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曹銘宗 食說台灣 : 烏魚芋仔米粉


有烏魚米粉,也有芋仔米粉,烏(oo)芋(ōo)諧音,所以我就煮了烏魚芋仔米粉。

我以烏魚頭熬湯,把烏魚箍煎赤赤,再與芋仔、米粉合煮,撒芹菜珠、白胡椒,山珍海味,腰瘦好吃。

可以想像:四百年前,大約在冬季,南台灣也有人煮了烏魚芋仔米粉。

台灣的番薯是外來的,看番字即知,但台灣有原生種芋仔,早年是原住民的主食。

有人大概想到「墨」和「烏」都是黑的意思,就問:墨魚也叫烏魚?

我說不是啦!墨魚是烏賊,烏魚是烏魚子他媽。

我這樣說他就聽懂了!因為一般人常看到烏魚子,較少看到烏魚。

烏魚又稱信魚,守信的魚,每年冬季隨北方大陸沿岸流(親潮)從台灣海峽南下避冬,在南台灣海域產卵。

早在十七世紀荷蘭人統治台灣之前,就有閩粵沿海漁民前來台灣本島和澎湖捕捉烏魚,最早只在冬天季節性停留,後來又兼農作,才逐漸定居下來。所以有人說,台灣漢人移民最早是被烏魚吸引來的,烏魚就是「烏金」。

台灣的烏魚產業,從荷蘭時代就開始對漁民徵什一稅(十分之一),後來明鄭、大清時代也都跟進。清代方志記載:「官徵稅,給烏魚旗,始許採捕。」

台灣漁民捕魚大都以斤計,但烏魚卻是以尾計。為什麼?烏魚最有價值的部位是母魚的卵巢,可鹽漬、曬乾做成名貴的「烏魚子」(台語音oo-hî-tsí)。公魚的精囊則稱之「烏魚鰾」(台語音oo-hî-piō,鰾也寫作膘),一般直接生煮,也是高貴的食材。

烏魚取出卵巢、精囊後,稱之「烏魚殼」,價值就低了,常整尾賣,可煮成烏魚米粉、麻油烏魚。

原文出處 曹銘宗