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翁佳音的台灣史 : 南崁芝芭里洋面:地名的野生思考(一八一)


昨晚整理潤色自己的一篇研究論文,其中涉及桃園南崁的,這裡先抄寫部分給南崁新識朋友,作為道謝。老番近日原本想騎腳踏車去那裡考察,他們一聽立即開車來阻止,說騎得去,可能騎不回來,並應允我若欲去,會開車來載我。

桃園南崁,至遲在十七世紀初已浮現歷史舞台。名曰南崁(Lâm-kàm/Lamcam)顯然是位於山崙斜坡之廣大平地,對海上航海人員來說,是明顯易於辨識之地標。西班牙荷蘭人還沒來臺灣之前,這一帶的海邊就叫「芝芭里山」,應該是少見的北部原住民語海邊地名,清代官方文獻還把南崁港、許厝港的近海,稱之為「芝芭里洋面」。

從後來的荷蘭文獻,可回溯與推論出十七世紀初已有漢人來這裡交易鹿皮、衣服,至少從南崁地區地名「Lamckam / Camcam」、Mattou(碼頭Má-thôu)就可窺知一半。現在桃園蘆竹、大園區的歷史悠久寺廟,沿革志都會講「相傳崇禛十五(1642)年,荷蘭人向竹圍南崁港砲擊」等史事,也許正經史家在正經文獻中找不到相關出處,而不願意相信。老番強調「野生思考」,就是建議學問不見得需中規中矩照學院內所傳授之方法。譬如,傳說會講1642年,顯然是借用當年荷蘭人北上驅逐西班牙人的故事。

作為一個非純粹學院的思考方法,是你得注意學術界不想處理的與解釋的部分。上面說南崁的荷蘭文獻資料中,有Camcam的拼音,學者不理他,老番很好奇她是講哪裡,經過考證,確定是Lamcam的誤寫。經此手續,南崁地區的資料於是豐富起來。你可發現荷蘭人1642年佔領雞籠淡水後,發現南崁地區有華人常來交易,荷蘭當局因而採發行執照許可證。從資料裡,我們可發現這裡有發包給華人經營,有著名的贌商與社商。你再去分析交易的貨物,就不會單純南崁地區只是單純的原住民社會。

所以,廟方繼續講故事說1662年鄭成功的部隊登陸南崁,香火遺下……,老番建議你不要那麼正經,非得一定要相信我表弟鄭成功那麼辛苦帶香火上來。民間講故事,怕聽眾無聊、狐疑,總是習慣推給歷史有名人物。嘉慶君遊臺灣,大家才有興趣聽,老番講遊臺灣,眼前的椅頭、椅條鐵定會被搬走,只剩一大群泰國八哥。最後,老番出謎猜:南崁在古地圖上被標示為「Pencasse bamboese bossen」,bamboese bossen」是竹林大家都知道,Pencas是啥意思啊?

原文出處 翁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