並存,他對待親信與敵人亦相同的絕對,他出生的低賤正是他好大喜功的反相。他吞食敵人、殘屠異己,前前後後有將近30多萬烏干達人民遭到他的坑殺活埋毒害…等等,我們看到他面對記者時,談笑風生、幽默風趣,四兩撥千金的粉侍太平,還大言不殘誇張的要援助英國,扮演著黑人救濟白人的神聖形象,誰想得到他同時殺害了多少人,雙手沾滿了多少鮮血!這不正是所有暴發戶的當權者寫照嗎?

蓋瑞崗與他的因緣聚會,一方面你看到人被利慾虛名時短暫的迷盲,也看到發現真相時欲逃脫的身不由己,再加上理想被踐踏時的絕望,伴君如伴虎真是一點都不假。

最後有一段真實的阿敏影像播出,回想影片中的畫面來對照,慶幸的是我們非當時生於那個國家的當事者。

分類
影評

代貼:誰在追尋「永遠的三丁目」-《Always幸福の三丁目》 作者:陳樂融老師

原文出處: http://fc.ktchiu.com/read_blogs.php?blogid=1070

小說「三丁目的夕日」改編搬上銀幕的懷舊巨片「Always永遠的三丁目」紅翻2005年日本影壇,也讓我在2006年台灣金馬獎國際影展試片中,數度熱淚盈眶。

本來前面一半時間還嫌剪接有點生硬,多線鋪陳三丁目街坊的幾組人物,讓人情感不大投入。但隨著劇情進展,前面埋的「梗」慢慢浮現威力,儘管很多場面通俗到觀眾可以猜測往後的變故,但你就是無法不被影片五十年前的純樸風情打動。

如果你不去想二次大戰日本皇軍侵略中國的事,而只是單純看待任何一個國家面對戰後復興的時代人心,你是可以很容易融入編導濃得化不開的庶民工筆圖的。

看慣好萊塢作品的人,已經不會隨便驚訝:「這些場景到底怎麼拍出來?」似乎只要有預算,有好的美術指導與研究團隊,重現哪一時空或塑造從未曾有的時空,在銀幕上都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本片在後方逐漸成形的東京鐵塔,在技術上不難表現,但卻不是為了呈現「場面」,而在扮演牽引劇中人「意志」的重要道具。

影片前半段,鄉下少女想家時,在窗邊看的是這鐵塔。興建當時世界高度第一的鐵塔,象徵日本戰後經濟復興的決心。鐵塔也代表城鄉巨大的差距。但到片尾,每個主要人物在好聽的主題曲中,如拍廣告片一般從不同情境、地點,仰望這接近完工的鐵塔,鐵塔再也不是一個經濟象徵,而強烈得如同人生燈塔象徵;尤其當鐵塔沐浴在三丁目永遠不變的夕陽中,那場面實在能令最強者心軟:「奮鬥了半天,難道不就是為了某種『家』的追尋與依附嗎?」

無常中的常、變中的不變,才令脆弱的人心有了一點穩固、一絲希冀。讓大時代的小人物,有了些安身立命的可能,相信「明天會更好」——不管這是否只是國家與社會發展階段中部分成功者的故事。

所有以上的思維,都是現在寫作時的聯想。看戲時,我不想煞風景,只願單純地享受眾生相與眾生心,畢竟這裡面的人物,從車行老闆夫婦、落魄小說家、兩個童星、小女工、居酒屋女老闆、喪偶醫生、甚至到小店阿婆、郵差、送冰老闆、酒客等配角,都堪稱可愛到不行,演技也精湛了得。

比如,當你看到片中善良的鄉下來東京工作的少女或修車廠老闆娘,兩人永遠笑得像日曆上的日本美女,會不會想到曾風靡華人世界的長篇日劇「阿信」?不是「阿信們」容貌多美,而是因為透過完美女性表露出的那分通體無保留的正直、熱情、真誠,恰恰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最難看到、碰到、以及自我最不容易活出來的特質。

我們的感動不是毫無緣由,不是因為誰成功、誰失敗,牽動觀眾的好奇,而是「煽情催淚」的情節下,人們真的有那一刻驚訝:「這種事真的會發生?」而我們也的確「希望它發生!」

我不關心哪一部影片編劇又發想了什麼情節讓觀眾被「吸引」,我關心我們人類究竟會被什麼吸引?我們的內在究竟在渴望、追尋、共鳴並塑造什麼?

比如片尾的小說家對居酒屋女老闆求婚或狂追被送走的小男孩淳之界時,如果沒有得到正面回應,觀眾肯定會有另外一種震撼,但卻不會那麼感動。正常人,總是被溫情、溫柔、溫馨打動,而以為「未來就應該會這樣順利下去!」——但稍經世故的人總知道,世間難有「絕對的真情」、「永遠的圓滿」。

夕陽不會是永遠的,三丁目居民以為的進步也不會是永遠的,甚至進步帶來的不一定「正面」。當小街坊某戶人家有了第一台黑白電視機,全民是多麼團結、和諧與興奮,相信你我都曾感受過這種時代齒輪碾過歷史性一刻的快樂痕跡。但誰會知道時代的「進步」,也會讓很多家庭現在有兩三台電視,冷淡的家人卻各自守著頻道無聊快轉?

像影片中小說家愛抱怨的一句台詞:「我們非親非故,只是陌生人。」能在萍水相逢中創造出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所謂「陌生人的慈悲」(”I have always depended upon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難能可貴,但為什麼世間更多的關係是:從親愛濃稠又變回疏遠陌生?

眼淚擦乾,戲也唱完了。回歸現實,要說日本人真是高明。台灣到二十一世紀方興未艾長生不老的閩南語鄉土電視劇,距離人家可以雅俗共賞、凝聚感恩與爆笑於一爐的「鄉土劇」,會不會落差不止五十年?

分類
影評

代貼:好一頓豐盛的「冥王星早餐」 作者:陳樂融老師

原文出處: http://fc.ktchiu.com/read_blogs.php?blogid=1068

想必很多人還對「亂世浮生」(The Crying Game, 1992)以性別跨界側寫北愛爾蘭共和軍的大膽創意記憶猶深,編導才子尼爾喬登(Neil Jordan)新作「冥王星早餐」(Breakfast on Pluto, 2005),則更具開拓視野地,讓你兩個多小時歡樂地看待人生荒謬。

我是先看到男主角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在「吹動大麥的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2006)飾演熱血沸騰的愛爾蘭共和軍,隔一週看到本片裡他演出從小想當女人,長大後拒絕「社會化」(socialized),一路挑戰教會、學校、收養家庭,當然也不願意支持偷偷藏武器的共和軍男友,兩個角色反差極大,但又大得如此巧妙。

故事發生在六0、七0年代的愛爾蘭及英國,被丟在教堂門口的男嬰,一路過關斬將成為生命力超強的嫵媚變裝人。她沒有真的去變性,但她完整地要求別人從名字稱呼(叫我小貓kitty)到對待方式(你會送我玫瑰花?發現我昏倒,你會抱著我送醫院?),都得把他視為女人。

憑著旁人形容母親酷似某個影星的長相,他開始尋母,不但在生活中他拼了命找,在筆記本上中他也進行自我與母親對話的「生命書寫」,將之命名「幽靈女郎」(phantom girl),甚至在魔術表演和偷窺秀中,大無畏地把自己最寂寞的追尋,以「被消費」的方式袒露出去。

不大明白這樣的變裝男,是否容易談戀愛,因為似乎一般同性戀圈子中,在心理上或外表上完全變裝者還是佔極少數。但他的確很容易愛上別人。不論對方外型或年紀,似乎他總是如此輕易掉進「渴愛」的陷阱。這裡,又似乎在訴說他不但「戀母」,其實他也「戀父」,更進一步說,他根本是把自己投射改造成「母親」一般的完美女人,好來匹配現實中預備迎娶他的「父親」一般的完美男人。

讓觀眾輕鬆進入主角其實不算順遂的人生的魔法,其實是本片的敘說形式,導演雖仍依線性時間說故事,但每隔一段劇情,就加上手寫小標題,全片共計三十多段標題,讓本片感覺好像是由分題短文組成,但並沒有任何時序或人物跳來跳去的晦澀抽離感;加上連綿不斷的同時代西洋老歌助陣,頭尾有知更鳥表演特技(如「阿甘正傳」(Forrest Gump, 1994)裡會演戲的羽毛!),簡直像是看愛情喜劇「新娘百分百」(Notting Hill, 1999),而不像看一個「酷兒(Queer)流浪記」。

這個主角真的太酷了。他會流淚,會心痛,但從來沒有完全放棄希望,不管是對父母、朋友、愛人或自己。所以,儘管他的磨難一波接一波,連身邊人也接二連三遇到炸死、解雇、遭共和軍內訌處決、未婚懷孕、教堂全毀等厄運,但他從沒有放棄給別人一個微笑或擁抱的機會。

所以,他找到母親,找回父親,更找到自己,這個一輩子想當女人、陰性靈魂誤植於陽性肉體的人,峰迴路轉地成就為「大地之母」般的堅韌開朗,而不再做一個「幽靈女郎」。

處於政治高度紛擾的愛爾蘭,本片刻意從人本角度出發,強調大時代不可能一味要求個人犧牲。本片的個人主義、個性主義,即便在四十年後依然光鮮奪目,何況若真發生在當年?主角被身邊人屢屢批評為不夠理性、不夠入世、不夠「認真」時,有句半抱怨半諷刺的口頭禪:「認真、認真,怎麼這下每個人都把認真掛在嘴邊了?」儼然像後來落魄的愛爾蘭「唯美主義」之光、都柏林世界級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再世。故本片尾最後一則小標,引用王爾德的話,也非偶然了。

充滿幻想意味的片名「冥王星早餐」,道出「冥王星」曾是主角遁離現實的一個庇護所象徵。我們的自由意志可以飛得那麼高、那麼遠,直上冥王星去享受隔天的早餐。

可惜啊,2006年8月的「國際天文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 Union, IAU)決議將冥王星從太陽系第九大行星除名,降為矮行星,終結四分之三世紀對冥王星地位的爭論。這彷彿明示:任何一種想不跟社會主流接軌、勢力還不夠大的人,恐怕在宇宙間還有漫漫長路要飛行。

分類
影評

代貼:my god~性愛巴士! 作者:~jolie~

原文出處:http://tw.myblog.yahoo.com/sva0928/article?mid=309&prev=335&next=304
(電影、生活還有我…YAHOO奇摩部落格)

=.= ……,有點害羞吶~~我去看了『性愛巴士』這一部電影。
在去看玩命記憶時,我就有拿一份簡介來看,簡介裡面有一個重點,就是原本新聞局裁定要剪25個片段,可是經過溝通與協調後,才一刀未剪上映。(說實在的裡面有太多片段都滿……不只25刀吧!?)

來講一下它的故事起源吧!

地點時間設定在美國911後幾個月的紐約。

有一名性愛治療師蘇菲亞(不過片中她強調她是伴侶諮詢顧問),多年來卻與丈夫性愛失調,往往都只是做做樣子,老是努力有餘而快感不足。

蘇菲亞的病人之一詹姆斯,是個相貌英挺、身材完美的男同志,僅管擁有深愛自己的忠實小男友,心底的寂寞卻總是揮不去。大都市裡人來人往,一次偶然的機會,讓蘇菲亞遇見一位欲求不滿且有SM傾向的妓女,在某方面處境類似的兩人,竟然相互解決了性與愛的難題!

幾段看似沒有交集的人物,全都聚集在「性愛巴士」俱樂部,他們尋覓的不只是性,還有生命中最真實的一切。

一開場,全電影院的人都傻眼,@_@……一位同性戀男正在幫自已自慰,而且是用自已的嘴~~~我想這是所有男人的夢想吧!……我說實在我看到這一段時,我開始佩服導演了!

蘇菲亞在在水乳交融時的片段,引來電影院裡的些許笑聲…(我招了!我坐第一排,我也在笑…。 )

後來,慢慢的引導到蘇菲的問題,就是她一直在尋求高潮,可是卻不知高潮的感覺是怎樣?!

這是問題,也是重點!請你問你身邊十個女性朋友們,要很麻吉的不要亂找女性朋友問:你每次做愛時都會有高潮嗎?高潮的感覺是什麼?

ok!我了解,很難問吧!不過,這個問題我也有問過我自已,我很誠實,我除了第一次是累個半死之外,接下來交的男朋友,也沒有給過我高潮這個名詞。

為什麼,其實我也不知道。也許是我不夠愛他,愛的不夠深;更也許我可以推卸責任的說:是男方的問題。

可是後來我看到蘇菲在說明他從小都是在中國傳統家庭中長大,觀念從小就保守到大,想必這也是中國女性對於性向來難以開口提及的事情吧!

我們也一樣,每個國家,每個社會,每個長成環境都大不相同。在國外性是非常基本的生理需求,因為國外認為,了解自已的性需求是與吃飯呼吸同等重要,所以,他們在單身前對於一夜情是可以在合理的範圍之下接受的。

反觀我們中國人的國家,對於男女關係自遠古就有『男女授教不親』(是這樣講嗎!?)或者是『大家閨秀』之處女貞操之觀念,所以我們對於性,可是遠遠落後其他國家一大差距。

曾有新閱資料指出:越是先進的國家,他們對於男女關係與人權問題更是開放。這不代表台灣屬落後國家,而是整個道德觀的走向。

看到後面,我發現,其實人尋求的不是高潮的問題,而是心靈上的依靠和藉慰。

為什麼會設定在約紐呢?這就是導演的用意存在,你認為台北什麼人都有,對吧!可是紐約可是這些人一定存在的真實城市。在城市裡被人遺落的人們,在太陽底下,我們都一樣,可是到了夜深人靜時,你可曾想過真實的自已到底是怎樣呢?

我開始希望自已可以更勇敢一點找到自已,因為只有認清自已,是人生最大的唯一課題;而認清自已必須要靠身邊的人來發現自已,因為他們是我們很好的鏡子,看看身邊的人用什麼心態對你,你就可以看到自已是用什麼心態對人了。

我在電影,看到結局時,我的眼淚不停不停的流,難過的是:我原來找不到真正的自已。開心的是:我正要開始尋找真實的自已。

『我們在這個社會,都傷痕累累的走來,
也因為傷痕,才讓我們記得,要更堅強的站在太陽底下。
也許我們的行為言論,某一些會造成所謂的指點,
但是,我們沒錯,因為那才是我們真實的自已。          ~共勉之~』

分類
MOVIE

2月2日上映-《回魂The Return》預告、簡介、劇照欣賞:

【回魂】本片由西洋鬼后「咒怨」系列女主角莎拉蜜‧雪兒‧吉蘭擔綱演出,描述女主角喬安娜長期被睡夢中的恐怖影像困擾,最後才發現自己竟是那惡夢中的關鍵人物……。影像風格詭異駭人,劇情出人意料,堪稱既「毒鑰」後最具創意的驚悚作品。

預告欣賞:

片名: 回魂 the Return。
類型: 劇情/驚悚 。
演員: 【驚聲尖叫2】【不死咒怨】莎拉‧蜜雪兒‧吉蘭Sarah Michelle Gellar 。
片長: 85分鐘 。
上映日期: 2007年2月2日。
發行公司: 騰達國際娛樂 Pandasia Entertainment 。
官方網站: 請按此

【電影簡介】:
喬安娜是運輸業的業務代表,總是在全美國各地東奔西跑。忙碌的外表下,她的私生活卻是一團混亂,從小被父親遺棄的她,成長過程中也沒有什麼朋友,更糟的是,現在她還被前男友惡意跟蹤。快要被逼瘋的喬安娜,只能用工作來轉移注意力。

在一次旅途當中,喬安娜意外夢見一個從未謀面的陌生女子。在夢中,她目睹了這位陌生女子被冷血殘殺的整個經過,更恐怖的是,喬安娜清楚感受到她即將成為下一個受害者。為了逃離兇手的魔掌,喬安娜在夢中陌生女子的指引下,來到一個遙遠而神秘的農莊,試圖解開種種謎團。然而她想不到的是,當謎團一層層抽絲剝繭,她才發現,自己才是整個謎團中最後的主角……。

【演員介紹】:莎拉‧蜜雪兒‧吉蘭 Sarah Michelle Gellar。

出生於1977年4月14日,四歲時隨父母在餐廳吃飯時,被星探發掘,從此成為知名童星。六歲那年父親不告而別,從此她開始大量接拍廣告與電視影集,也養成她獨立早熟的性格。1992年演出電視影集「魔法奇兵(Swans Crossing)」,一砲而紅,成為全美青少年心目中的當紅偶像。1997年演出電影「是誰搞的鬼(I know what you did last summer)」及「驚聲尖叫2(Scream 2)」,更是在全球影迷心中打響名號,從此以驚悚、恐怖片頭號女主角著稱。隨後的重要作品包括「不死咒怨(the Grudge)」、「鬼謎藏(the Grudge 2)」。

除了恐怖片之外,她與男星雷恩‧飛利浦(Ryan Phillpe)在1999年合作的「危險性遊戲(Cruel Intention)」讓她一舉摘下兩座MTV電影大獎,也奠定了演技女星的地位。2002年,她跟明星老公小佛萊迪‧普林茲(Freddie Prinze Jr.)合作的喜劇電影「史酷比(Scooby-Doo)」在全球創下美金上億元的票房佳績,更是從此被片商視為票房保證福星夫妻檔。莎拉‧蜜雪兒‧吉蘭在【回魂】中演出精神狀態幾近崩潰的女主角喬安娜,再度發揮她最擅長的招牌演技,勢必讓全球影迷隨著她的演出,掉進迷幻又詭譎的恐怖世界。

【編劇/導演】:亞斯福‧卡帕迪亞Asif Kapadia。

現年34歲的亞斯福‧卡帕迪亞目前是英國相當知名的印度裔導演。他在2002年拍攝第一部劇情長片「the Warrior」,故事融合印度與日本風格,充滿神話色彩的影像語言,讓他一口氣抱回兩座英國奧斯卡獎,同時也獲得許多國際影展獎項的肯定。【回魂】是他的第二部劇情長片,初次挑戰恐怖驚悚題材,卻能將種種氣氛掌握得恰到好處。

劇照欣賞:

分類
影評

彌勒熊影評 : 《冥王星早餐》觀後感-2007.01.20

這部電影其實早早在2006年的金馬影展就看了,期間我們一些人還一直慫恿發行藝術電影的海鵬公司,快快引進台灣以饗大眾,從去年10月份起我也在部落格上,陸陸續續貼了很多相關預告、劇照、簡介、及一些影評,想說這樣就夠了!沒想到有網友-嬌糖瑪琪朵要求我要寫心得,只好獻醜囉!阿朵…寫不好不要罵我喔!呵呵!

這部電影上映的時間內容與“令人討論的松子的一生”有人會加以比較,因為兩位主角一東、一西,一男、一女,都是盡其一生在追求-愛。但其結果與過程卻大異其趣,恰恰可以引申出日本人的自虐民族性與英國人雖堅守傳統但尊重個體差異性的開放態度。松子的導演雖然用盡色彩花招,畫面絢麗無比,基本上還是匯歸到東方人帶悲的性格,也就是說,很喜歡動不動就講一些大道理或是讓人覺得悲慘到底而後己(大家不要誤會我認為這樣不好,有人說過松子如果不這樣拍,可能會哭死一堆人,也可能會不那麼“好看”!呵呵),我個人覺得這是跟東方文化太過嚴肅而缺乏幽默有關。

看完兩部電影大家都會喜歡上兩位男女主角,但是你會覺得一個溫馨“可愛”、一個悲痛到必須“裝可愛”。比較到這就好,應該每個人體會也不同囉!^ ^

《冥王星早餐》電影的成功當然是男主角-席尼墨菲,及導演-尼爾喬登兩位合作的成就,真的!你要看一位演員演戲的層次與範圍,就看他的示範。從一開始出生、自覺、開始打扮、把自己根本當成女人、發現身世的秘密、把未曾謀面的媽媽當偶像、與男人談戀愛、被嫌棄、遇到真正愛他不介意他性別的人、被當成動亂份子、耍警察、挨揍、摯友的犧牲、回歸家鄉終於與生父相認一起度日子,及最後招致災難仍然勇敢的活下去。席尼墨菲他的眼睛及眼神,一直有種特殊而憂鬱的氣質,似乎可以讓人透過他的雙眼,感受他內心裡受過的傷害。

他可以超齡的演出中學生、或是坐在鞦韆露奶、還是用一瓶香水就可以薰死敵人、或是自以為是輕聲細語裝女人,你不得不承認他塑造出的無敵可愛。相對於他的可愛,導演卻是認真的對批判政治、對宗教不屑與點出大眾偽善,不過也只是透過劇中角色的生命變化,就讓你深刻的感受到,然後又包裝的搞笑無比,帶著濃濃的英式幽默,至少你看完不用呼天搶地講什麼大道理!

席尼墨菲角色的“純”,剛好與環境周遭對他的不公平,形成最佳的對比,說他阿Q也好,說他不活在現實也好,至少仍有人是接受幫助他的,他也懂得接受自己的。

最後,不能免俗的來句東方人的大道理:

「每一個生命,都有他的出路,要懂得尊重與欣賞,你眼中的異類,不也顯示你亦異於他人嗎?只因你害怕,而不敢嘗試嗎?」。

^ ^!冥王星的早餐你吃過沒?還沒看的人,快去看吧!呵呵!

分類
影評

代貼:紐約紐約-性愛巴士〈Shortbus〉 文:離島大夫

原文出處: http://www.wretch.cc/blog/kevincs&article_id=7081188

我至今仍然無法忘記〈搖滾芭比〉之中,那股深切的憤怒吶喊,在現實世界之中被歸類為異類的主角,真的是一直都孤獨著嗎?

而〈性愛巴士〉出現了,睽違於〈搖滾芭比〉的憤世嫉俗,這回約翰卡麥隆米契爾竟然與現實生活做了一次順從,那些從前的狂暴、嘶吼以不復見,轉而被挖掘被認知的,竟然是一則甜美爽口的戀人絮語,以三個故事主線作為交替:保守家庭出身的華裔少婦一直企圖追求著高潮的愉悅、看似登對幸福的同性戀伴侶卻在目睹死亡之後不懂得如何去給對方更舒服的性愛、童年悽慘的SM女王,三個故事相互交插試圖講求性愛的真諦,是否性與愛能夠並存這樣的問題,始終如煙霧裊裊縈繞著他們。

但是我總認為,本片雖以驚世駭俗作為宣傳,骨子裡卻僅是〈慾望城市〉般的性愛論證,裡面的人們所追求的皆是無止盡的性,到達那個完美的真諦,卻始終迷惘,到底性愛是否為愛情真正的昇華呢?以此做基點,電影裡那樣時常出現肉體迸發的汗光淋漓,卻反而一點也不讓我吃驚,我不過覺得這片裹覆著雜交性愛的外衣,裡面卻保守的什麼議題都沒有觸及,我以為本片要說的更多更豐沛,卻總是沒有更多。

無論是同志情侶這篇幅之中,所面對的死亡而導致引發童年陰影,以及過去成為男妓的慘澹歲月,這邊很意外的被避重就輕;保守家庭出身的少婦無法享受真正性愛而感到困惑,面對著保守與新潮兩種勢力的扯拉;唯一可能說的最多的則是曾被虐待而導致變成SM女王的莎莎,但也盡量壓低那狂暴的情緒不要說得太多,如果這些以上是任何一位普通導演所拍出的,那我也許會覺得有所突破,但本片以驚世駭俗作為前提,卻沒有拍得更為驚人,著實可惜。

但本片將紐約這個意象呈現得依舊漂亮美好,那場大停電的結尾雖然忽然不知不覺讓三條主線都得到昇華,但的確做到了溫暖這一點。而這也有可能是因為本片其實是走向娛樂類型片的範疇,時而大笑大哭,不覺發現,其實都是這樣繼續生活的啊,大家都是。

最後要批評的當然是新聞局,我實在不懂為何將那些畫面噴上噴霧,其意義究竟何在,〈性愛巴士〉的目的絕絕對對不是提倡色情,想說的則是如那位前紐約市長一樣,這部電影是應該來對抗著那些食古不化的人們,我在想那應該就在我們的身邊,始終告訴著我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而另一邊,身教卻反而比不上言教。

分類
MOVIE

2月3日欣欣晶華獨家上映《公主追殺令 Princess》贈票活動:

嗨!大家好!今年第三個贈票活動來囉!

時間: 1月30日(星期二)晚上19:00。
地點: 欣欣晶華影城第四廳(林森北路247號本次票卷不需劃位,請及早至戲院廳外排隊入座
獎品:《公主追殺令 Princess》特映卷(一人兩張)。

請回答以下問題(兩題都要回答喔!^ ^),直接於本篇文章之留言區留言即可(並參考本部落格之公主追殺令預告片之文字介紹與劇照):

A:請問你電影中“公主”是指誰?奧古斯特、米雅與她的關係為何?

B:請問你對色情工業有何看法?

※注意事項※

1.請務必於留言時,在回答的文字最後,留下你的E-MAIL(無E-MAIL者取消資格,如果你文章忘記留,請再貼一次文),以方便通知你得獎。

2.得獎名單將於1月25日(星期四公布於本部落),請參與者注意公布時間與你的E-MAIL,謝謝!

祝觀影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