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NEWS

幕後揭秘:為何好萊塢電影的槍戰都是唬人的


因為槍枝管制,所以我們學到關於槍枝的所有知識,都是從電影裡來的。不幸的是,教導我們認識槍枝的好萊塢電影,絕大多數都是謊話連篇。

彼得柏格所執導的《紅翼行動》一片,敘述美國四位海豹突擊對成員,在2006年於阿富汗山區執行任務時,碰上敵眾我寡的遭遇。電影宣傳主打:「不是每個人都能回家」。該片的技術顧問Mark Semons解釋,「這部片不是某個編劇在家拼拼湊湊、賣給電影公司的故事;而是電影成果必須要讓某些人滿意,而這就是導演彼得柏格所承受的壓力。」

電影呈現的結果是驚人的,《紅翼行動》讓觀眾瞭解什麼是真正的槍戰,而這不只是為了拍出驚心動魄的槍戰動作場面。槍聲大作、槍戰殘酷,我們訪問了Mark,請他評論過去多年來好萊塢動作片,灌輸給觀眾的槍戰知識,究竟有哪些為真、哪些則是唬人的。

迷思:槍掉下來還會開火殺死壞人
出處:《魔鬼大帝:真實謊言》
(潔美李寇蒂斯在片中掉了一把機關槍,結果掉在樓梯上的槍不停開火,把壞人都殺死了)

「在加州,所有槍枝都必須經過12英呎高度墜落的品管。我聽過有人在屋內丟出一把半自動手槍,然後過程中還能不斷發射子彈,問題是我沒看過、也沒經歷過這種事發生。」畢竟當你失手掉下槍的時候,絕對不希望這種事發生。

判決:有可能發生,但可能性不大。

迷思:開槍可以打斷鎖頭
出處:《終極警探2》
(布魯斯威利從遠距離瞄準,打斷鎖頭,以便打開封閉的飛機跑道)

「當然,這種情況在現實中的確有過。霹靂小組在攻堅的時候,會用打口徑槍枝轟開大門,他們主要是打壞鉸鍊、或上鎖的扣把,這都是有一定的技術,他們會使用大口徑槍枝是有原因的。但一般來說,不需要從25碼以外開槍射斷鎖頭。鎖頭是用鐵做的,子彈是用鉛做的,子彈可以打壞鎖頭嗎?有可能、但也不見能每次都成功,因為機率不高,所以不會開槍打壞鎖頭。」

判決:唬人。

迷思:對著汽車油箱射擊,會讓車子爆炸
出處:每一部傑瑞布洛克海默製作的電影
(《絕地戰警》片中光靠開槍,就能把汽車炸成一團火球)

「我從來沒有用手槍炸掉一台汽車,並不是我嘗試過,而是我認為這不可能。每個人都很怕汽車爆炸,因為車上就有油箱。但除非是用炸藥,否則很難炸掉一台汽車。」
「這在物理上是不可能的,因為汽車引擎內部只會有少量的汽油,然後你還要一槍把子彈穿過引擎,這樣成功的機率不高。」

判決:不太可行。

迷思:消音器可以讓開槍完全無聲
出處:大部分的龐德電影

「首先,我們不稱作『消音器』,這是電影自己發明的術語,我們管它叫做『聲音抑制器』,因為功能是抑制噪音。當一顆子彈發射時,首先是槍口的聲音,那是射出子彈的爆炸音,這也是『聲音抑制器』發揮功能。但之後子彈繼續前進、打破了音障,還是會聽到超音速的聲音,這點我們無能為力,除非你用『亞音速』的彈藥。所以即使槍口的爆炸音被抑制,子彈打破音障的聲音還是存在,開槍不會完全無聲。」

判決:唬人。

迷思:防彈背心可以拯救主角
出處:《荒野大鏢客》、《回到未來第三集》
(克林伊斯威特在西部時期,克難發明了第一個防彈背心)

「防彈背心有分兩種,軟的跟硬的。軟的無法抵擋來福槍。有一種3A等級的防彈背心,就是我們常看到警察穿的,可以抵擋9毫米口徑、大口徑手槍、甚至長程發射的子彈,可惜就是擋不住來福槍。」
「其實這不算是『防彈背心』,所謂能否防彈,得取決於碰上什麼樣的兵器。」

判決:雖然這算不是萬能的魔法,但某些狀況下是管用的。

迷思:手拿雙槍看起來更酷、火力也更威
出處:《駭客任務》三部曲、《萬惡城市》、《另類殺手》
(如果在《駭客任務》系列不是拿雙槍出場,通常就是準備領便當)

「這種行為在我眼中,只有兩個目的:浪費彈藥、嚇唬小動物。」
「每個武器上都有讓人開槍時可以命中目標的瞄準器,就是那一小塊突出的鐵片,但是如果你手持雙槍,是沒有辦法兩手同時都能瞄準、反而失誤連連,所以你在現實中看不到『雙槍俠』。在拍攝《紅翼行動》時,我們用一鏡到底的方式拍攝所有槍戰場面,除非演員低頭沒有瞄準。一般而言,所謂那種開槍時很酷、眼睛不看前方、朝身後扣下版機的畫面,是不會發生的。每開槍一次,你就對子彈落下的地方有份責任。」

判決:雙槍只會礙事。

迷思:子彈打不完
出處:《紐約大逃亡》、《終極戰士》、《魔鬼司令》、《機械公敵》
(阿諾當年在《魔鬼司令》的子彈,跟他的肌肉成正本)

「拍戲時,都會在開槍後檢查。只是在剪接的時候,他們只剪了開火的鏡頭進來,利用同樣的開火畫面串起來,就變成30發變成60發、子彈用不完。」
「《紅翼行動》拍攝時,我們不僅記錄每個演員開了幾槍,還計算他們剩下多少子彈。我們從劇本就很嚴格貫徹這一點,因為拍戲時不見得會按照先後順序執行。透過照片以及當事人所使用的兵器,推算他們出勤時帶了多少彈藥,所以我想最後與真實狀況只相差了不到10個彈匣。」

判決:唬人。

(原文翻譯自Yahoo!英國電影/翻譯:翁健偉)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