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NEWS

幕後揭密:你曾想過電影公司片頭所代表的意思嗎?


這些片頭與商標,想必你這輩子已經看過無數次了,可能你也早就習以為常。但是電影公司可不這樣想,他們的片頭代表的都是有不同的意義、象徵,甚至是某種隱藏版彩蛋。

某些片頭誕生的歷史,最早可追溯一百年前,所以下回當你看電影時,記得啊,這些片頭可都是有意義的。

只不過,你以前也許錯過了這些弦外之音……

二十世紀福斯
多年來,這間公司的片頭沒有太多改變。最早的音樂是在1933年,Alfred Newman所錄製,深受全球喜愛。甚至當1977年《星際大戰》推出時,作曲家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甚至改變了電影配樂的主旋律音階,以便無縫接軌。

多年以來,福斯電影公司的片頭有很多版本(《辛普森家庭》電影版的片頭,是用劇中人Ralph Wiggum哼唱的版本)。在1994年,福斯原本想嘗試用等比例的模型,重拍一個新的片頭卻失敗,於是改用電腦影像製作的版本。

在這個版本,電腦虛擬的洛杉磯市景圍繞著福斯公司的商標,而市景中的商店都已福斯高層命名(當中有一個叫做「梅鐸百貨」,因為梅鐸是福斯集團的大老闆)。

派拉蒙影業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派拉蒙影業的片頭,是取材真實的山脈景觀。說是這樣說,卻找不到有力的證據。某些人認為是猶他州的Ben Lomond山,也有人認為是祕魯的Mount Artesonraju。

派拉蒙影業的片頭,最早可追溯到1911年,掛在公司接待處後方的一幅碳筆畫,後來演變成電影場景圖,以及1986年的電腦動畫版。有趣的是,星星的數量現在已經變成一個無解之謎,原本片頭出現的星星有24個,代表公司當時簽約的24個明星,但後來又變成25個,如今則是22個。

位2012年,為了慶祝派拉蒙影業創業100週年,聘請作曲家Michael Giacchino替片頭譜寫配樂。

環球電影
環球電影的片頭,可追溯自1914年,當時公司還叫做「The Trans-Atlantic Film Co」(環大西洋電影)。從那個時候起,觀眾就看到飛機環繞地球一圈的片頭,在1977年的飛車喜劇《追追追》(Smokey And The Bandit’),則有汽車環繞地球的片頭;在2010年的喜劇《歪小子史考特》(Scott Pilgrim Vs The World),則是8位元電玩片頭。這些都是為了符合電影劇情特色的特別版本。

值得注意,地球轉動的方向都是從左到右轉;除了1936到1946年,因為那時不是「地球」、而是一個「亮片水晶球」。2012年則推出慶祝創業100年的版本,隨著動畫片《羅雷斯》一起亮相,並特別強調片頭音樂是由作曲大師Jerry Goldsmith所譜寫,由作曲家Brian Tyler重新錄製,修改了某些音階。

迪士尼影業
也許很多人都不會注意,但萬一你發現了,迪士尼影業的片頭,從2011年起就簡化為「迪士尼」(Disney),配上的音樂正是〈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也是《小木偶奇遇記》的主題曲。

最新版本的片頭,從星星一路拍到地面上的河流,據說這是要紀念華特迪士尼的妻子,莉莉安(Lilian)所出生的地方,因為他們兩個就是在此地認識、結婚。蒸汽火車,則是出自動畫片《小飛象》;海盜船,則是出自動畫片《小飛俠》。最後在畫面中間的,則是睡美人城堡,想必你該知道。

華納兄弟
華納兄弟最新版本的片頭,是以金黃色掉、拍攝光線扭曲的畫面,映出位於加州的華納兄弟片廠,最後才帶到公司最有名的徽章商標。背景的藍天白雲,則是1935年才加上去的。後來又於1948年、1984年數度重新登場,一直沿用到今天。

至於配樂呢,是1999年才加上去的。那段八個音調的小節,是取材《北非諜影》膾炙人口的主題曲〈As Time Goes By〉,也是華納兄弟最寶貴的資產。從1989年開始,因為成為時代華納集團的子公司,所以又多了這段文字。

索尼影業
一位手持火炬的女郎,既是美國的象徵,也是哥倫比亞(索尼影業)最受歡迎的片頭。原本哥倫比亞的片頭,是羅馬戰士拿著一束麥穗。但近20年來,則換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版本,只是大多數人不知道,這位女郎可是真人扮演。

Jenny Joseph,是個畫家,1992年應藝術家Michael Deas邀請,受僱拍照。她利用午餐休息空檔,站在凳子上、裹著床單,手拿桌燈(因為大放光芒,所以你看不出來,以為是火炬)。哥倫比亞對於片頭有著寬鬆的政策,可以讓電影工作者大玩特玩,歷年來還有摩登原始人、安奈特班寧飾演的版本,乃至於《不死咒怨》出現了伽椰子飾演的恐怖版。

皮克斯
我們都喜歡檯燈,尤其是這「支」蹦蹦跳跳、關節靈活的檯燈,而且他有名字「Luxo Jr」,這是出自1986年皮克斯攝製、以「他」為主角的動畫短片。這部片長兩分鐘的短片,敘述檯燈玩著彈力球,端詳又搖頭的情節,日後成為皮克斯作品的彩蛋。雖然現在看起來也許不是很有意思,但這可是影史上第一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電腦動畫。

皮克斯的片頭有各式各樣的變形版本,在2008年的《瓦力》,檯燈的燈泡壞了,瓦力急忙衝出來換燈泡,結果把「P」這個字母撞倒了,只好自己上陣擺姿勢。至於檯燈為何要把「I」字母一直踩、踩到爛糊糊的,卻是從來沒有交代過。

夢工廠
夢工廠片頭的點子,是出自該公司的創辦人之一,史蒂芬史匹柏。他要片頭呈現一個坐在下弦月釣魚的小男孩(當然也有可能在釣夢),他請得獎的藝術家Robert Hunt負責,而Robert找來自己的小孩威廉充當模特兒。

史匹柏的好麻吉,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替片頭譜寫配樂,這個版本的片頭只會用在真人主演的影片。至於夢工廠動畫的片頭音樂,是由Harry Gregson-Williams與John Powell(他也是《史瑞克》的配樂),一起合作的。

米高梅
米高梅的片頭,是全球最具知名度的片頭,遠從20世紀初期就沿用至今。片頭中發出吼聲的獅子,里奧,是米高梅雇用的第七頭獅子,從1957年就是牠上陣,到1995年進化為杜比5.1環繞音效,2012年又升級到3D效果版。

至於獅子里奧周圍的那圈拉丁文「Ars Gratia Artis」,意思是「看在藝術的份上而創作」。米高梅的片頭也有很多版本,像是重拍的《機器戰景》,取代獅吼聲的,是山謬傑克森的發聲練習。

(原文翻譯自Yahoo!英國電影/翻譯:翁健偉)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