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影評

RADY影評:【少年Pi的奇幻旅程】



從首隻預告曝光後,這無疑是我今年最期待看到的電影,尤其自從「阿凡達」之後,好萊塢電影開始瘋狂地一窩蜂追求更炫技的3D特效,已經到了走火入魔讓人厭煩的地步,因此當李安也要拍攝3D電影時,難免讓人覺得會不會太多同類電影了,但從預告看來,李安要追求得是3D影像的另一種境界,從幾隻曝光的預告可以看出他的3D影像不在追求新穎的特效,而在展現人文的自然奇景,光就這些美侖美奐的視覺饗宴,就值得進戲院(最好還是IMAX那種巨幕影院)體驗一下了。

首先要先替本片片名正名,片名少年Pi的正確讀音是「 」,就是我們說得圓周率,至於為何有人名字叫這個奇怪的數學符號,那就等觀眾進戲院去見分曉了。

本片的故事很簡單,就是講一個印度少年,父親原本靠著在印度經營結合動物園的旅館而致富,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動物園的生意日益下滑,父母為了兩個兒子的未來發展,決定全家帶著一園子的動物移民到加拿大(動物園很重要的原因是這個橋段合理化了為何少年會跟一隻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流),結果就如同預告演的那樣,他們搭乘的船發生了船難,因此少年在一陣混亂下上了救生艇,同時上救生艇的還有大家熟知的孟加拉虎,一隻腳受傷的斑馬,一隻叫橙汁的狒狒跟一隻鬣狗(這四隻動物也很重要,後面還會再說),接著按照弱肉強食的自然規則,非掠食性動物被一一地吃掉,最後剩下那隻兇猛的老虎跟少年,接下來也就是少年怎麼跟這隻老虎相處的故事了(看這一段時,真是看李煙電影少見的緊張刺激,我都快在戲院失聲尖叫了)。

以上是本片的主線,本片的副線是中年的Pi接受一個加拿大籍的作家的採訪,將他人生中這段罕為人知的經歷訴說出來,作家聽說,聽完這個故事,他便會「發現」上帝,於是他便聽著中年Pi娓娓道來這段足以見證上帝(諸神)的奇幻旅程。

關於荒島餘生或怒海求生的題材也不算新鮮了,不管是「魯賓遜漂流記」或者「浩劫重生」都是類似的,但為何李安會挑上這個題材來當作他的第一部3D電影呢?我想(因為我沒讀過原著)是因為本片有大量的海上奇景的描述,那正是電影影像展現的震撼力足以超越文字描述的強項(不然大多改編電影都為被評為原著比較好看,但本片的大量視覺奇觀卻是書本無法比擬的,我相信許多場面是一般讀者在腦海描繪也無法周全的),也正好足以發揮3D技術的全面功能,因此,光就這幾年來一堆的3D電影來說,這一部無疑是繼「阿凡達」之後在處理3D影像上最講究,也最深刻的電影,他告訴你,3D技術不光只能展現神忽其技的特效,更重要得是,他也能夠拍出融合人文氣質的影像,讓人讚嘆大自然的神秘與瑰麗,那無異乎是另一個天然烏托邦的境界!

要談本片,一定要提到本片的中心思想:宗教、人與自然的關係,因為少年Pi是印度人,自然是印度教徒,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他又接觸了印度天主教跟印度回教,並且同時信奉這三種宗教,還認為這是不牴觸的,更有趣的是(這也是我個人非常認同的觀點),當作家問他:「你的內心世界擠滿了各種宗教,所以就再也沒有疑惑(質疑)了嘛?」

Pi回答:「不,有更多的質疑,但質疑是好得,經過辯證思考的信仰才更扎實。」

這正好與我從一個尋常人家到皈依成佛教徒,再逐漸確定我的信仰,堅定我生生世世都要繼續當個佛教徒的「自我指認」過程是相似的,我也是經過無數次的自我懷疑與對諸佛菩薩的質疑,才一步一步更堅定了我的信仰,因此,本片的外在只是一個成長電影,內在卻是一個信仰之旅,藉由一次次的死裡逃生,他找到跟他的諸神(不管是基督,或阿拉,還是毘婆濕神)溝通的方式,看到了諸神用不同的方式展現自己存在的力量,指引他一步步走上更明確的信仰之路,我想本片對還在尋找信仰,或正經歷人生幽谷的觀眾,無疑是最好的引導,我的老師常說:「信不深,有不信。」相信各種宗教可以跨越時間、文化、空間、種族而存在,一定有其堅不可破的價值體系,那是需要追隨者不斷去實踐修煉的,方得自證證祂,只有徘徊在門外的人是不能一窺其神奧之妙的呀。

本片的最大功勞就是把各種自然界的奇蹟,人們無緣在此生的現實生活中窺見的那些奇觀展演出來,從開場的一隻隻大自然渾然天成的各種鳥禽走獸,李安已經預告這是一部跟自然息息相關的電影,片中大量表現了一幕幕讓人驚嘆的視覺奇觀,不管是螢光水母的海底「極光現象」,還是如水晶般透明的鏡面藍海,又或者飛魚群與海豚群的遷移之旅,抑或無人孤島上奇異的狐猴生態,導演表面只是呈現一幅幅如畫得絕美景緻,內在卻是在歌頌大自然的神奇奧妙,與本片的主題宗教信仰遙遙相呼應著。

我個人認為,喜歡看「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跟「動物星球」的朋友一定要去戲院看這部片,因為我相信這三個頻道礙於經費,無法去拍攝這些奇麗的景觀,但感謝導演跟攝影指導的用心,努力滿足了那些因技術(像螢光水母,或章魚食肉等畫面都難以用膠片去慢慢紀錄)無法克服而難以呈現的真實自然界影像,透過本片,至少可以滿足一下對這些自然奇觀的渴望,我想,本片也非常適合小朋友去看,去好好認識體會一下我們身處的地球的奧妙。

(下面屬於雷區,如果你已經看過小說,知道結尾,可以繼續讀下去,如果毫無所知,建議等看完電影後,再閱讀,以免太早知道結局。)

最後一段要講的是中年Pi最後告訴那個作家的那個漂流記的另一個版本,也就是他和母親,廚師跟一個水手四個人一起上了救生艇,但水手(也就是前面提的斑馬)因腳受傷,因此第一個被犧牲了(廚師殺了水手,好吃他的肉),其後是母親(也就是狒狒)被殺,最後Pi(那隻孟加拉虎)基於憤怒,殺死了廚師(那隻該死的鬣狗),當然,導演或作者都沒說哪個版本是真的,可是導演的確有在暗示其實後面這個殘酷的版本極可能才是真實的漂流記,因為這是最符合人性的結果,為了自保,人體內的獸性是會被激發出來的,因此Pi強調過很多次,如果不是那隻老虎(那個體內的原始獸性),這麼一個長年茹素的少年是無法在海上存活下去的,而影片的最後一幕,孟加拉虎走進叢林,也可以視為Pi終於征服了自己內在的獸性,重新回到了文明世界。

事實上,這個安排正是這個故事最有趣的地方,因為光靠視覺特效還不足以建構一部好電影,本片的樂趣在於,你到底相信哪個版本才是真實發生的故事呢?而片中那四種動物其實也多少像「西遊記」裡的唐僧、悟空、八戒、沙悟淨一樣,象徵了一個人不同的面向,斑馬是最脆弱易受傷的自己,狒狒是胸懷中的母性(無私的超我),鬣狗是本能的原始慾望,拙劣而衝動,孟加拉虎則是融合了智慧的求生野性,也就是,人生的旅途就是在把自己內在各種性格面向不斷殺掉(或融合)的一個過程,唯有當你真正能夠把脆弱不堪的自己都殺盡,好好用智慧控制自己最強大原生的野性,並且善用他,你才能完好得生存下來!

這是我看本片最有趣的點,同時,本片也有點像是要向印度這個古老文明的智慧致敬的意味,因為他們的世界觀也許在幾千年後今天看來更符合與地球共存的生命哲學。

最後,我真的好喜歡片中那隻叫理查派克的老虎,老虎真是全世界最漂亮的野生動物了(熊貓是可愛,貓狗是寵物類的),如果可以,我也好想豢養一隻來玩玩。

另外,本片其實很多值得玩味的台詞,但我無法一一詳記,就請大家自己去戲院體會了喔。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